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国大革命:君主制复辟与法国的世界简史

法国大革命:君主制复辟与法国的世界简史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民议会明确提出限制国王权力的要求,这点与英国议会限制英国王权的做法类似。于是,法王路易十六从各省召来了军队,准备全力反抗,而后,法国大革命在巴黎爆发。法国专制君主的政治制度迅速崩溃,在巴黎人民的革命风暴摧毁了阴森可怕的巴士底狱后,起义浪潮迅速蔓延到整个法国。于是,爱国的共和主义激情在整个法国燃烧起来。而在此之前,英国原本有很大一部分自由主义运动是同情法国革命的。

法国大革命:君主制复辟与法国的世界简史

英国失去了美洲的十三州殖民地以后,法兰西王国的中心又发生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动乱。而这种动乱让欧洲人更清楚地意识到:从本质上来说,世界上任何政治协议都是暂时性的。

我们说过,在欧洲专制君主政体中,法国的君主政体最为成功,它还曾受到各小宫廷的羡慕和竞相效仿。但是,也正是由于它把繁荣建立在某种不正义之上,所以导致了它最终戏剧性的必然崩溃。它固然灿烂夺目、富于进取,但却无端挥霍和浪费了大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它特定的税收制度使圣职者和贵族享受了免税的优待,却让中、下等阶级承担了整个国家的重担,而农民被赋税压弯了腰,中等阶级也不断受到贵族阶级的压制和侮辱。

1787年,法兰西国王路易发现自己债台高筑。为了解决因收入不足和过度花费造成的亏空,他召集了法国各阶级代表大会进行商议。1789年,三级会议在凡尔赛正式开幕,贵族、教士和平民分别派代表参加。这种政治实体与英国议会性质基本相同,自从1610年以来,由于法国一直实行着专制君主制,这种会议也始终没有召开过。于是,法国人民终于找到了一个场所来控诉自己长期的不满,而一场十分激烈的论战也在3个等级之间爆发了。由第三等级,即平民等级要求控制三级会议而引起的这场论战,最后以平民等级获得胜利告终,而三级会议随后更名为国民议会。国民议会明确提出限制国王权力的要求,这点与英国议会限制英国王权的做法类似。于是,法王路易十六从各省召来了军队,准备全力反抗,而后,法国大革命巴黎爆发。

法国专制君主的政治制度迅速崩溃,在巴黎人民的革命风暴摧毁了阴森可怕的巴士底狱后,起义浪潮迅速蔓延到整个法国。在东部和西部诸省,农民焚毁了贵族的宅第,他们将地契仔细地销毁,还将所有的地主杀掉或驱逐。仅仅一个月,贵族阶级古老腐朽的政治制度就彻底崩溃了,许多贵族党羽都亡命国外。人民在巴黎和其他重要的城市都成立了临时市政府,还建立了新的武装力量,称之为国民军。且明确,国民军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抵抗国王的军队。之后,为适应新时代,人民要求国民议会建立一个新的政治社会制度。

这项任务十分艰巨,它最大程度地考验了国民议会。国民议会荡涤了专制政治的不正义,废除了免税权、农奴制,取消了贵族的称号和特权,并企图在巴黎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而国王也被迫放弃了浮华的凡尔赛宫生活隐居在巴黎的杜伊勒里宫。

为了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有效政府,国民议会整整斗争了两年。尽管它做了许多毫无意义的尝试,有些还是实验性质的,如今已被废弃,但更多的工作还是健全的,一直保留了下来。刑法得到了一次清理:严刑逼供、任意监禁和迫害异端都遭到了废止,一些古老的法国州市如诺曼底、勃艮第等也都被改划为80个郡,而军队的每一成员也都有机会被提升到最高的官阶。法院还建立了一套完美而简单的制度,不过由于民众选出的法官任期太短,从而大大损害了这一制度的价值。这种制度使得民众实际上成为最高法庭的决断者,而法官则如同国民会议的议员,必须设法迎合旁听人。教会的全部巨大财产都被没收,交由国家管理;凡不从事教育慈善工作的宗教机构也都被解散;圣职人员的薪金也一律由国家支付。这些举措大大有利于下等的教士,因为比起那些富有的上层教会显贵,他们的薪俸实在少得可怜。此外国民议会还规定通过选举产生神甫和主教,而这也从根本上动摇了罗马教会的一贯主张:教会中一切权威都集中于教皇,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事实上,国民议会企图一举把法国教会变成新教的教会,即使无法马上改变教义,起码要完成组织上的变化。这一举措导致了国民议会所设置的官方神甫与忠于罗马反对新设施的(不肯宣誓的)神甫之间发生了争论和冲突。

