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与金融的搜寻匹配及政策效果研究:创新资本性融资工具探索

科技与金融的搜寻匹配及政策效果研究:创新资本性融资工具探索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产业投资基金就是有力工具之一。创新并完善国有创投机构的制度体系,探索符合科创小微企业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的资本筹集、投资决策、增值培育、退出转让和激励约束等制度。

科技与金融的搜寻匹配及政策效果研究:创新资本性融资工具探索

科创企业自身所具有的预期不确定、经营风险大、没有稳定收入等特征,与银行信贷存在天生的不匹配,这种特征错配无法通过政策手段进行调节。创新金融模式和服务工具,为科创企业量体裁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与债务融资相比,资本性融资更适合科技创新企业,从前期的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制或协议控制结构,到后期的IPO或股权场外交易,在融资—盈利—套现这条价值链或利益链上,都是资本性融资在发挥作用。这些资本性融资工具有效地支持了科创小微企业的成长,提升其创新经济价值,同时也是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自由流动集聚的有效载体。其中,产业投资基金就是有力工具之一。产业投资基金本质上是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变体,其运作模式与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本等同。国外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研究,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和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具体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将产业投资基金界定为:是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即通过向多数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自任基金管理人或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委托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资产,从事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以引导作用、杠杆作用和优化作用促进产业培育、创新发展和结构转型,其本质上是一种产融结合的范式。国内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以产业投资基金为主体,主流融资方式是通过银行、信托等资产管理业务渠道进行融资。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投资基金在解决企业资金短缺、促进产融融合、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业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产业基金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极快,产业基金市场发展目前尚未形成完备的顶层设计,存在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基金运作本身缺乏经验等问题,导致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粗放,投资收益偏低,基金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隐患。具体而言,目前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存在以下四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政府主导性强,政府出资成为硬担保;二是国企参与较深,民营企业相对保守;三是股权投资较少,项目投资较多;四是投资功能较强,但引导功能较弱。

积极建立并发展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在国家和省级层面设立产业投资母基金,吸引区域社会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设立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装备、节能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等国家重点扶持产业的股权投资子基金,优先扶持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产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个人和机构等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和奖励,鼓励与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社会投资机构等组织合力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综合运用阶段参股、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险等创新方式,保障创业投资机构的合理利益,引导和鼓励创投机构向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投资。充分发挥国有背景创业投资机构的重要带动作用,建立激励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国有创投机构加大对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投资力度。创新并完善国有创投机构的制度体系,探索符合科创小微企业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的资本筹集、投资决策、增值培育、退出转让和激励约束等制度。(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