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影片研究报告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影片研究报告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影上映以来,凭借优秀的视听效果和曲折的叙事手法广受好评,虽然艺术价值较《蝙蝠侠:黑暗骑士》稍逊,但在票房上却延续乃至超越了前者的成功,最终以10.8亿美元的票房成绩,成为史上最卖座的商业大片之一。在影片筹拍阶段,华纳也曾试图“改弦易辙”,将《黑暗骑士崛起》以数字3D形式推出,但导演坚决抵制了这一点。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影片研究报告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影片档案

影片片名: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英文片名:The Dark Knight Rises

制片地区:美国/英国

类型:动作/冒险/剧情/惊悚

时长:164分钟

影片规格:35毫米胶片宽银幕、70毫米胶片宽银幕

投资2.5亿美元

制作公司: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美国)

DC漫画公司DC Entertainment

传奇影业Legendary Pictures(美国)

辛克匹制作公司Syncopy(美国)

发行公司: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美国)

华纳兄弟公司(英国)

华纳兄弟公司(荷兰)

华纳兄弟公司(新加坡

华纳兄弟公司(日本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主创人员: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

编剧乔纳森·诺兰Jonathan Nolan....(screenplay)

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screenplay)/(story)

大卫·S·高耶David S. Goyer....(story)

鲍勃·凯恩Bob Kane....(Batman characters)

摄影:瓦雷·费斯特Wally Pfister

录音:理查德·金Richard King

原创音乐:汉斯·季默Hans Zimmer

剪辑:李·史密斯Lee Smith

艺术指导:内森·克罗利 Nathan Crowley

凯文·卡瓦劳格Kevin Kavanaugh

布景师:帕基·史密斯Paki Smith

服装设计:林迪·海明 Lindy Hemming

视觉特效:保罗·富兰克林Paul J. Franklin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汤姆·哈迪 Tom Hardy

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Joseph Gordon-Levitt

玛丽昂·歌迪亚 Marion Cotillard

加里·奥德曼 Gary Oldman

迈克尔·凯恩 Michael Caine

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开拍时间:2011年5月6日

上映时间:2012年8月27日(中国大陆)

上映天数:21天

上映票房:33992万元人民币(中国大陆)

观影人次:911.52万(中国大陆)

影片简介:

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改编自DC漫画公司的超级英雄漫画《蝙蝠侠》,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指导,克里斯蒂安·贝尔、汤姆·哈迪等人主演,为华纳投拍的系列电影的第三部曲和终结篇。由于出色的前作口碑、强大的演员阵容,以及导演诺兰所带来的品牌效应,该片自筹拍伊始到上映前夕持续受到广泛关注。就成片来看,本作不仅保持了系列一贯的影像风格和故事基调,而且作为谢幕之作,在主题上成功地为三部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电影上映以来,凭借优秀的视听效果和曲折的叙事手法广受好评,虽然艺术价值较《蝙蝠侠:黑暗骑士》稍逊,但在票房上却延续乃至超越了前者的成功,最终以10.8亿美元的票房成绩,成为史上最卖座的商业大片之一。影片讲述了在蝙蝠侠消失的8年之间,布鲁斯·韦恩从一个人见人爱的大英雄变为一个自暴自弃的流亡者。检察官哈维·登特的死去让曾经的英雄背负了巨大的指责,但在他和警官戈登的努力之下,哥谭市的犯罪活动几乎全部为登特通过实施的反犯罪法所碾碎。可惜好景不长,不但狡猾的窃贼猫女带着不为人知的计划归来,哥谭还要迎接更危险的人物——戴面具的恐怖分子贝恩。种种的危机把布鲁斯·韦恩从因愧疚而一厢情愿的自我放逐中拽出来,他戴上面具、披上斗篷、发动了战车,却很可能仍然不是贝恩的对手……(www.xing528.com)

获奖情况:

第6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2013)最佳特殊视觉效果(提名)

第3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2013)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22届MTV电影奖(2013)MTV电影奖-年度影片(提名)

注:资料综合整理自时光网(http://movie.mtime.com/125424/)等电影垂直网站或网页。上映票房及观影人次数据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提供。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单片分析报告

