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三生考试焦虑心理案例分析:语文教师的经验与教育

高三生考试焦虑心理案例分析:语文教师的经验与教育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多次与她谈话沟通,我了解到宋某焦虑的根源:一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给宋某家长的建议:一是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我通过以上方法,多次与宋某当面谈话、电话沟通,尽量使该生减轻压力,让其报着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学习。最终,宋某还是顺利参加了高考,每考完一科我都与宋某通电话,了解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鼓励。

高三生考试焦虑心理案例分析:语文教师的经验与教育

我校在近两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考本科上线率一年赛过一年。其实,决定高考命运背后的东西并不神秘,它是生理、心理、知识、信息、技巧等的综合考量。高三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比其他年级学生心理更敏感、脆弱,更需要教师、学生的关心与理解,保持平和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在刚刚过去的高三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任教三年二班,再次体会到高三学生的心理表现。由于我在年龄上更接近学生的父亲,学生不愿意与父母交谈的话题在我这里可以口无遮拦,因而就接触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学生宋某(女),学习成绩中等,她所在的班级为文科普通班。在离高考前50多天的时候,她找到我,向我述说自己的心理情况:时间不多,还有好多书没有看,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尤其惧怕考试,在考前和考后都平静不下来,看不了书;如果没有倒计时会好些,确定了下次考试时间,自己就不在状态了。她给别人的印象都是笑呵呵的,实际上心里很苦闷,不知道如何向别人述说。

该生考前心理是非常焦虑的,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自己又没有准备好,担心害怕考试的结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无法得到别人的理解,心情郁闷无法排解。尤为可怕的是,在距离高考半个月的时间里,她突然做出了不参加高考的决定,其父母忧心忡忡——用大连话说,就是“折磨毁了”。她多次与我电话沟通,同时在我的建议下找了心理咨询师进行状态调整。

经多次与她谈话沟通,我了解到宋某焦虑的根源:一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初进班级在班级里排名前三、四名到高三后期在班级里排二十多名,她的考试状况在班级里处于落后的状态,并不代表她比以前落后了,而恰恰表明:她的确就处于这样的位次。二是夸大了考试与个人前途之间的关系。比如,宋某一再说:“如果连一般的大学也考不上,我今后还有什么出路?”三是几次考试的不如意挫伤了她的自信心。这无意中对她造成了负面的暗示,觉得自己不争气,对不起父母,认定自己考不上好学校

我不是心理专家,面对宋某的心理问题,我还是做了如下尝试:(www.xing528.com)

给宋某的建议:一是正确认识自我,重树自信。帮宋某客观分析了她在班级和年级中的名次问题,使其充分认清自己的实力和不足,确定适当的目标,告诉其重树自信的方法:寻找和维护自信的方法并不是与他人的盲目比较,而是与自己比较,战胜自我,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我一定能够考上大学,我这次能考出好成绩,我能恢复原有的实力,我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我要夯实学业基础,获得自信——我能行!二是去除杂念,悉心准备。信心的建立最终要靠自己的实力。而眼下找出错题失分的原因,加强复习、悉心准备是强化自信心的重要举措。只有在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之后,扬长避短,争取下次的月考或模拟考考出应有的水平,由此而获得的自信才是健康有益的。另外,我还结合个人的经历与宋某一起探讨:高考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小小的驿站,不要也不可能将其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因为我们身处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只要自己愿学、肯学,条条大路通罗马。去除高考与前途之间的必然联系等杂念,反而能轻装上阵。三是放松身心,寻找乐趣。当情绪极差时,比如回家情不自禁要哭,可以采取放松疗法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与父母一起散散步,打打羽毛球,以达到放松身心、减缓压力的目的。学习是高三生活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有张有弛是必要的,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寻找和发现高三生活的乐趣。

给宋某家长的建议:一是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面对高考,心理承受力强的孩子可能会如鱼得水,取长补短之后,使自己的潜力得到更大发挥。而像宋某这样比较内向、敏感,原先还有一些优越感的孩子,可能就会在新的学习竞争环境中有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宁要身心健康的女儿,也不要心理疾病的大学生”——这也是我教育自己女儿的原则。二是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不要因为家有考生就使家庭氛围异常紧张,更不因为自己的面子问题给孩子过高的期望、施加无形的压力。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相信“各人头上一片天”,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高考,说不定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通过以上方法,多次与宋某当面谈话、电话沟通,尽量使该生减轻压力,让其报着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学习。最终,宋某还是顺利参加了高考,每考完一科我都与宋某通电话,了解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鼓励。虽然考试估分成绩不很理想,但她毕竟亲历了成长阶段的重要驿站——高考,这个意义比高考本身重要得多!

以上是高三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在高三阶段,由于升学的压力,同学们的心理敏感而脆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老师、家长应处处留心,善于捕捉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苗头。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分析处理问题,引导学生善待高考,珍惜高考,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