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原则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的成果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原则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的成果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信息、语言并重原则小学英语阅读,除了兴趣,还应包括信息获取和语言学习。(六)适切性原则这个原则针对的是教学法的选用和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非常丰富,教师的选择余地也很大,应该在分析学生需求和当地教学实情的基础上,以“适切性”为基本原则进行选择。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两种方法原则上并没有高下之分。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原则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的成果

(一)兴趣维持原则

兴趣培养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一旦没了兴趣,学生的思维大门就会关闭,教师的教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兴趣原则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兴趣原则包括激发和维持两方面,兴趣激发容易做到,兴趣维持就困难得多。这一直是个难题,教学中也采用了许多办法,如阅读教学的分层处理、阅读问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处理、分层评价、方法策略个别辅导、实施情感影响等。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措施,教学中都应始终把维护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好的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二)信息、语言并重原则

小学英语阅读,除了兴趣,还应包括信息获取和语言学习。三个目标虽不在一个层次上,但都很重要。阅读的最终目标固然是获取信息,但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来说,阅读课中也不能忽视对语言知识的积累。没有语言素材做基础,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就成了无源之水,不可能走远。阅读能力只有通过阅读活动来训练;阅读能力的提高又离不开语言知识的积累和丰富。所以,阅读课并不是只讲阅读技巧,只讲获取信息,重要的词语、句式、惯用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也是阅读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其中的语言片段单独拿出来理解消化。当然,在信息获取与语言积累得到平衡的同时,阅读课的重心最终应该落在对文本意义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上,而不要把阅读活动分解成支离破碎的字、词、句分析。

(三)多维互动原则

阅读不是单一的活动,它是一个融合了多种因素和多种智能活动的综合过程。因此,在阅读技能培养过程中,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互动主要包括下列四种。一是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比如通过标题、插图等线索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二是师生互动。阅读过程中没有权威,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交流。教师是学生阅读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同时也是学习者。通过师生互动,教师能更细致地体察到学生的阅读困难所在,学生可以更高效地接受教师的技能指导。三是同伴互动。由于学生兴趣、个人经验、英语水平等有所不同,在阅读中所获取的信息和感受有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以成为语言交际的条件,是语言学习和合作学习发生的良好时机。因此,对生生互动中生成的这些学习机会,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四是课程目标的综合互动。阅读课不单是培养阅读技能,诸如语言学习、综合技能发展、策略培养、文化感悟、智能提高和人格发展等诸多课程目标也都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加以渗透,有机整合。虽然不是每次阅读课都可以渗透所有目标,但根据每次阅读内容的特点,侧重某些目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四)策略渗透原则(www.xing528.com)

阅读虽然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但在起步阶段离不开教师的引领。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自主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对教师依赖越来越少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使其通过读学会读,这当中策略渗透必不可少。阅读策略有很多类别和层次。比如,眼动速度以及视域的训练,略读、查读等微技能,涉及语言基础的词汇意义反应时间、句符串解码时间、意群形成等,涉及理解力训练的文化语境理解、标题利用、插图利用等,涉及语篇知识的主题句、关键词、衔接词、图式形成和套用等。这些策略和技能训练,哪些适合小学生,可以要求到什么程度,都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因为目前还没有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策略渗透也是结合实际阅读材料不断积累的过程,材料不同,所需要的阅读策略也不同。策略渗透是阅读课教学设计中应该重点考虑的要素之一。

(五)层次性原则

这个原则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阅读水平来说的,在文本的难易程度、阅读速度和文本理解等几个方面都应该照顾到学生的不同层次。让能力强的学生感觉到挑战,可以要求他们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基础不那么好的,可以慢点儿,问题简单点儿,让他们读有所得,每节课都有收获;更差的,只要能读懂一点就是收获,应该受到肯定和鼓励,使其不至于丧失信心。必要时,可以准备不同难度的材料来训练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也要积极想办法,帮基础差的学生把基础补一补,以便让他们及早赶上来。如果分组得当,给小组中的不同成员安排难易程度不等的阅读任务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六)适切性原则

这个原则针对的是教学法的选用和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非常丰富,教师的选择余地也很大,应该在分析学生需求和当地教学实情的基础上,以“适切性”为基本原则进行选择。一节课的设计思路,粗略地分类可以有两种基本模式:“总—分—总”和“分—总—分”。前者是在语篇整体呈现和阅读后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最后再总结的一种思路;后者是先根据需要,分解处理阅读任务和难点,再总体把握文章,最后强化一些具体目标的一种思路。后者更多地依赖读者对英语词汇、句子和语篇结构的解读,通过语言符号和语篇结构知识来建构意义,即由语言符号到意义的过程。这个分类是大略的,还可以有很多变化形式。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两种方法原则上并没有高下之分。教学环节安排上,一般有读前、读中和读后几个阶段。读前阶段通常是热身,包括阅读动机激发和背景知识激活等,目的是让学生做好阅读准备。这个环节也可以提出一些引入文本主旨的问题,比如,根据标题、插图等线索对文章内容进行猜测。读中阶段就是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不断形成假设、验证或否定假设的过程,对于语言积累非常有限的小学生来说,也是在新的语境中再认知所学词语,形成意义解码的过程。阅读过程根据需要可长可短,可以一遍也可以多遍,但要求层层递进,因此这也是最需要用心设计的环节。读后阶段除了检测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还可以包括单独的技能强化训练和某些语言知识的积累。另外,在读后环节中引导学生评估和反思自己的阅读策略也很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