好莱坞,续集、重制以及改编作品一直是其保守美学体系下的制胜法宝。一方面,它们意味着值得信赖的经典文本和可以预期的心理认同,但另一方面,它们又象征着空洞、妥协、复制和老套。无论如何,“重复”一词是永远流行的。以2012年为例,八部曲《哈利·波特》和四部曲《怪物史莱克》刚刚落幕,观众们又要面对《碟中谍》《生化危机》《暮光之城》《马达加斯加》等续作,以及重制版的《星球大战》《怪物公司》《海底总动员》和《泰坦尼克号》等片,使得影坛呈现出一派“旧貌换新颜”的奇妙态势。

《蝙蝠侠:黑暗骑士骑士》作为三部曲的终章,从表面上看无非是一部平常的系列电影续作,但在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指引下,《蝙蝠侠》系列非但不在“重复”之列,而且作为有史以来少有的严肃型漫画改编作品,成为同类型影片中的标杆之作。即便无法作为“作者电影”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然而大制片厂的全力支持和导演个人表达的相对完整性,却赋予本片以出色的票房成绩和优质的观影体验。下面,本文就尝试从视听语言、投资宣发等两方面,解析这部孕育于好莱坞体制内的大众艺术杰作。

一、视听语言分析

(一)摄影

如果说《侠影之谜》是自然风光壮丽的异乡之旅,《黑暗骑士》是现代工业发达的都市掠影,那么《黑暗骑士崛起》所呈现出的镜头风貌无疑是前两部的集合:既有自然景观,又具城市风情,除了被观众所熟悉的哥谭城市建筑,剧组更踏足三大洲的11座城市,为终结篇构建出空前宏大的故事场景。苏格兰上空的劫机、拉贾斯坦邦地下的越狱、匹兹堡棒球场的坠落、纽约跨海大桥的炸毁,无不给人以灾难片甚至于战争片的震撼观感。在色彩和影调方面,比起第一部中蒸汽灯光所带来的偏旧的红黄氛围、第二部里现代感中透出轻微的蓝绿色调,本片更多地使用了黑、白、灰等色,从整体上营造出一种肃杀而悲壮的“落幕”氛围。在影片筹拍阶段,华纳也曾试图“改弦易辙”,将《黑暗骑士崛起》以数字3D形式推出,但导演坚决抵制了这一点。在诺兰看来,3D只是某种非必要的、被曲解的纯粹技术手段,而不是所谓的根本性变革——“所有的电影其实都是三维的,《黑暗骑士崛起》无论采用什么技术,都会是一部三维的电影,只不过它将以二维的方式呈现出来”[216]。本片摄影师瓦雷·费斯特也声称“胶片的画质是无可比拟的,它拥有最广的色域、最高的分辨率”,并非数字3D技术可以取代。最后本片全部使用胶片拍摄,而且并未在后期进行任何转制,加之诺兰一贯的阴郁色调和高反差照明,完美延续了该系列的画面质感和影像风格。

虽然在3D方面做派传统,但诺兰同样是一个会利用现存顶尖设备,并且乐于革新电影技术的电影人。在《黑暗骑士崛起》中,IMAX摄像的使用空前深入,超过全片40%的、总长度共计72分钟的镜头为大幅面摄像机拍摄,不仅是前作的两倍之多,而且堪称影史最长。这使画面无论在细节、锐度、清晰度以及画面颗粒感上都有大幅提高,给观众带来层次鲜明、饱满生动的视觉感受。影片的IMAX格式全部使用MSM9802s型号拍摄,这是同类型器材中最轻便的一种,可以安放在斯坦尼康上进行动态拍摄。从成片来看,IMAX镜头不仅在航拍、俯拍的远景画面中表现出色,给人以媲美3D、居高临下的纵深感受;而且在仰拍近景或倾斜构图时,同样能带来强烈的压迫感和视觉震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部曲的拍摄全部由诺兰、瓦雷·费斯特带领的第一剧组拍摄,甚至包括那些有大量特技和特效的场面。例如拍摄蝙蝠侠空中滑翔的戏份时,费斯特甚至亲自系上安全束带,用手持摄像的方式完成了高空钢索上的拍摄镜头。从实际角度来讲,“一组制”摄像不仅节省时间和开销,而且便于导演控制,但由于操作上的难度,在大制作影片中几乎见所未见。

