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马藏族的精神文化及宗教信仰

白马藏族的精神文化及宗教信仰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宗教信仰白马藏族的宗教信仰处于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阶段,主要是自然崇拜,日、月、水、火、山、石、树皆为崇拜对象。重大节日或遇天灾要敬神,以祈求平安。清查盗窃事件等均有不同的敬神仪式。白马人的基本婚姻形态为一夫一妻制,历来无一夫多妻现象。结婚仪式比较隆重,除送必要的聘礼外,还有迎亲、送亲等复杂礼仪。婚后一般不得离婚,女方提出离婚尤其困难,不仅须退还结婚前后的礼物、费用,而且会加倍重罚。

白马藏族的精神文化及宗教信仰

(一)语言及姓名

白马藏人无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其语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孙宏开教授在《六江流域的民族语言及其属别分类》一文中指出:“从语言系统的总特点来看,白马语与羌语、普米语相近似而与藏语稍远;从词汇上看,与藏语比较,同源词占27%多,异源词占70%多一点,大大超过了藏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别;从语法上看,不仅在语法范畴上,而且在表达语法范畴的形式上都与藏语存在着较大差别。白马语属于既不同于羌语,也不同于藏语的一种独立的语言。”

白马人自称“贝”,在本民族中,也有人认为“贝”是指整个民族。白马人一般都有三套姓名:一是出生时取的小名,如“牛儿子”、“马娃子”;二是白马语名,如益当早、尼嗄才里;三是冠以汉姓的学名,如杨永成、曹茂生。白马人每户都有姓,杨姓最多,还有王、余、张、曹、班、李、田等姓。白马人通常取名很随意,有称名不带姓的习惯。

(二)宗教信仰

白马藏族的宗教信仰处于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阶段,主要是自然崇拜,日、月、水、火、山、石、树皆为崇拜对象。白马藏人自称信奉“白布”,“布”为万灵总神之意。其职业宗教者也称“白布”。各寨都有自己的神山,神山上的树木为神树,任何人不得砍伐。最有名的神山是王坝楚上行2.5千米同洋洞河与夺布河的汇流处的“白马老爷”(白马语叫“叶西纳蒙”),它是白马路十八寨的总山神,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和七月十五日,都要进行祭祀。重大节日或遇天灾要敬神,以祈求平安。家中如遇病人,则要请“白布”(相当于汉区的端公)杀鸡跳神驱鬼祛邪,祭祀祖先。清查盗窃事件等均有不同的敬神仪式。白马藏族最重要的宗教祭祀活动是“跳曹盖”。时间是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他们认为“跳曹盖”能驱鬼神保平安。各村寨都没有寺庙,也没有职业和尚,亦无定期的祭典。在一般的祭祀活动中,通常由道士即“白母”念祈祷。这种道士每个村寨都有,白马人认为道士就是沟通人间与天上关系的特殊人,具有超自然的能力。

(三)节日、风俗习惯

婚姻。白马人的基本婚姻形态为一夫一妻制,历来无一夫多妻现象。白马人不与外族通婚,谁要是与其他民族联姻,会在舆论上遭到谴责,受到大家的歧视。过去婚姻一般都是父母包办。青年男女在婚前有比较广泛的社交自由,但婚后即讲贞操,如有犯奸,定受惩处。白马人一般从小就找门当户对的配偶,请媒人说合,如女方同意就送酒肉作聘礼,只要女方接受礼物,就算同意这门婚事。订婚后,男方每年都要向女方送一些礼物,直到结婚。结婚仪式比较隆重,除送必要的聘礼外,还有迎亲、送亲等复杂礼仪。婚后一般不得离婚,女方提出离婚尤其困难,不仅须退还结婚前后的礼物、费用,而且会加倍重罚。白马藏族有入赘习俗,俗称“抱儿子”,与汉族相同。

歌舞。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歌有砍柴歌、打猎歌、丰收歌、墙歌、酒歌、迎宾歌、送客歌、情歌、祭歌、丧歌等。各种歌曲音调各不相同,唱法有独唱、领唱、对唱、伴唱等多种形式。歌手一般熟悉固定的曲调,遇到不同情况,可即席现编现唱,内容生动,曲调深沉、婉转、古朴。白马藏人向客人敬酒时唱酒歌,男女主人轮番唱歌敬酒,歌词恳切,曲调多样,内容视不同场合、不同客人各异。至今常常能听到白马人的《欢乐歌》,其歌词大意为:

我们帽子上插的是白色的鸡毛

白鸡毛是我们民族的标记,

白衣白帽表示我们民族的夏天……

青衣黑衣标志我们民族的冬天……

舞蹈主要有“圆圆舞”,全寨男女老少手挽手,绕成一大圈,边唱边舞,一领众随,男唱女和,唱完一段歌词反转一个方向。舞蹈还有“猫猫舞”,以及“跳曹盖”。白马人还会在白马路举办一年一度的“山寨歌会”等。(www.xing528.com)

