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五步教学结构设计成果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五步教学结构设计成果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操作设计以生涯认知为重点目标的生涯课堂教学时,可以从“导入”开始,然后进入“四个阶段”程序,整合为“五步体验式”结构:导入—体验—反思—概念化—行动。我们以《踏上生涯列车》为例,尝试应用学习圈理论,设计生涯教育学科“五步体验式”课堂教学结构。第五步“检验行动”。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五步教学结构设计成果

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悟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知识,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明理与导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价值观和教学方法。“库伯经验学习圈”体验学习的四个阶段为我们构建课堂中的体验学习结构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在操作设计以生涯认知为重点目标的生涯课堂教学时,可以从“导入”开始,然后进入“四个阶段”程序,整合为“五步体验式”结构:导入—体验—反思—概念化—行动。我们以《踏上生涯列车》为例,尝试应用学习圈理论,设计生涯教育学科“五步体验式”课堂教学结构。

《踏上生涯列车》是我校“生涯课题组”开发的校本课程,是高一年级新生的生涯学科第二课,本课的教学重点目标定位为“学生认识生涯规划的目标意义,唤醒生涯意识”。在本课之前,我们通过系列生涯教育活动为本节课做好了铺垫工作:“生涯课题组”在高一年级新生军训期间举办“优秀校友成长事迹报告会”;组织生涯教育基本信息问卷和面谈调查;指导全年级各班开展“成就事件”主题班会;高一年级生涯学科第一课以《××高中,我来了》为题,突出“适应”主题,设计由高三年级学长志愿者与高一年级新生交流分享高中学习生活感受,并布置了课后作业——上高中你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对《踏上生涯列车》的教学结构进行“五步体验式”设计。

第一步“反馈导入”。承前启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选取两位同学分享作业“高中最关注的问题”,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梳理自己前一阶段的高中生活。随后提问:假设下周你们全家准备外出旅行,你将如何准备?学生都有经历,回答很积极。教师接着提出假设: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次旅行,那你又如何准备呢?导入新课《踏上生涯列车》。

第二步“具体体验”。引导学习者投入到具体的体验式学习内容之中。利用多媒体回顾军训期间“校友成长事迹报告会”关键图文信息,并借助信息技术整合资源,精心选择与本课目标相对照的能够体现“生涯认知、决策、发展”理论知识的典型案例信息,具体情境的创设与学生个人学习或生活经验有着高度的贴合性,便于学生联系个人成长经历,分析问题,深入思考。(www.xing528.com)

第三步“反思性观察”。指导学习者对经历的体验加以反思,尝试将具体经验转换为抽象经验。根据课堂教学的理论重点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根据你个人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总结优秀学长们成功的关键因素。组织学生以“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反思,并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在展示交流中相互启发,达成共识。学生对问题总结反思的关键词可能有:确定目标、职业理想、兴趣爱好、发挥特长、社会实践、选择学习方法、努力坚持、考上理想大学、抓住机遇、提高能力等。

第四步“抽象概念化”。要求学习者在充分理解所反思的内容的基础上,将其提炼成为合乎理论逻辑的概念。教师点评学生总结反思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把反思回答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精讲重点,指导学生归纳整理,总结出生涯教育相关理论认识。理解“人生是一次旅行”的寓意,概括出生涯教育的关键问题: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到哪儿去?我怎么去?从“优秀校友的成功因素”中提炼出生涯教育路径:知己、知彼、决策、行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自己解答,教师运用“点化”的教学方法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五步“检验行动”。鼓励学习者积极验证所得概念,并将它运用到解决新的问题中去,将抽象经验转换为新的具体经验。先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展示真实案例——“名校大学生××的悲剧”,引导学生应用生涯理论思考分析悲剧原因:盲目选择大学专业、职业方向不清、缺少社会认知。检测教学效果,反馈目标达成信息,加深对“人生需要规划,没有规划的人生是瞎忙”的认识。当学生开始思考未来了,生涯意识也就唤醒了。随后布置课后实践作业: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生涯课程内容目标有了初步了解,回家后与父母谈心,讨论自己的未来职业理想和考学目标,将交流的收获写出来上交。教师课下给予必要的指导,及时检查评价并反馈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