(二)视觉效果

卡梅隆钟情于3D,泽米斯基执着于动作捕捉,迈克尔·贝全面转型为数字格式的时候,诺兰却还在用老式的操作台剪辑底片。除非万不得已,他不愿把任何“虚假”的CG镜头放入画面,宁愿通过现场特效(Practical Effects)的手段达到更加逼真的“实拍”效果。为此,美术组搭建了大批量的宏伟布景和等比例缩小模型,来完成那些无法在真实场面拍摄的镜头,例如在卡丁顿机库内外完成设置的贝恩巢穴、飞机劫案等戏份。实景部分,本片在匹兹堡街头拍摄实体蝙蝠战机,并用吊钢索的原始方式令其飞过纽约摩天大楼上空;在华尔街,剧组调动了千名群众演员拍摄高潮部分的军团会战,还在一处真正的证券交易所完成了金融劫持的外景部分。而到了匹兹堡棒球场一幕,群众演员的数量增加至12000人。剧组先是在一个巨大的升降平台上搭建起细致、逼真的赛场场地,然后引爆埋藏于地下的50个爆炸装置,同时录下现场许多不明真相的临时观众脸上真实的惊恐表情,最后才进行混合CG加工,将人群规模扩充至50000人。在这种求实思想的指导下,视效团队的主要任务在于扩展布景,或者用数字技术去除角色身上安全索具,而不像一般的动作大片那样致力于“从无到有”的制造出虚幻影像。其效果正如空中特级专家汤姆·斯图瑟斯所评价的那样:“这几部电影(指蝙蝠侠系列)里的动作场面之所以精彩,关键在于演员亲自完成了其中的大部分。”

除了大场面力求实拍,诺兰在服装、器械上也坚持真实原则,要求剧组保证每件道具都“在逻辑上具有存在的意义”。在服装方面,设计师林迪·海明简化了猫女、贝恩等人物原有的卡通化夸张造型,并将蝙蝠侠、贝恩的面具、猫女的猫耳等一系列个性化道具都赋予了实际功效。至于韦恩旗下的高科技军备,则拥有更加详细、合乎科学的设定参数。只不过它们的空中翱翔和路上飞驰,还是要全部或部分依靠视效团队完成。在影片高潮部分的追逐戏中,蝙蝠侠驾驶蝙蝠战机,猫女驾驶蝙蝠轮,在与开着蝙蝠车的贝恩手下缠斗的同时,还要尽力追赶那辆装有爆炸物的巨型牵引卡车。这个难度极大的段落能在IMAX屏幕上细致、全面地展现,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艺术指导内森·克罗利高水平的操作标准,以及视效总监保罗·富兰克林细致的电脑修缮。

(三)音效

诺兰对声音的追求与他对视觉效果设计部门的标准一致,即所有音效都必须像是真实存在的。对于现实题材影片而言,这个要求似乎非常简单,但放在一部改编自漫画的超级英雄大片身上却并不容易。好在为《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担任音效剪辑主管和设计主管的理查德·金是诺兰的固定班底之一。在与导演长达数年的合作之中,他曾先后凭借《黑暗骑士》《盗梦空间》两次捧得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奖,非常熟悉诺兰在音效上的完美标准和精确要求。在金看来,音效是一扇带领观众进入电影视觉梦幻的大门,但视效上的出色表现,也令音效团队深感责任重大。按照一贯流程,电影的混音工作在后期拍摄即将结束之时才会展开,但理查德·金及其团队的八位成员早在拍摄的第一天就开始收集音效并录制对白。除了从其从业25年所积累的音效库中寻找灵感,金也试图用新的方法引发观众的兴趣。“于是我们带着附带硬盘的现代化便携式录音机麦克风,在户外用一周一周的时间去录制素材,并在华纳最大的摄影棚中收录了众多声音。”而这一切繁复的工作,旨在为蝙蝠侠五花八门的器械设计自然可信的合理音效。例如制作蝙蝠机音效时,理查德·金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这东西并不存在,也不应该真正存在;但它必须听起来像是能够飞行的真实事物,某种需要消耗汽油的东西,与奇幻国度或者科幻小说无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音效团队先后排除了直升机、鹞式战斗机等同类型声音,最后别出心裁的使用了换掉尾音的除草剂音效,并通过设立五个声音小组,再混合其各自音效的手段,成功制作出了具有“科技感”而非“科幻感”的蝙蝠机音效。

