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黑暗骑士》:以政治色彩揭示恐怖与混乱

《黑暗骑士》:以政治色彩揭示恐怖与混乱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哈马斯的人体炸弹显然违背人道主义,无政府主义与混乱是今日世界面对的最大恐怖,所以《黑暗骑士》生逢其时地描摹了这个大时代的特征。阐释家可以轻易为它抹上政治色彩:“小丑”就是恐怖分子,是电影里的本·拉登。《黑暗骑士》是一部“后9·11”寓言,激起了美国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绝佳辩论。他的转变兑现了小丑的预言,那张被毁灭后的阴阳脸,隐喻了内心的分裂。国家安全与公民权利,将成为新世纪好莱坞许多类型片的主题指涉。

《黑暗骑士》:以政治色彩揭示恐怖与混乱

好莱坞类型电影是一种集体文化表达的形式。大约每十年,就有一部电影既斩获票房又成为文化现象。《黑暗骑士》不仅跻身10亿元俱乐部,仅次于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在IMDB评分上,也一度挤掉雄踞榜首多年的《教父》。一如瑞恩. M(Ryan.M)与科内尔. D(Kernell.D)早在1988年就尖锐指出的:文化是政治的前厅。电影是一种症候治疗[7]。那么,荒凉暴力的《黑暗骑士》到底碰触了哪根文化神经而大热天下?

2009年初,印度孟买发生恐怖袭击,巴以战火在加沙重燃。有观察家称:世界是复杂的,对于以色列,哈马斯是恐怖分子;而对于加沙人民,哈马斯是自由战士。希伯来人出埃及莅迦南,杀光原住民,那是流着奶和蜜的地方,也是流着血的地方。哈马斯的人体炸弹显然违背人道主义,无政府主义与混乱是今日世界面对的最大恐怖,所以《黑暗骑士》生逢其时地描摹了这个大时代的特征。阐释家可以轻易为它抹上政治色彩:“小丑”就是恐怖分子,是电影里的本·拉登。

2001年,“9·11”拉开21世纪恐怖主义的序幕——

2004年3月,马德里地铁连环爆炸;

2005年7月,伦敦地铁爆炸;

2008年11月,印度孟买连环恐怖袭击;

2010年3月,莫斯科地铁连环爆炸;

2011年,1月莫斯科机场爆炸;7月挪威奥斯陆爆炸;

2013年4月,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

2015年1月,巴黎查理周刊》遭遇恐怖袭击;

2016年,3月比利时布鲁塞尔连环爆炸,12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连环爆炸;(www.xing528.com)

2017年,3月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爆炸;4月埃及亚历山大发生爆炸……

《黑暗骑士》是一部“后9·11”寓言,激起了美国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绝佳辩论右翼迅速建立起布什与蝙蝠侠之间的相似性,他们将影片视为一曲赞歌,正如前总统小布什在反恐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与道德勇气。影片警告人们,不要出于恐惧、不幸和仇恨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在打击怪物时,必须小心自己不变成怪物;不要将道德代理人让渡给外来权威。然而,左派却好像看了一部完全不一样的电影:蝙蝠侠在监狱里打小丑,不是让人联想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用于恐怖嫌疑犯的审讯技术吗?电脑跟踪系统进入哥谭城的每一部手机,不是像极了布什任下所采用的“完全信息计划”吗?在他们看来,这部电影就像反战宣言——一场反恐战争,却为更多的恐怖创造了条件。尽管蝙蝠侠做了英雄之事,却始终游走在道德的刀锋边缘,这是非常危险的。他的爱人瑞秋的话意味深长,“古罗马遭遇危机时,人们推举出恺撒,但是恺撒再也没有交出权力”。

在类型电影中,社区和冲突都被惯例化了。最终,我们对所有类型的熟识似乎更少地依赖于辨认特定的场景,而更多地依赖于辨认特定的戏剧冲突,把它与行动和角色关联起来。超级英雄电影的叙事机制,是拥有超能力的英雄与威胁人类的邪恶反派作战。《黑暗骑士》作为一次深度写作,表面上以流行的娱乐方式来消遣观众,但是内在不以任何娱乐或游戏精神为卖点,它直入人心最深的恐惧。检察官哈维·登特发誓要捣毁哥谭城的黑帮,他高效地抓了500多个人,眼看光明骑士就要诞生、黑暗骑士可以退休,我们却迎来了诺兰创造的一个全新小丑。

安曼达·安·克莱因在《美国电影周期》中言说了我们对于类型变化与流行电影周期的社会可能性的理解:“不是指涉真实世界中遭受痛苦的真实的人,而是在以前成功的电影中可以找到的人物。”我们知道,在五十年历史中蝙蝠侠打击犯罪的首要武器是恐吓,但是《黑暗骑士》里的小丑变成了一个很难恐吓住的疯子。

