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对新时代中国贫困治理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对新时代中国贫困治理的指导意义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马克思考察贫困问题的视角与方法,至今仍具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7]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为我国新时代贫困治理事业提供的根本启示,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对新时代中国贫困治理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思想以缜密的逻辑和丰富的内容为无产阶级摆脱贫困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但由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有其特定的特征和背景,因此其理论不能完全地适用于新时代我国的贫困治理。但马克思考察贫困问题的视角与方法,至今仍具指导意义。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贫困问题有了新情况、新特征,应当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马克思贫困治理思想中的基本内容、立场与观点应用到贫困治理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首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困产生的根本制度被彻底消灭,但这并不意味着导致贫困产生的一切因素都得以根除。现实中,由于存在着各种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中国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贫困治理道路,同时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首先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总的行动指南:“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6]为此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实施负面清单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政策。同时,要克服贫困治理工作中精英俘获的现象。精英俘获现象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扶贫资源的利用率,严重阻碍了贫困治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应当通过建立科学严密的监管体系、构建有效反馈机制、加强公众监督等措施杜绝精英俘获现象,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其次,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未来共产主义应该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党执政,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7]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为我国新时代贫困治理事业提供的根本启示,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生产力的发展将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而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目标。

最后,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通过精神扶贫催生贫困人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教育脱贫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和目标导向,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8]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人作为贫困治理的主体,其内生动力是否充足,从根本上影响着脱贫的最终实现。当前我国扶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掉队。通过做好“扶志”工作,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深入人心,才能振奋贫困人民的精气神,最终使政策外力转化为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第二,教育是脱贫致富的关键途径。贫困不仅指物质层面的短缺,也包含精神层面的匮乏。教育在扶贫中具有根本性的、持续性的作用,只有搞好教育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马克思指出,要使一个人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得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因此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注意区分不同群体并采取相应的援助措施,对年轻一代做好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要发展职业教育,通过技能培训使贫困人民获得一技之长。

参考文献

[1]李少荣.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及其指导意义[J].理论探讨,2006(1).

[2]仇荀.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及当代中国贫困治理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16.

[3]刘建华,丁重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2).

[4]郑志龙.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我国贫困与反贫困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7.

【注释】
(www.xing528.com)

[1]张智丹: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0.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42.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91.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53.

[6]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s://news.ifeng.com/a/20181218/60202102_0.shtml,2018-12-18.

[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

[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