此外,本片并不像一般大制作电影般,在录音棚中使用ADR技术后期录制对白,而是坚持现场收声。这使理查德·金不得不想方设法克服现场诸如风声模拟器、发电机等器械的机械噪音,以及成千上万群众演员所制造的嘈杂人声。对于戏份吃重又格外话痨的贝恩,金必须一边强调面具的存在,一边保证声音的清晰。就设定而言,贝恩的面具内部装有工业构造的导管和马达,以将某种止痛药物注射进人物体内。因此音效团队先后在声音里混入了马达声、呼吸声、液体流通声等多种音效,但后来为了对白的清晰度只好作罢。多番尝试之后,汤姆·哈迪的声音通过植入面具的麦克风和片场的悬挂式话筒收录进音轨,经过复杂的混音处理之后,才得到了最终清晰自然、细节丰富的独特腔调。

(四)原创音乐

谈及本片配乐的创作经过,作曲汉斯·季默的作用可以用“反客为主”一词来形容。由于同导演配合默契,早在影片筹备阶段,季默就已开始谱写乐曲并与诺兰交流观点,甚至承担起了“为电影提供灵感”的工作——“我所谱写的曲子将不再是覆盖在电影上的一层灰泥——而是从拍摄初期就是电影结构的一部分。”诚如斯言,季默在本片中最大的功绩之一,就是引入了以摩洛哥阿拉伯语方言为基础,发音为“deshi deshi basara”(意为升起)的圣歌作为主要旋律。这对影片的“崛起”主题有着重要的呼应作用。为了配合影片中千人吟唱的设定,他先让11位歌者演绎了这段乐曲,然后用电子手段将其重叠、旧化,做成双声轨的千人和声,最后,制作出一种节奏强烈、粗野原始的赞美诗效果。对此,季默表示:“我以此暗示一种遥远而孤立的文化,某种我们无法真正明白的东西。”[217]而这种带有部族感的音乐,恰好与影片配乐的主干——象征西方文明顶点的交响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原始激情与古典风格相交织的奇妙感受。同样,季默也为影片的两位主人公贝恩和蝙蝠侠谱写了具有对位性质的旋律。前者的音乐近似于“激进而可怕的噪音”,凸显了残暴与毁灭相契合的人物个性,而后者则是“一切都朝着无可避免的结局发展的,非常孤独的音乐”,营造出崇高而富有净化意味的悲剧氛围。

在引入该系列主旋律音乐的同时,为了配合本片激烈的冲突剧情,季默还从《俄国十月革命》和《日瓦戈医生》的场景中寻找着灵感。最终,配乐以几个不断重复的相同节奏为主导,相继叠入打击乐、铜管、电音、人声吟唱等,并在细节处模拟枪声、机械声以及心跳声,整体上密切贴合了影片的剪辑节奏和情绪起伏,营造出时而阴暗恐慌,时而荣耀辉煌的不同氛围,给人以既冰冷又炽热,既压抑又亢奋,既雄壮又悲情的复杂感受。虽然有评论家认为,本片先谱写组曲,再由不同音乐编辑小组拆分配入画面的做法令音乐过于强烈,失之自然和谐,但不可否认的是,汉斯·季默的配乐依旧赢得了绝大部分观众的认可。

二、影片投资宣发分析

(一)投资分析

在早已迈入大制作、高预算时代的美国影坛,每年都有众多大片从卖座配方中萌芽,在产业流水线中成型,并通过大制片厂的现成渠道广为放映。美国电影协会报告显示:“美国电影的平均投资已经高达6000万美元,暑期档大片的制作费用则超过1亿美元。”[218]即便如此,《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高达2.5亿美元的投资依旧位居年度前列,并大幅超越前作《黑暗骑士》及《侠影之谜》的预算记录。出品方华纳兄弟、传奇影业等公司何以出手阔绰?首先,本片属于卖座三部曲的终结篇,意味着值得信赖的经典文本和可以预期的心理认同。其固定的主创班底、经典的演员阵容,无疑是影片质量的重要保障。其次,作为一部拥有70年历史、上百个人物的系列漫画,《蝙蝠侠》的每一次“触电”都注定成为产业开发的一次良机。随着大制片厂产业结构的日趋多元化,衍生品的收益甚至可以超过作品本身。再次,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有近70部超级英雄电影竞相上映。若论声势之浩大、票房之高涨,又以漫威公司麾下的“复仇者联盟”最为突出。相比之下,蝙蝠侠的“老东家”、另一漫画巨头DC公司唯有依靠《黑暗骑士》等三部曲打好头阵,方能撑起其阵营中“正义联盟”的复兴大旗,引出接下来的《超人》《蝙蝠侠VS超人》等后续项目。

