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社会教育是指在成人的引导和社会环境的熏陶下,以发展幼儿的个体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幼儿也不例外,蒙台梭利提出了“关键期”的发展学说,认为幼儿的发展存在多个关键期,例如语言关键期、动作关键期等,相应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有关键期。幼儿时期是人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简单也是人开始社会化的关键期。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指在成人的引导和社会环境的熏陶下,以发展幼儿的个体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

人生而为自然人,具有人的自然属性,起初一切的需求与活动皆是生理需要,生存的需求。随着个体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一切正式的与非正式的教育活动,其会与家庭、伙伴、社区、学校及传播各种信息的大众传媒等社会群体进行互动,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个体为适应社会的要求,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习得相应的社会技能,掌握相当的社会知识,从而胜任社会期待,承担社会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使幼儿从一个自然人发展成一个社会人,这就是个体的社会化,使个体具有社会属性。

生活在社会环境中,我们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限制。社会化是我们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必经阶段。幼儿也不例外,蒙台梭利提出了“关键期”的发展学说,认为幼儿的发展存在多个关键期,例如语言关键期、动作关键期等,相应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有关键期。幼儿时期是人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简单也是人开始社会化的关键期。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幼儿学会了人际交往的简单技能技巧,如知道如何加入游戏,如何获得别人的帮助,如何交到好朋友;还习得了基本的社会规范,如别人帮助了自己应该说谢谢,要借用别人的东西应该先征得别人的同意,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闯红绿灯;也掌握了初步的社会生活技能,学会了照顾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进行简单的自我服务等。

【资料链接】(www.xing528.com)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可见,学前期让幼儿掌握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