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平撤离:争取平等的策略

和平撤离:争取平等的策略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过程中,占据了罗马多数人口的平民阶级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这场战争最终以罗马取得胜利而告终。马尼乌斯是“亲民者”瓦莱里乌斯的弟弟,他与平民一直保持着融洽的关系。这一次,他们撤离了罗马城,来到远离7座山丘的蒙特萨克罗山一带。考虑到平民阶级是战争的主要力量,元老院不得不向平民们妥协。

和平撤离:争取平等的策略

德国革命家恩格斯曾经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贵族阶级的专政,罗马的平民们一度陷入了苦恼、迷惘甚至绝望之中,但他们后来还是选择了反抗。既然不愿意任人宰割,也不甘心白白死掉,那就勇敢地试试其他活法,说不定能改变命运。

共和制诞生之初的那十几年里,为了抵抗由小塔克文统领的伊特鲁里亚人,以及乘虚而入的邻近部族,罗马人民一致对外。在此过程中,占据了罗马多数人口的平民阶级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他们发现,没有他们参战,罗马根本无力对抗外敌,更不用说维持经济发展了。

然而,平民阶级享有的待遇可比贵族阶级差远了。这一残酷的事实让平民们逐渐觉醒,他们变得躁动不安,纷纷从床上爬起来,一起去找贵族们理论。不过,在与贵族对话时,平民只要求给予他们平等的权利,而没有要求改变由一小部分人统治大多数人的共和政体。

看到这些不懂政治的“大老粗”一脸激动的表情,不想让平民参政的贵族们窃喜不已,觉得平民是那么的无知、可笑。而贵族们越是有这样的看法,就越是对平民不屑一顾,更不用说给他们平等权了。到这一步,平民不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反而被贵族们当成了愚蠢、没用的家伙。

然而,事实证明贵族们的想法是错的。这一天,当贵族们正在商议如何应付情绪激动的平民时,烽火台上狼烟冲天。一位执政官得知有外敌入侵,立即向平民们妥协了,他发布了一则通告,表示会考虑平民的要求,并号召全体罗马人都投入到战斗之中。

对视名誉为美德的平民来说,无论是多么重大的事,都不能成为不上战场杀敌的理由。而且,他们还对贵族阶级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战争一结束,贵族阶级就会让他们如愿以偿。因此,他们纷纷扔下手里的农具,拿起武器赶赴战场。

这场战争最终以罗马取得胜利而告终。凯旋的士兵天真地认为,要不了多久,执政官就会兑现诺言。可是,一旦威胁解除,贵族们就会忘记自己被外敌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去参加元老院会议的窘态,也忘记了他们之前许下的诺言。

一位执政官说,当初另一位执政官是在没有经过他的同意的情况下发布通告的,而罗马国内不成文的规定是,任何一项决策都必须经由两位执政官一致同意才能通过,所以那则通告是无效的。

这个理由是符合规定的,让平民们找不到一点儿破绽,却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愤怒,也让他们认清了贵族阶级的真面目。当狼烟再次升起时,他们没有再响应执政官的号召,而是艰难地舍弃名誉、撤离家乡,集中转移到了埃斯奎里山和阿文提诺山上,拒不出战。

元老们无奈,只好认真地讨论起对策来,最后一致决定推举独裁官。独裁官集中拥有两位执政官的权力,可以进行独裁统治,他所做的决定任何人都不得违背,因此只有遇到紧急情况,元老院才会推举独裁官,并且规定独裁官的任期只有6个月。

贵族们推举了马尼乌斯。马尼乌斯是“亲民者”瓦莱里乌斯的弟弟,他与平民一直保持着融洽的关系。他一出面,平民们就纷纷走下山岗,一致抵抗外敌。由于集体意识很强,罗马士兵这一次又取得了胜利。

任期一结束,马尼乌斯就把权力交还给了两位执政官,同时提出了禁止剥夺欠债市民自由的建议。但是,在森都里亚大会上,拥有大多数票数的贵族们否决了这一提议。平民们不得不像上次一样被动地接受这种结果,但是他们内心的愤怒也更加强烈了。这一次,他们撤离了罗马城,来到远离7座山丘的蒙特萨克罗山一带。

时间一天天过去,元老院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邻近各个部族得知罗马国内两个阶级正在对抗,一定会乘虚而入——说不定这时他们已经在前往罗马的路上了。一想到这些,贵族们就坐立不安。于是,公元前494年的一天,平民们终于得以第一次与贵族们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谈判。