1791年,法国宣告君主立宪政体的实验结束,原因是国王、王后以及逃亡国外的贵族和君主主义者采取了行动,他们联合了外国的军队压至东部国境。在6月的某个夜晚,法国国王、王后以及他们的孩子,从杜伊勒里悄悄溜出,准备逃到外国人和亡命贵族的军队那里,不过在瓦雷内被抓获并解回了巴黎。于是,爱国的共和主义激情在整个法国燃烧起来。爱国者们发表了共和国宣言,接着便对奥地利和普鲁士开战。而就像英国曾发生过的那样,法国国王受到了审判,并以背叛人民的罪名被送上了断头台(1793年1月)。

接下来,法国进入了一个奇特的历史时期。此时,举国上下燃起了保卫法兰西、保卫共和国的热情火焰,国内外都拒绝妥协。在国内,保皇党和一切反共和主义的势力都遭到摧毁;在国外,法国保卫和支持了所有革命。他们要将整个欧洲、整个世界都变成共和国。于是,法国青年踊跃地加入共和国军队,他们还创造了一支有魔力的新歌,它就像酒一样沸腾了人们的鲜血,响彻了整个国家的天空,这就是《马赛曲》。而在猛烈的枪炮的掩护下,法国的步兵纵队唱着这支神圣的歌曲奋勇进击,将外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到了1792年年底前,法国军队攻占的土地,已远远超过路易十四拥有过的最大的地盘。在各处,他们踏着外国的土地前进,占领了布鲁塞尔,蹂躏了萨瓦,袭击了美因兹,还从荷兰手中夺取了斯凯尔特河。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法国政府却做了个极不明智的决策。由于法国处死了路易,于是英国就驱逐了法国的代表,法国一怒之下马上对英宣战。这种做法极不明智,革命虽然削弱贵族军官的权力,解除了很多束缚性的传统,使法国拥有一支充满热情的新步兵和声名卓著的炮兵,却严重地破坏了海军纪律。而英国在海上始终占据着优势,法国的宣战还使整个英国团结了起来。而在此之前,英国原本有很大一部分自由主义运动是同情法国革命的。

关于之后的几年中法国对欧洲大陆的征战情况,我们在这里就无暇详细说明了。总之,它把奥地利人永远地赶出了比利时,把荷兰变成了一个共和国。当时冻结在特塞尔岛的荷兰舰队不战而屈,直接就向法国的一支骑兵小部队投降。不过,法国向意大利的推进计划却没能实现,直到1796年,新将领拿破仑·波拿巴才率领着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共和国军队,胜利地跨过皮埃蒙特,进入了曼图亚和维罗纳。C.F.阿特金森曾这样叙述:“最使盟军吃惊的是共和国军的数量和速度。事实上,什么也挡不住这支临时聚集起来的军队。因为没有钱而弄不到帐篷;因为没有足够的车马,运输既不可能也不必要;这些本会引起职业军队成批开小差的困苦,对于1793年—1794年的士兵来说却能欣然地忍受过去。为这样一支前所未闻的军队运送足够的军需给养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法国军队很快地习惯了‘就地补充’。就这样,到了1793年,近代战争的方式得以诞生。这种方式行动迅速,充分调动国民力量,野营露宿,征用军需和打硬仗,它与那种慎重地行动、小规模职业军队、营帐、充足的军粮和诈骗全然不同。前者代表了果敢的决战精神,后者则代表了少冒风险牟取小利益的精神……”

当这支衣衫褴褛的狂热大军,高唱着《马赛曲》,宣称为法国而战的时候,其实他们自己的内心也无法清楚分辨:他们蜂拥而至,但他们究竟是在掠夺还是在解放这些国家。因此,巴黎正以一种很不光彩的方式消耗着它的共和热情。而革命此时却掌握在狂热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的手中,这位人物,我们很难进行评价。他身体孱弱,天生怯懦,却又十分自负,而且他充满自信,这正是他取得权力最必要的天赋。他决定要按自己的设想拯救共和国,而且他认为除了自己之外,再没有其他人能肩负如此重任,因此,要拯救共和国就是获得权力。而共和国的精神活力,似乎正是从屠杀王党分子和处死国王中奔涌出来的。当时也发生了几处叛乱:一处是在西部的旺代郡,在贵族和主教的指挥下,那里的人民反抗征兵和剥夺正统主教的财产;另一处发生在南部,里昂和马赛出现了暴动,而土伦的王党分子则允许英国和西班牙军队进入法国,因此,似乎除了继续屠杀王党分子,也找不到更为有效的镇压叛乱的方法了。(www.xing528.com)