最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该系列作品中所发挥的招牌作用,也是博得大制片厂信赖的关键因素。作为一名成长于英美两地的成功导演,诺兰在沿袭英伦凝重气质的同时,得以兼备好莱坞所奉行的实用主义精神。纵观诺兰的创作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导演通过个人努力在体制内取得巨大成功”的典型案例,而站在好莱坞食物链顶端的诺兰,此时已经建立了私人制片公司(本片制作公司之一Syncopy)、组成了家庭式的创作团队,在“编、导、制”集于一身的理想状态下,有能力也有权利进行作者表达。在本作之前,好莱坞巨头华纳已经为诺兰十年间的六部电影担任出品或发行方,而华尔街出身的传奇影业也投资了其中的四部作品,这令本次合作更加水到渠成。事实证明,在出品方的信赖之下,诺兰得以在拍摄过程中掌控全局,并显示出了可贵的严谨作风。据该片演员加里·奥德曼回忆,整个电影的拍摄进程精确得“可以对表完成”,而“在构架中又充满了创造性”。这证明诺兰不仅是一位坚持自我意识的创作者,还是一个具有领导能力和理性精神的操作者,不会以“艺术追求”为由挥霍时间和金钱。2011年11月14日,第三部曲拍摄结束,一共用了118天,比第一部少了11天,比第二部少了9天。考虑到第三部场面的空前宏大、复杂,这算是一项令人惊叹的成就。

(二)营销分析

《蝙蝠侠》系列的营销策略与其作品本身一样,充满了革新性思维。虽然在《侠影之谜》上映的2005年,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尚未在主流视野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在该作所打下的良好口碑的基础上,《黑暗骑士》得以借助新兴的互动式网络文化,开展了强效的“病毒式”宣传攻略。通过与42娱乐——一家专业营销策略公司展开合作,剧组相继推出“哈维·登特”竞选网站、漫展上的寻物游戏、小丑追随者招募等一系列新奇手段,成功创造出话题效应。而在终结篇《黑暗骑士崛起》中,由苏·克罗尔所带领的华纳最优秀的营销团队,延续并且发展了前作的宣发策略。第一轮病毒营销启动于2011年12月8日,一则“关于核战争的CIA绝密档案”流出的消息开始在网上流传,失踪专家档案和军方秘密谈话相继曝光;多家网站收到秘密包裹,一卷用红笔标注了疑似贝恩进攻路线的哥谭市地图尤其引人关注。翌日,病毒网站出现神秘倒计时,并在倒计时结束后放出地图,上面标有每一个放映序幕片段的IMAX剧院地址。2012年4月30日,第二轮病毒营销开始,网友可以通过一份出自哥谭市警察局的文件列表,实地寻找蝙蝠侠的蛛丝马迹,并通过拍照反馈解锁新的预告画面。5月20日,随着官方网站的正式开启,一张隐藏在视觉光谱里的,由无数像素点组成的贝恩海报在网友的努力下现出真身。进入6月,包括“黑暗骑士手册”“约翰·布莱克的绩效评估报告”“蝙蝠侠秘密通信”以及“登特行动文件”在内的众多内容被一一公开在网站上,将影迷的猜测心理和期待情绪推至顶峰……总而言之,病毒营销将电影宣传变成了一种游戏。在其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互动氛围中,参与者不会被告知下一个宣传点在哪儿,而是解谜般地自己寻找着游戏的路线图。这不仅增加了影迷的代入感和能动性,而且有效发挥了他们在电影推广上的作用。

在病毒营销的同时,电影的常规宣发手段也依次展开,除了相继推出的6分钟序幕首映礼、数版预告片广告片及制作特辑、免费网页游戏“The Fire Rises”、大量周边和手办产品,剧组甚至举办了官方T恤设计大赛,以及蝙蝠侠座驾的巡回展览。2011年12月,诺兰夫妇首次在IGN访谈上披露细节,主角们也纷纷出现在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媒体上。等到影片上映前的1个月,造型各异、气势惊人的海报和喷绘已经铺天盖地地出现在美国的街头巷尾,“崛起”的醒目标题格外引人注目……当然,无论营销团队的方案如何奏效,都比不上两部优质前作本身所带来的推广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讲,口碑营销才是《黑暗骑士崛起》成功的先决因素。

