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要特点: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成果

主要特点: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成果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构建课堂教学策略的价值课堂教学策略不是一个既定的和一成不变的教学组织行为的指导方略,它需要执行教学组织任务的教师,依据自己的价值观、教学目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去探索、去构建。

主要特点: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成果

小学数学教学组织策略,既包含着一般意义下学科知识学习的组织策略,也包含着符合小学数学学习性质特征的组织策略。

(一)构建课堂教学策略的价值

课堂教学策略不是一个既定的和一成不变的教学组织行为的指导方略,它需要执行教学组织任务的教师,依据自己的价值观、教学目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去探索、去构建。构建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有着重大的意义。

1.是教师确定教学组织方法的依据

教师在组织课堂学习时,将面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环境、学生特征等四个重要的因素。这时教师将作怎样的思考呢?可能至少会考虑:这些内容怎样组织最好?设计什么样的数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应如何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将可能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等等。这时,教学策略就将起到指导和指向的作用。

2.有助于选择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与方法的决策,通常都要经过一定的思考,而思考的依据就是一个人的行为策略。对教师的课堂学习组织来说也一样,当确定了“强化儿童的自主性的探索”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策略后,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型、什么样的内容,他都会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行为服从于这个策略。

3.是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依据

怎么来评价某个教师一堂数学课上得好坏?怎么来判断一堂数学课对达成教学目标的可能性与有效性?这与课堂教学策略在教育目标达成方面的相关性有关。

(二)小学数学教学组织策略的主要特点

在当今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已经从关注教师的行为方式,转向注重学生的行为方式,越来越注重教师的行为模式与期望学生产生的行为模式之间的相关程度,因而也就越来越关注构建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组织策略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过程的基本要素

这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经历性目标,主要表现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数学体验”等方面。

(2)行为的基本要素(www.xing528.com)

这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形成性目标,主要表现在“思考”、“探究”、“合作分享”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

在这种前提下所构建的各种小学数学教学组织策略,往往都会呈现出如下一些共同性的特征:

1.以情境呈现任务

首先,在构建教学策略时,教师应关注的是,对学生来说,驱动他们参与数学学习的,并不是那些抽象的符号、单调的公式、生疏的概念、拗涩的命题所组织起来的材料,而是一个个需要他们自己去尝试完成的任务;其次,教师还应关注到,所谓的“任务”,应该是那些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思考着的问题;最后教师应关注的是,如何将这些问题创设成为一个个切适的问题情境,并将这些问题情境通过合适的方式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给学生。

弗赖登塔尔认为,丰富的情境可以包括[1]:(1)场所(location),一个有意义的情境的堆积,可以被独立处理,也可以在彼此之间有联系。(2)故事(story),它是接连不断的,它可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经典的或虚构的特别例子。(3)设计(project),即被创造的现实。(4)主题(theme),一个与现实带有多种联系的数学定向的学科分支,如飞行等。(5)剪辑(clippings),主要从各种媒体中剪辑,它往往包含着大量有意义的或无意义的数字与信息。

2.以任务驱动探索

对学生来说,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任务,就是要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尝试解决的问题。因此,他们的学习不是模仿教师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不是去记概念,背公式,做习题,而是要去完成一系列探索性的,并需要设法通过自己的尝试而获得问题解决的任务。

例如,学习“厘米认识”这个内容时,有教师就从“直接比较长短”开始,一直到“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安排了一个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完整的事件情节,在其中设计了一整套的问题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探究、去解决:

直接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唤起长度的经验,重现比较的意义)→呈现无法直接比较的情境(产生认知冲突,形成探索性任务)→各自设法去寻找一个标准的长度去分别度量(初次尝试问题解决)→被度量物体长度不是标准长度的整倍数或在表述上发生困难(产生新的认知冲突)→需要构建一个共同的标准长度单位→……。

这样的教学组织过程与直接将“尺”展现给学生的教学组织过程相比,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性和尝试性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到“尺”的意义,理解标准长度单位的价值。

3.以探索组织学习

抓住了任务驱动学习的本质特点,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就都会采用以“主动探索”为学习活动的主要脉络来组织教学。在这里,“探索”是一个有价值的行为,而“主动”则是保证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一个条件限制。

例如,在以“主动探索”为主线的“圆锥体体积计算方法”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就会通过设计若干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并概括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规律的数学活动来组织,而不会简单地通过自己的演示来向学生呈示某种结论的方法来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