于是,革命法庭开始进行持续的屠杀。此时恰好发明了断头机,于是王后被斩首,反对罗伯斯庇尔的大多数人也被斩首,连无神论者都被斩首。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这魔鬼般的新机器砍了一个又一个的人头,越砍越多。而罗伯斯庇尔的统治似乎就是靠人们的流血来维持的,血越流越多,如同抽鸦片,越抽越凶。

到了1794年夏天,罗伯斯庇尔终于把自己也送上了断头台。有5位成员组成的督政府接替了他的统治。他们非常擅长随机应变,得过且过,他们对外继续抵抗外敌攻击,对内则维持团结,而他们持续了5年这样的局面。在这样激烈动荡的历史中,他们的统治似乎成了一段奇特的插曲。之后,革命宣传者的热情又把法国军队带到了荷兰、比利时、瑞士、德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到处都有国王被赶走,到处也都有新的共和国建立。

然而,政府一边进行狂热地宣传,另一边却也没有停下对被解放人民财富的掠夺,然后用其来缓解法国政府财政上的危机。战争性质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为解放自由的神圣战争,反而越来越像旧制度下的侵略。而且,法国还打算放弃它传统的对外政策,这是君主制政体的最后一个特征。于是,人们发现督政府的对外政策就像革命之前一样活跃。

接着,这样一个人出现了,他把法国民族的“自我中心”的精神以最强烈的方式体现出来,给法国和世界造成了不幸。他带给法国10年的繁荣,却也带给它最终的失败和耻辱。同样也是他——拿破仑·波拿巴,率领了政府军在意大利大获全胜。

在整个5年督政府的统治时期,拿破仑都在做打算,努力地升迁。慢慢地,他爬上了最高的职位。他虽然理解力极为有限,却有着过人的精力和某种近乎冷酷的直率。作为罗伯斯庇尔派的激进分子,他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因此得到了第一次荣升。然而,他却没能真正抓住那时起着重要作用的欧洲新生力量。他最大的政治想象力即恢复西罗马帝国,不过这也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过时企图。他试图建立一个以巴黎为中心的新帝国,摆脱旧神圣罗马帝国的影响,让维也纳的皇帝仅仅只是奥地利的皇帝,而不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因此,他为了与一位奥地利的公主结婚,还与原来的法国妻子离了婚。

1797年,拿破仑执政,当上了法国国王。1804年,他效法查理曼,成为法兰西皇帝,并在巴黎让教皇为他举行加冕典礼,而实际上,虽是教皇为他加冕,他却如当年的查理曼一样,自己从教皇的手中取过皇冠戴在了头上。后来,他的儿子被加冕成罗马国王。

仅仅数年,拿破仑就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他占领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大部分领土,打败普鲁士和奥地利,统治了俄国以西的整个欧洲。然而,他却始终未能夺取英国人手中的海上优势。1805年,在特拉法尔加战役中,他的舰队被英国海军将领纳尔逊摧毁。之后,西班牙人奋起反抗法国人,英国军队在惠灵顿的统率下,迫使法军从西班牙半岛向北撤退。1811年拿破仑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生冲突,于是在1812年,他率领60万大军进攻俄国。结果他的大军却输给了俄国的严寒,被俄国军队击败后几乎全军覆没。接着,他遭到德国的背叛,瑞典也把矛头指向了他。法国军队腹背受敌,处处失利,迫不得已,拿破仑只好在枫丹白露退位(1814年),而后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5年,他重返巴黎做出再次的努力,可惜滑铁卢一仗失利,又一次被英国、比利时和普鲁士联军击败。1821年,他作为英国囚徒,客死在了圣赫勒拿岛。

就这样,由法国革命所释放出来的各种能量被消耗殆尽。获得胜利的各个盟国在维也纳召开了大会,希望能尽快将欧洲的政治局面从这场大风暴造成的支离破碎的状态中恢复过来。从此以后,欧洲迎来了一场筋疲力尽的和平,维持了近4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