(三)发行放映分析

2012年6月,《黑暗骑士崛起》的拷贝已经发往数千家影院,以便在2012年7月20日准时登场,而早在190天以前,该片的首映票已经在网站Fandango上一售而空。预售的火爆形势加上媒体场的出色口碑,令当时的业内人士纷纷看好该片的开画成绩。就排片来看,影片共在北美4400家影院上映,与此前排片最广的《暮色3:月食》相差无几,而与此同时,电影的IMAX版本也将登陆330家巨幕影院。首映前一天,北美AMC院线特意进行三部连映为新片造势,售价高达40美元。时间长达9个小时的“黑暗骑士传奇”在76块IMAX银幕上得到隆重呈现。而从午夜场到7月28号,影片陆续在全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其中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等主要国家的共计15000块银幕。

然而令人震惊的事件随即发生,美国时间7月20日,一场严重的枪击案发生在丹佛市举行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首映式上,一名24岁左右的白人男子身穿防弹衣戴面具进入影院,投掷烟雾弹后在屏幕前向观众扫射,最终造成12人死亡58人受伤——这不是病毒营销,不是剧情还原,而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惨剧。事件发生之后,发行方华纳和剧组先后发表声明并表示哀悼,在暂停宣发工作的同时,华纳延后发布首周末票房。三天之后,这一数字被证实为1.6亿美元,位列影史票房榜第三位。抛开枪击案阴影,并考虑到片长、排片场次以及非3D等因素,这个成绩可谓相当出色。只不过与此同时,有的评论家已经开始抨击《黑暗骑士崛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其应该为枪击案所担负起的责任。影评人汤姆琼斯声称:“黑暗骑士崛起的宣传方式完全是洗脑的、病毒式的。他不断渲染诺兰电影中反派的自信、邪恶和黑暗,即使是蝙蝠侠本人,也从超级英雄变身为在哥谭市罪恶的泥沼中挣扎的忠奸人……诺兰让他们热爱神经质、复仇和无政府主义。”在恐慌气氛和舆论抨击下,影片票房次日出现40%以上跌幅,加之伦敦奥运会的分流效果,影片首周票房达到2.14亿美元,并未超越前作《黑暗骑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8月27日,本片作为内地引进的首部4k片源电影亮相大银幕,但票房并未如预期般达到“井喷”效果:一方面,由于枪击案影响,发行方取消首映礼,继续在宣传上保持低调。另一方面,影片在档期上与《蜘蛛侠》正面冲突,亦导致排片量大幅压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画成绩。然而,凭借强有力的口碑效应,《蝙蝠侠》最终比缺乏深度挖掘的《蜘蛛侠》走得更远,成为“双侠大战”中的最后赢家,直到另一部大片《普罗米修斯》全面上映,影片的票房后劲才告一段落。9月初,随着内地首周的2000万美元票房,加上本片在亚欧等地进一步扩大供应规模至65个地区,《黑暗骑士崛起》全球周末票房从2322万美元逆市暴增至5780万美元,取得海外票房五连冠,并最终取得10.8亿全球票房,成为该系列中商业成绩最好的一部。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艺术评析

《蝙蝠侠》并不仅仅是一本漫画,或者是一部电影和剧集。从某种程度上讲,它还是美国英雄主义精神和神话基础结构的集中体现:一位英雄带领着他的子民渡过难关,而这一过程中的最大敌人正是英雄自己。当然,蝙蝠侠的神话并非起源于古典名著,而是脱胎于现代的大众文化和都市传奇;其英雄形象也不像超人般正大光明、身负异禀,而是污点与阴影并存,更具悲情色彩。在并未经历神话时代的年轻美国,曾经有一大批“漫画英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通俗期刊中,蝙蝠侠并不是其中的完美主义者,但却是最受认同的“神话形象”之一。

早在1989年,蝙蝠侠系列就被华纳兄弟搬上了银幕,只是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四部旧作中,蒂姆·伯顿的开头两部虽然天马行空、光怪陆离,但尚能稳妥地处理好人物关系,直到乔治·舒马赫接过导棒,才把电影变成了一味堆砌各色坏蛋的反派秀场,在讲故事方面反而显得既无力又无心。2003年,华纳兄弟宣布重启蝙蝠侠,并选择资历尚欠的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首部作品。乍看起来,独立制作出身的诺兰似乎并不适合与商业气息浓重的超级英雄联系在一起,但细想之下,出生于漫画黄金时代、成长于新好莱坞运动时期的“70后”诺兰,理应比“50后”蒂姆·伯顿和“30后”乔治·舒马赫更加了解流行文化。而且事实证明,三部由诺兰打造的、史上最具现实意味的蝙蝠侠电影不仅彻底清扫了系列遗留下来的差劲口碑,更成为同类型影片中当之无愧的标杆之作。