节日。白马民族是个多节日的民族,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大型的庆祝活动。白马人不过藏历年。节日中最隆重的是春节,从腊月二十五到正月十五近20天时间为喜庆高潮:欢庆丰收,祈求平安,家家宴请。除春节外,也过汉族习俗的端午节等。此外,尚有一些与生产活动有关的节日,如二月一日(汉族农历)杀羊敬神,以示开春破土生产,五月十五杀牛祭神,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月十五杀鸡敬神,全寨欢乐宴饮,有庆丰收之意;十月十五杀牛或羊祭神,以示草木落叶,庄稼收获,一年生产告终。

丧葬。白马藏人的丧葬分为火葬、土葬、水葬三种,无天葬习俗。有地方研究者指出,白马人的丧葬有其本身特点,与周围的藏族、汉族有很大区别,而与古书上记载的古代“氐羌”的葬俗接近[20]

(四)文学艺术

白马藏族拥有非常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尤其是不少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故事等均非常富有特色,其中有的传说流传较广,如有关白马人的“族源”、有关白马人最信奉的“神山”——“白马老爷”,有关白马人为什么会有头插白鸡毛习俗的传说等。

族源——有关“一箭之地”的传说。

白马人祖先是从哪里来的?白马老年人常说:“爷爷来自南京省,婆婆来自北京省。”怎么从南京省和北京省迁到四川来的,谁也不记得,只记得是怎样从平原迁到这深山老林来的。白马人曾经住在绵阳江油一带平坝,与汉族百姓杂居,生活安定和睦,大家都爱唱歌跳舞。孔明六出祁山时,要白马人让出一县之地,白马人说:“让出一个县,我们还有站脚的地方么?”孔明又说:“那就让出一箭之地吧。”白马人想:一箭能射多远,就答应了。箭射出去,白马人去找。翻过一座山,没有。孔明说:“往前找吧。”找过一座坡也没有。孔明说:“再往前找吧。”就这样,翻过一山又一山,找过一坡又一坡,一直找到深山老林来了。原来,孔明早就派人把射出去的箭取了,又偷偷插到这老林子里。这一箭之地比一县之地还宽。白马人明知道中了计,因为守信用,还是迁进了深山,到了现在的平武县城一带。[21]

山神——“白马老爷”的传说。

在白马河、同洋洞河汇合的地方,中间夹着一座小山,远近的人们都要敬它。人们说:它就是白马老爷(白马人信奉多神教,这座山是最大的神山)。

最早见到阳光的山是雪宝顶,最受人们尊敬的神是白马老爷。白马老爷是个过路神,一天夜里,他从甘肃文县赶到峨眉山去,走得很急,因为神仙只能走夜路,天一亮就走不动了。当他路过罗通坝时,刮风了,打雷了,下雨了;天在崩,地在抖,山在塌,水在涨;庄稼眼看要被淹没,牛羊眼看要被冲走,房屋眼看就要倒塌。白马老爷便停下来做法(即作法术)。于是,风停了,雨住了,雷哑了,水退了;庄稼保住了,牛羊保住了,房屋保住了。白马老爷正要上路,鸡叫了,天亮了,他再也走不动了。从此,白马老爷就在这里住下来,保佑人们。[22]

白马人为什么会有头插白鸡翎的风俗?

传说在久远的过去,曾经有封建统治者派官军来攻打白马人的聚居地。白马人拼命抵抗,一年内与官军交战三次。白马人寡不敌众,人数从5万多骤减至300多人,只得退居于深山老林。官军并未就此罢休,还想把白马人杀尽。被俘的白马人戎鲁探听到这个消息,于是设法逃回报信。他翻过一道道山岭,疲惫至极,昏倒在地。眼看官兵逼近了,他还没有醒来。这时,山顶上的一只白色公鸡突然发出鸣叫声,将戎鲁惊醒。剩下的白马人得到了戎鲁的通知,全部脱险。为了感谢雄鸡救命之恩,白马人就在毡帽上插上白色雄鸡尾羽作为纪念。

目前4个白马藏族乡中,以白马乡民族传统文化保持最为完好,木座次之,木皮和黄羊汉化已十分严重。黄羊关的白马人在清朝嘉庆年间人口已达几千,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到新中国成立时承认自己是白马人的已不足百人,这一数字一直维持到1982年人口普查前,而这不足百人的白马人已早就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不穿本民族服装了。黄羊关白马人在外表上和当地汉人一模一样,主要原因是因为黄羊离水晶区的区公所所在地仅7.5千米,黄羊关这部分白马人处在汉人的包围之中。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后,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很多黄羊白马人承认了自己的民族身份,这种情况在木皮、木座乡同样存在[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