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建设现状

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建设现状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为高职专业调整提供了政策依据,促进了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化,使高职专业设置能够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表3-12015版高职专业目录体系结构续表注:数据来源于“2015版高职专业目录”。如2011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设置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大类,因此在目录的“交通运输大类”中增设了“邮政类”。

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建设现状

1.2004版高职专业目录

2004版高职专业目录,包括层次结构和类别结构。层次结构有3个:专业大类、专业类和专业。

第一个层次是专业大类。2004版专业目录共分19个专业大类,19个专业大类的划分突破了本科按照学科体系分类的方式,而是以国家产业分类标准为主要依据,并兼顾学科。按照三次产业划分,与第一产业有关的专业大类有1个:农林牧副渔大类;与第二产业有关的专业大类有10个:交通运输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土木建筑大类、水利大类、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轻纺食品大类;与第三产业有关的专业大类有8个:财经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旅游大类、公共事业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公安大类、法律大类。目录中未单独设置“管理大类”,有关管理类的专业,分别按照管理分属的职业划入了不同的专业大类,如交通运输大类中有14个管理专业分别划入7个专业类:公路运输与管理、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路政管理3个专业划入“公路运输类”;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划入“铁路运输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划入“城市轨道运输类”;水运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海事管理3个专业划入“水上运输类”;空中交通管理、民航安全技术管理航空油料管理和应用3个专业划入了“民航运输类”;港口业务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2个专业划入“港口运输类”;管道运输管理专业划入“管道运输类”,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大类的划分,可以体现我国高职专业大类的结构,从而体现我国产业划分的特点。

第二个层次是专业类。2004版专业目录共分78个专业类,78个专业类的划分是以行业、技术领域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专业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交通运输大类包括7个专业类:公路运输类、铁路运输类、城市轨道运输类、水上运输类、民航运输类、港口运输类、管道运输类。专业类的划分,可以体现我国高职各个专业类的结构,从而体现我国产业、行业、技术划分的特点。

第三个层次是专业。2004版专业目录共设置高职专业532种,532种专业的划分是以职业或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与一次产业有关的专业38种,占设置专业总数的7.1%;与二次产业有关的专业287种,占设置专业总数的54%;与三次产业有关的专业207种,占设置专业总数的38.9%;三次产业对应的专业比重为7.1∶54∶38.9,呈现“二三一”的结构。

2004版专业目录的设置,无论是专业结构的层次结构,还是专业结构的类别结构,都主动适应21世纪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为区域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培养新型产业人才。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结构存在差异,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新的工作岗位(群)会不断产生,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会不断提出新要求。在指导性专业目录框架内,遵照“专业大类原则不变、专业类相对稳定、专业基本开放”的原则,学校可以在相关的专业类中增设目录外的专业和专业方向,教育部每2年对专业目录进行一次更新。这些为高职专业调整提供了政策依据,促进了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化,使高职专业设置能够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2015版高职专业目录

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对接、服务、引领产业发展设置专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从2013年起,开展对2004版目录的修订工作,经过2年的调研和研制,参考了2011年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2年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13版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2010年修订中职专业目录、2012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形成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在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1)》《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后,对2014年高职专业目录基本框架、专业体系、专业简介等方面进行全面修订。

3.2004版和2015版高职专业目录的变化

1)目录结构变化情况

2004版目录结构为“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新目录调整为“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方向举例-主要对应职业类别-衔接中职专业举例-接续本科专业举例”,新增了“专业方向举例”“主要对应职业类别”“衔接中职专业举例”“接续本科专业举例”四项内容,明确了专业与专业方向、对应职业类别、衔接专业的关系。2015版高职专业目录体系结构见表3-1。

表3-1 2015版高职专业目录体系结构

续表(www.xing528.com)

注:数据来源于“2015版高职专业目录”。

2)专业划分变化情况

2015版目录主要根据产业分类进行专业划分,第一产业主要涉及农林牧渔大类,设专业51个;第二产业涉及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等8个专业大类,设专业295个;第三产业涉及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10个专业大类,设专业402个;三次产业相关专业数比例为6.8∶39.4∶53.8,更加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2015版目录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门类、大类划分,同时兼顾中职专业类、本科学科门类和专业类划分,原则上专业大类对应产业、专业类对应行业,专业大类数量维持原来的19个不变,排序和划分有所调整,如2004版目录中“生化与药品大类”“轻纺食品大类”调整为“生物与化工大类”“轻工纺织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合并为“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公安大类”“法律大类”合并为“公安与司法大类”。

专业类由原来的78个调整增加到99个。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行业大类有所增加。如2011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设置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大类,因此在目录的“交通运输大类”中增设了“邮政类”。二是适应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如对应粮食、食品安全健康服务业发展,增设了“粮食工业类”“粮食储检类”“食品药品管理类”“健康管理与促进类”等。三是本科专业类有所调整。2012年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部分专业类,如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电子商务类,目录对应增设了“物流类”“电子商务类”。

3)专业设置变化情况

专业总数由原来的1 170个调减到748个(其中保留264个,占总数的36%;更名167个,占总数的22%;合并到243个,占总数的32%;新增74个,占总数的10%;取消68个),同时还首次列举了746个专业方向。

保留的专业主要是符合产业发展实际和趋势,相对应的职业成熟稳定,专业布点较广、就业面向明确、名称科学合理的专业。如种子生产与经营、数控技术等专业。

更名的专业主要是专业名称不够科学规范、不能完全体现专业内涵,或需根据相对应的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进步而调整的专业。如将“设施农业技术”更名为“设施农业与装备”等。

合并的专业主要是专业内涵相近、核心课程基本相同或专业口径太窄的专业。如将“园艺技术”“都市园艺”“设施园艺工程”“商品花卉”等合并为“园艺技术”等。

取消的专业主要是相对应的产业为淘汰类、限制类的产业,且专业布点较少(连续三年没有布点)、招生规模过小,或专业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定位的专业。如森林采运工程、中西医结合等专业。

新增的专业主要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交叉、新兴职业与技术进步需要的专业。如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工程技术、清洁生产与减排技术、互联网金融等专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