谈判的结果,是贵族们同意设立一个专门保护平民阶级利益和权利的职位——护民官,而且担任护民官的人必须是平民,其选举也只能由平民另设的平民大会负责,早已被贵族阶级操控的森都里亚大会不得插手。

护民官人数为两个,他们享有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的人身权,也有权否决执政官做出的决定。如此看来,平民们好像取得了全胜。不过,护民官毕竟只有两个,他们在与人数众多的贵族阶级交涉时难免势单力薄,很难发挥太大的作用。但话又说回来了,有这样两个护民官总比一个也没有好。(www.xing528.com)

护民官的设立,既是平民们取得的一次小胜,也帮助贵族们稳定了政局,使他们得以修复与邻族之间因连年战争而不断恶化的关系,并且继续进行扩张。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罗马军经常打胜仗,战利品当然也收获颇丰。可是围绕着如何分配战利品的问题,平民和贵族又产生了分歧,其中最主要的是“公有地”的出租问题。

公有地原本是外族人的土地,在打败这些外族人之后,罗马就把这些土地变成了自己的,并以公有地的名义分租给了罗马市民。不过,当时的法律只停留在口头约定上,在执行时也容易偏向制定法律的贵族阶级。当平民阶级发现自己租到的土地非常贫瘠,而贵族阶级租到的土地却很肥沃时,就认为公有地的分租是偏向贵族阶级的,因此提出了强烈的抗议。而贵族们却以尊重私有财产的法律为挡箭牌,拒绝重新分配公有地。面对这样的搪塞,平民们又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不过,随着见识的增长,平民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为争取平等而做的努力也越来越多,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剥夺贵族阶级解释法律的权力,让法律成文化。考虑到平民阶级是战争的主要力量,元老院不得不向平民们妥协。他们派出一个3人考察团,向希腊人学习制定法律的经验。一年之后,这3个人回到罗马,与另外7个人组成了“十人委员会”,负责编写成文法。很快,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就诞生了,由于它总共有12条,而且刻在古罗马广场一角的铜表上,所以人们称之为《十二铜表法》。

这一年是公元前449年,距离共和制建立的日子已有60年,也就是说,平民是在与贵族斗争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才取得了一些成果的。而这一成果是不是平民想要的呢?《十二铜表法》的出台,看起来好像表明平民是胜利的一方,可事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其中的每个条款都是国内原本就有的。

平民们所关心的问题,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平民们最关心的,是无法还清债务时的人身自由问题,但是十二铜表法中的相关条款跟国内的不成文规定一样:“借款人如果无法在双方约定的期限内还清债务,将被拘留60天;60天之后依然没有还清债务,要么以无偿劳动来抵债,要么卖身为奴,正在服兵役的除外。”这样的成文法,有没有好像都一样,也令人不禁怀疑:考察团到希腊真的学习过人家的法律吗?

更令人气愤的是,当这一成文法不但制约了平民,也制约了贵族时,依然有贵族像以前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解释法律。为了表示抗议,平民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再一次聚集到蒙特萨克罗山上。元老院不想让事态进一步恶化,只好严惩不遵守法律的贵族,并且答应以后无论制定什么样的法律都会事先征得平民方面的同意;规定平民所欠债务一律停止付息,已经支付的利息转为支付的本金,尚未还清本金的分3年偿还……

到这里,平民阶级终于像贵族一样有了话语权。不过,由于贵族阶级的根基很稳固,平民阶级一时没有办法动摇它,所以平民并没有取得完完全全的平等,此后的罗马也没能走上民主的道路,很多重大事务依然由贵族做主。

在公元前449年至公元前367年这80多年的时间里,平民阶级和贵族阶级的对立一直没能得到彻底解决,罗马也一直在为此而不断地探索,直到他们不得不再次联合起来对付强大的外敌。

【相关链接】

平民们的渴望

为了抵抗外敌,平民们不得不撇下年迈的母亲、柔弱的妻子和幼小的孩子,走上沙尘飞扬的战场,可最后他们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自从他们走上战场,他们的农田就开始减产,牧场也逐渐荒芜,商店里越来越空……那些在战争中幸存的人,回到家之后生活大都无以为继,或是不知道要如何开始新生活,因为长年的战争不但摧毁了他们美好的家园,还削弱了他们的劳动能力,也让他们感到未来一片迷茫。

而贵族阶级呢?即便不上战场不耕地,他们依然生活得有滋有味儿。所以,平民们渴望拥有更多的权利,最起码与贵族平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