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视频输出类型中的增益

不同视频输出类型中的增益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4.7.1 视频输出不同类型的摄像机有不同的视频输出。

不同视频输出类型中的增益

增益调整是指图像输出电平的大小调整,一般有0dB、+6dB、+12dB或0dB、+9dB、+18dB三级调整。每当增益提升+6dB时,摄像机的图像灵敏度或输出信号电平提高1倍。在照度足够的环境,将增益开关置于0dB位置,图像信噪比高;在低照度环境,当开大光圈还无法拍摄清楚物体的情况下,把增益开关置于高增益位置,图像输出信号电平就会增大,使物体还能拍摄清楚。然而,图像雪花杂波也随之增大,图像信噪比低,如图2-58。

2.4.7.1 视频输出

不同类型的摄像机有不同的视频输出。如有模拟复合视频输出(VIDEO OUT),模拟分离视频输出(S-VIDEO OUT),模拟分量视频输出(Y、R-Y、B-Y OUT),模拟红绿蓝信号输出(R、G、B OUT),数字分量视频输出(DIGITAL YR-Y B-YOUT)等。当然,摄像机不同的视频输出要与录像机与监视器相应的视频输入相互连接才能有效。普通摄像机常用模拟复合视频输出,专业级与广播级摄像机一般还有彩条信号(BARS)输出,以供其他电视设备用。

2.4.7.2 摄像机的维护

摄像机要在规定的电压、温度与湿度范围内,在防潮、防尘、防磁、防腐等环境下使用。

摄像前,应事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减少开机次数,延长其使用寿命。摄像机的镜头弄脏了,不能用手擦,只能用镜头纸擦拭。

摄像机如长期不用或在潮湿季节,要将摄像机镜头拆下来放在干燥箱内保管,以免镜头发霉。

图2-51 ND滤镜调整

图2-52 设置摄像机调整为手动

图2-53 自定义白平衡调整

图2-54 白平衡调整键

图2-55 摄像机光圈环

图2-56 摄像机光圈环调整

(www.xing528.com)

图2-57 自动光圈调整键

摄像机外壳不能用酒精、苯类溶剂擦洗,只能用干布擦拭。

选择专业DV摄像机,不仅仅是视频技术指标,视频技术指标决定了视频画面的水平清晰度和色彩表现,但在选择一台适合自己的DV摄像机时,除了对视频指标的考量外,另外的50%可能会取决于简便的操作方式、丰富的交互界面、专业音频及对各种拍摄条件的适应能力等。

图2-58 摄像机增益开关

2.4.7.3 手动聚焦环

手动聚焦在专业创作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现在的自动聚焦技术往往会造成跑焦、焦点犹疑、无法聚焦等不可饶恕的拍摄失误。或许有一天自动聚焦的精度达到99.9%,但手动聚焦依然具备存在的价值。在专业标准接口的镜头上,手动聚焦环是必备的并且操作方式上完全一致,并且为了实现复杂拍摄中摄像助理手动跟焦点,便于识别的焦点数字标注也是必需的;而在3片式1/3英寸(及以下尺寸)CCD的摄像机上,手动聚焦环一般都偏小并且大多没有数字标识,但是随着这些领域用户群对专业化要求的提高,目前已经出现了较大聚焦环和数字标识的产品。

2.4.7.4 变焦

在标准接口的专业镜头上,变焦都有两个状态:可根据指压力度变速的电动伺服变焦和手动自由变焦。而在非标准接口镜头上,均为各个厂商自己定义的操作方式,但普遍的做法是在3片式1/3英寸CCD系列中采用电动伺服和手动变焦环结合的操作方式,并且流行的趋势是在电动伺服状态根据变焦速度区间分为快、中、慢3挡~4挡,方便不同场合的拍摄需求。不过,在这个系列中,也只有少数机种提供了焦距的数字标识。

而在1/3英寸以下CCD系列中,一般只设电动伺服变焦,并且大部分机型因为受到尺寸限制,不得不把前后跷跷板式的指压按钮改成上下变焦拨钮,进一步增加了变焦和变焦速度控制的难度。

2.4.7.5 光圈

标准接口的专业镜头的手动光圈调节环在镜头筒壁上,而3片式1/3英寸CCD的摄像机虽然都配备了手动光圈功能,但无一例外都设置在机身的某个位置上,采用圆形拨轮方式操作,并且有些机型是一个拨轮集成了多个功能,必须配合其他操作进行切换,这在紧急拍摄状态都不是特别方便。因此,应尽量选择光圈功能单一的产品,以方便现场拍摄时手动调节光圈。

2.4.7.6 图像稳定器

手持便携型的DV摄像机在手持拍摄时,特别是在长焦端,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图像抖动。图像稳定装置可以补偿在用手特式摄录机进行拍摄时由于轻微的手抖动造成的图像抖动。

早期的DV摄像机使用数码图像稳定器,简称为DIS。假设CCD有68万像素,摄像机只取它中间34万像素作为有效像素,其于四周像素作为防震缓冲区,用以计算出清晰影像,但如果震动范围大于缓冲区,那效果就不佳,再加上原始影像资料经过计算多少会有失真现象。

现在在专业手持型DV摄像机领域,已经广泛采用了光学图像稳定装置(OIS),OIS最早应用于佳能公司的相机镜头中。它的原理是机器内部的陀螺感应器可以监测到手的抖动,并将信号传送给线性马达,通过该马达调节进行补偿。由于该处理在CCD图像摄取之前进行,而不是在以后电路处理中进行,因此,OIS装置事实上可以消除手抖动在清晰度和屏幕角度方面造成的影响。由于该处理以每秒几百次的频度实时进行,因此,没有不自然的残留图像或可以见的内插效果。

2.4.7.7 快门

对于PAL制摄像机来说,1/50的快门速度是标准速度,而更快的快门可以和光圈匹配调节控制景深效果,大光圈和高速快门配合远焦距可拍摄出主体突出、背景虚化的画面。如果拍摄目的是为了单帧解析,比如分析快速运动的人或物体的动作,为了获得清晰的单帧影像,就需要将摄像机快门速度调得更高,这样,在静像或者慢动作重放时比正常快门速度更清晰。对于摄像机来说,通常1/1000秒被称为高速快门。目前摄像机快门速度标注最高的是1/16000秒,不过这是指用摄像机拍摄数码相片时的快门速度。

摄像机快门的另外一项调整是基于电脑显示器的扫描同步而出现的。普通的CRT电脑显示器扫描频率在60~120Hz,传统的快门速度无法涵盖这个区域的每个扫描速度,因此拍摄的画面上就会产生黑条和不完整画面。目前在专业DV摄像机中,3片式1/3英寸CCD系列的摄像机,一般都配备了所谓的“清晰扫描”技术,使用无级调整电子快门技术可以匹配电脑显示器的扫描频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