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农耕文化的成就与农耕经济的孕育

古代农耕文化的成就与农耕经济的孕育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度,传统中国的主体既是寄生于土地的农民,他们是中国人的主体,也是中国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的创造主体。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历史,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文明的发生历史悠久。这是农耕民族基于土地而与生俱来的集体意识,也是农耕民族本性难移的“土气”性格。占有土地便是土地的主人,也是农耕民族文化语境中财富的拥有者。

古代农耕文化的成就与农耕经济的孕育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度,传统中国的主体既是寄生于土地的农民,他们是中国人的主体,也是中国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的创造主体。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历史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文明的发生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属于新石器时期早期文化的河南裴李岗文化和河北磁山文化,就是当前已知的最早的农业文明区域。在这些地区先后出土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尽管制造简陋,但仍是我国农业文明早期历史的见证。

到了新石器时期晚期,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在两条母亲河的滋养下,形成了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古文化遗址,在这些遗址都能找到我国原始农业的历史痕迹。到了夏商周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开始使用,农业生产工具实现了从木制到铁制的飞跃,农作物种植种类增多,人们对农业的重视度逐渐增高。从战国开始,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基本成型,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新型农业耕作技术的普遍推广,使粮食产量有了大的提高。从隋唐至元代的690年间,历代统治者鼓励农耕,兴修水利工程,大力发展灌溉农业,黄河和长江水更有效地得到了利用,农业技术更加完善,一些关于农业生产经验总结与推广的书籍陆续出现。明清时期,我国的农业持续发展,历代统治者都秉持以农为本的国策,奖励垦荒,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此时的耕作技术更加提高,对土地的有效使用率增高,全国各地开荒土地增多,全国土地耕种面积较前有所增多。

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源,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土地对于从事农耕的民族来说就是衣食父母,他们依地而生,土地既是他们种族延续的基本保障,也是他们生存资源的基本来源。《元史·食货志》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是农耕民族与土地关系的最佳诠释。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农业国度在广袤无垠的乡土社会,种地是中国老百姓基本的谋生之道,农民是中国老百姓基本的职业符号,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中国老百姓世代传承不息的祖业。职业对于一个群体来说,是在劳动实践中培育起一种深厚的职业情感,农民的情感朴素而真挚,这种情感来自于他们生存的本能,以及在劳动创造中基于养恩意识的自然塑成。

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够像中国老百姓对土地怀揣着此等情感,他们对于土地有着深深的依恋,成为一个民族千年历史中衍传不衰的群体情结,也培育出了他们勤劳的民族性格。勤劳务实,自给自足,这是中国农民的基本特点。他们与土地建立了一种持久的依赖关系,土地成为他们剪不断的生存脐带,也赋予他们“土气”的特质。自古以来土地都是中国老百姓最为珍贵的财富,拥有土地就拥有了生存的资本拥有了定居于特定空间的权利。而种地则是一种天经地义的祖传职业农民身上散发的“土气”则是其身份最为朴素的表达符号。同时对土地的认同,对家乡的依恋,往往形成农耕居民极强的乡土凝聚力,把这种乡土凝聚力放大,最终内化演变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www.xing528.com)

农耕民族最大的特征就在于依赖土地而生存,人与土地间构成了一种持久稳定的依赖关系,农民一旦选择了某一块土地,就将自己的生命之根扎于土地中,在日久天长的农业根植中,不久便培育起一种深厚的家园情结。这是农耕民族基于土地而与生俱来的集体意识,也是农耕民族本性难移的“土气”性格。在“土气”十足的农耕社会中土地的拥有是一种生存资源的获取,更是一种在特定空间平等中的生存权利的获取。占有土地便是土地的主人,也是农耕民族文化语境中财富的拥有者。他们依地而生,安居乐业;他们安土重迁,世世代代在单一的、传统的生产方式中重复劳动,必然形成农耕社会因循守旧的传统和墨守成规的封闭意识。

另外,农耕民族安于故土,知足常乐,不轻易流动,年复一年,与世无争,缺乏进取和开拓精神。同时,农耕居民因定居而形成知足常乐的心态,他们出于对现有生活的满足而知足常乐,他们崇尚和为贵的和合文化,不尚武力,热爱和平,与人为善,安土重迁,有着深厚的乡土情结,这是中国人的一种集体心理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