作为终结篇,《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预算高达2亿5千万美金。超级英雄、巨额投资以及系列电影等种种身份,使得该作呈现出一副标准的“高概念电影”(High concept Movie)模样。根据学者贾斯汀·怀亚特的定义,高概念电影即“强烈依赖于外在风格和广泛市场营销的电影”,在质量上基本等同于保守主义的流水线作品。一般而言,由于制作流程刻板、表达空间有限,该类作品很难体现出创作者的个人特质。但凭借坚定的作者表达以及“编剧、导演、制片”集于一身的充分话语权,诺兰还是成功地在这篇命题作文中打下了个人风格的烙印。

(一)人物设置:现实主义视角下的漫画英雄

就角色设置而言,影片延续了《侠影之谜》和《黑暗骑士》中的现实主义视点。走向落寞的布鲁斯·韦恩依旧是那个“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肉体凡身。由于上集篇末并未给出大团圆结局,而是将英雄拉入了无尽的斗争和更加黑暗的泥潭,因此在本作中,蝙蝠侠以一种深陷精神困境、甘于自我流放的姿态现身,显露出前所未有的疲相和老态。与此相对,新反派贝恩却集“大块头”和“大智慧”于一身,头脑冷静、心思缜密。同前任反派、惯于单打独斗的无政府主义者小丑不同,贝恩身为影武者领袖,不仅手下兵强马壮,而且对公众有着强大的煽动和蛊惑作用。这使影片冲突由个人决斗直接升级为军团会战,从而大大提高了故事在情节和感官上的史诗效果。对此,《帝国》杂志曾撰文指出,“电影到了诺兰手里,蝙蝠侠变成了陪衬。他花费2.5亿美元就是在打造打断蝙蝠侠和社会脊梁骨的恶人”,算是变相肯定了贝恩的重要地位。

而在蝙蝠侠—贝恩所构成的正邪二元对立之外,两位女性角色猫女和米兰达·泰特就显得暧昧许多。就身份来看,两人亦敌亦友,共同游走于两大阵营之间,其在人物动机、性格转变等方面都颇具有镜像意味。总而言之,四位主角或佩戴面具,或隐藏身世,体现出共同的伪装性。从某种角度上说,这种面具前后截然相反的形象设定,实际上象征了生存与生活,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矛盾与分裂。无论是贝恩宣称的“没人注意我是谁,直到我戴上面具”,还是约翰·布莱克所表达的“你开始学着隐藏愤怒、对着镜子练习微笑,这种感觉就像是戴着一个面具”,抑或是女性角色对于“赛琳娜·凯尔”“塔利亚·杜卡”等两种身份的隐匿,都突出了这一矛盾性。而影片结尾对于蝙蝠侠崛起、陨落、重生的一系列处理,也同样强调了蝙蝠侠作为一种符号而非一个人物的象征意义。身为面具后的凡人,布鲁斯·韦恩是复杂、脆弱、极其有限的;然而蝙蝠侠面具所代表的超级英雄形象,却鲜明、强大并永垂不朽。正如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台词,“人人都可以成为蝙蝠侠”,布鲁斯·韦恩固然功成身退,但英雄的头衔却将代代相传,永存于世。

(二)主题内涵:社会矛盾集结的犯罪史诗

就内在主题而言,影片延续了该系列对社会形态和现实矛盾的高度关注。《蝙蝠侠》虽然发生在一个虚幻、夸张的漫画世界,但诺兰的改编却赋予其强烈的时代感和真实性。影片不仅脱离了超级英雄电影所惯有的低龄、俗套模式,而且涵盖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简直像是一纸针对现实世界的严肃声明。无论是暗示金融危机和华尔街事件的证交所动乱、触及冷战历史及核战争的中子炸弹、影射911袭击的空中劫机等情节隐喻,还是经济崩溃、贫富差距、犯罪率提高,以及“99%与 1%的人之间的对抗”等社会现象,都一一体现在影片的剧情之中。而在现实之外,诺兰甚至构思了一场革命,来展现民众面对共同的敌人(蝙蝠侠),在煽动性的独裁者(贝恩)的引领下,为其所宣称的虚幻的理想未来(平等、公正的体制)所作出的狂热举动。在一次采访中,诺兰曾这样形容自己对于《黑暗骑士崛起》的创作理念:“第三部会是一场战争,一场具有革命性的史诗。它向之前无数伟大的经典电影和时代回望。在这部电影里,我向许多默片时代的经典影片和导演致敬,我尽力在这部电影里让寓言风格更加接近弗里茨·郎,并借鉴了《日瓦戈医生》《双城记》等经典史诗电影的叙事方式。我把那些细节解构,然后重新注入进当下的美国社会,然后换一种方式去表现它们。革命,反政府,反社会,这些现象在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那么,为什么不在电影里试试呢?”