如果你见过诺兰,很难觉察他对社会混乱的深层恐惧来自哪里。这位如日中天的英国导演如今在好莱坞过着富足宁静家庭生活,与剧作家弟弟和制片人妻子一起工作,一切被自如掌控。他有着爱德华时代的老派时尚——西装外套,浆洗挺括的白衬衫和袖针。诺兰的口袋里永远装着两本护照,一本英国的,一本美国的[8]。我们揣测,诺兰谨慎的服装与护照,是对秩序的心理需求的外化。当我们还来不及弄明白他关于混乱的深层焦虑来自哪里,他就已经花了高昂成本,把自己最极端的恐惧给了小丑。那是一种对意志丧失、心理失控、变态疯狂的恐惧,我们称之为混乱,诺兰称之为小丑。当小丑的父亲一块块切割母亲时,看到吓坏了的儿子,父亲说了片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干吗这么严肃?!”(Why so serious?!)现在,角色位移。诺兰变成那个受到惊吓的小丑,小丑变成那位吓人的父亲,整部电影相当于小丑对着大家狂笑着吼了一声:“干吗这么严肃?!”(Why so serious?!)

小丑做了一个实验:在恰当的环境中,好人能够轻易变坏。他设置的伦理题是:一船市民,一船囚犯,谁先按下对方的炸药按钮谁就存活,如果谁都没按,小丑就会引爆两只船。雄心勃勃的检察官哈维·登特,因为厄运而放弃信仰——“在一个不讲正义的时代追求正义是荒谬的”。他的转变兑现了小丑的预言,那张被毁灭后的阴阳脸,隐喻了内心的分裂。

《黑暗骑士》之所以颠覆了传统超级英雄电影,在于它是现实的,或是“现在”的一个替代性现实。新蝙蝠侠不再像漫画里的英雄,而是变成了一个必须在两难中做出几乎不可能的选择的人。也许美国人会问:这不正是我们的领导人今天所面临的情境吗?它提供了最具批判性的一些社会议题:与邪恶做斗争,到底被允许走多远?恐怖主义如何摧毁了曾经可靠的道德?2013年,斯诺登向世界揭秘了美国的完全信息收集系统。《黑暗骑士》的编剧乔纳森·诺兰(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弟弟),随后创作的美剧《疑犯追踪》如同电影的编外补充:电脑跟踪系统进入每个公民的手机,掌握着人们的即时行踪,政府只提取系统中与反恐相关的信息,而无关信息中的普通人便成为《疑犯追踪》的救赎对象。这只上帝之眼,正是乔治·奥威尔的“老大哥”(big-brother)。国家安全与公民权利,将成为新世纪好莱坞许多类型片的主题指涉。

《黑暗骑士》掀起的文化波澜,最终抵达了哲学高度,凝结为一本《蝙蝠侠与哲学:灵魂的黑暗骑士》。20章里18章由哲学家写就,由漫画人物蝙蝠侠的虚构故事来回答神秘的哲学问题:人性、责任或者缺乏责任,自由VS宿命,社会义务,政治信托……[9]四年后,诺兰在《黑暗骑士崛起》中再现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然是现实而非替代现实。《21世纪的超级英雄:电影中的性别、类型与全球化》一书,就考察了诸如全球化等因素如何影响了“后9·11”时代的超级英雄电影,揭示了这些电影是如何插入并评论近期文化事件与社会趋势的[10]

抵抗是资本主义精神的一部分,暴动反映了霸权,它可以被当作改良的工具。同时,电影是好莱坞工业的商品、是全球化娱乐体系的一部分。想象一个超级英雄电影中的特殊代理人拯救这个世界,要比想象由一个真实的政治行动来实现它更为容易。不可否认,思想的力量可以将普通人转变为超级英雄,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政治行动不需要爆炸。一如艾柯所言:“这些超级英雄人物试图与来自生产他们的现实世界的社会问题作战,它的叙事试图抚慰与观众息息相关的焦虑和担忧。”超级英雄类型,也许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评[11]

事实上,超级英雄电影曾被批评为——包含了一种维持现状的意识形态表征。一如约翰逊(Johnson)所言:漫威漫画在历史上曾经整合了社会现实,创造了更为互文的冲突。这一倾向渐渐出现在电影中:人物变得更具主体意识,甚至提出了他们努力达成的“上善之道”。漫威电影宇宙开始追随这一更为传统的逻辑,因此近年的故事更多聚焦道德议题,批评了典型的诸如美国外交中的武力解决等。超级英雄类型呈现出价值与意义的复杂变动,当流行文化开始使用主流理想时——意识形态投射就强化了它的影响。这些电影展现了一种危机、一种矛盾,映照出当下的政治语境。芬兰学者罗德里戈·穆尼奥斯·冈萨雷斯(Rodrigo Munoz-Gonzalez)在《超级英雄是戴着面具的思想家?》中,也通过对当代超级英雄电影的分析做出如下结论:“超级英雄电影《钢铁侠》(2008)与《美国队长:冬日战士》(2014)暗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当下政治议题。当代大片呈现出在一种爆炸性叙事中处理重大政治议题的趋势。[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