在本片中,哥谭市被设定为一个封闭而独立的城市,在不同利益集团的拉锯中陷入空前动荡。随着贝恩所领导的影武者联盟取得城市控制权,法律、制度和国家机器被相继破坏。革命的漩涡中,一种看似民主的全新体制被建立起来,但践行这一制度的却是一群彻头彻尾的乌合之众。直到蝙蝠侠重新回归,才使这种带有极权主义色彩的暴民民主走向终结。虽然就美国国情来看,其现实矛盾远未达到片中所渲染的激烈程度,但影片所呈现的政治隐喻,以及对恐怖主义和极权主义的严肃思考,依旧值得人们去关注。恰如以表现法国大革命中复杂人性而闻名的巨著《双城记》在开篇所表述的那样:“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将永远持续,不仅在超级英雄漫画里,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三)叙事结构:复杂情节与完满结束

就情节安排而言,影片继承了诺兰惯有的复杂格局。作为一个拍摄过《追随》《记忆碎片》《盗梦空间》等影片,一度在叙事上非常激进的导演,诺兰并未将其标志性的非线性叙事带入本片,而是在个人表达与观众接受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在《黑暗骑士崛起》中,诺兰将草蛇灰线、峰回路转的巧妙叙事与严肃深沉、黑暗冷峻的现实主题结合起来,通过多线并存、平行交错的情节安排,将节奏感和紧张感控制得恰如其分。无论是茶杯风波如“猫女偷窃珍珠项链”,还是波澜壮阔如“贝恩劫持棒球场”,都能让人在视听快感之余收获纯粹的剧情享受。值得一提的是,《黑暗骑士崛起》在关键信息的处理上常常采用隐匿或者误导的手法,混淆情节线索、打破因果序列。例如影武者攻占哥谭市的隐秘计划、贝恩与米兰达在身世上的李代桃僵,以及韦恩与布莱克的最终归属等,起到了一定的反转效果,给观众带来发现和思考的乐趣。正如萧伯纳所说:“好的文艺作品,都会设置一些阅读障碍,不让读者一览无余。用心者参破这些障碍,才会感受到作品本身的美妙。”

作为好莱坞主流大片,《黑暗骑士崛起》并没有避开邪不胜正、皆大欢喜的类型片神话结局。无论如何,在历经过漫长奋斗和痛苦抉择之后,哥谭市终于走向了光明和新生,而护佑城市的超级英雄蝙蝠侠,也在一场假死之后获得了名誉、爱情双丰收。英雄精神固然在核爆中得到升华,但作为凡人的布鲁斯·韦恩还是圆了一个符合美国主流价值体系的世俗之梦。这证明导演虽然试图用写实主义手法改造蝙蝠侠事迹,奈何现实逻辑与漫画原著之间的差异却很难完全得到弥合。此外,作为三部曲的终结之作,本片所承担的更多是收束而非发散任务,因此比起承前启后、相对独立的第二部作品《黑暗骑士》而言,在创作自由度上有所回落。片中的许多意象,比如韦恩家族的深井、年幼布鲁斯肩上的外套、母亲的珍珠项链等等,以及相关人物如忍者大师、克莱恩、哈维·登特等等,都与第一部《侠影之谜》直接呼应。所以在叙事结构的层面上,《黑暗骑士崛起》不仅仅是一部独立存在的作品,更应被放置于完整的三部曲中进行考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影片虽然稍显冗长、过于复杂,或者像许多影评人所指出的那样,缺乏前作拥有的令人眼前一亮的有力结局,但作为系列电影的谢幕之作,还是成功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为系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撰稿:孙子荀 2013级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田卉群 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