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变革趋势

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变革趋势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现到具体的教学方式中,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予以关注。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区分新旧教学方式的分水岭。

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变革趋势

(一)从“重教”转向“重学”

传统的经验、技术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强调学生的学要适应、服从教师的教。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课堂的主宰,在教学中处于支配地位,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则被动地听讲,被动地接受,只能跟在教师后面学,教多少,学多少。随着观念的更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认可和确立,“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观念逐渐被教师接受,教学方式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教怎样为学服务。于是教学活动便让位于学习活动。虽然一个人正在不断地受教育,但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主体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由过去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探究知识,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真正的“我要学”,由过去的“学会”转变为“会学”。教师由教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以及学生学习情景的创建者,不再是教给学生一些单纯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获取知识的方法,不是把金子给学生,而是将点金术传给学生,教学的一切方法、艺术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来。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在课程资源的作用下主动探究知识、建构知识。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于是教师的教便让位于学生的学,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二)从“重知识传授”转向“重人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授人以鱼”的教学方式,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方式。在中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中高考知识点,把学生当作储存知识的银行,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的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忽视了学生的发展,也忽视了教师的发展。教师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学生就更是被动的应答者,因而整个教学因忽视人的存在与发展而缺乏应有的生气与活力。教师用他一次性接受的知识来教育学生,必然导致师生以学会认知为价值取向,而忽略了教育的其他三个支柱: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已逐步深入人心。教学中,教师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学生不再仅仅是一个认知体,而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体现到具体的教学方式中,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予以关注。教学由无生命的知识教学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情感、态度、人格培养的全面教学。同时,教学活动中,教师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完成社会所交付的任务,也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正如所谓的教学相长,新的教学方式既要有利于学生知识掌握,还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从学生的静听转向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新课程的功能发生了改变,由双基到四基,不仅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还有基本活动思维和基本活动经验,另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即体验目标)。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新课程的每门学科设计了综合学习实践活动,教师要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向课外拓展与延伸,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四)从单项信息流通转向综合信息的交互式流通(www.xing528.com)

信息论的视角来看待传统教学方式的话,传统教学就是一种简单的粗放性的两点之间的单项信息传递,而且信息在教师传递到学生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信息的衰减,因为学生不一定能完全地接收教师传递的信息,信息会损耗、失真、走样。因此,信息最好是从不同的渠道流向学生,由师生的单项流通转向师生、生生之间的各种组合渠道进行流通,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从而达成信息交流的最优化传递方式,使安静得“死一般”的课堂积极活跃起来,让不常发言的学生也动起来。培养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处理的信息的能力。

(五)从模式化转向创新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教学的规范化、模式化,尽管教师设计教案是教学所需,但教师却忽视了教学过程的动态性与生成性,往往固执于事先设计的某种教学程序或模式,习惯于按部就班,使教学成为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导致教学的僵化与模式化。事实上,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可能性,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去教秉性各异的学生,去应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不应当为某一固定程序或模式所束缚。随着各种新教学方式的出现,教师的视野逐渐开阔,教学方式的发展也从模式化走向创新性,现代教师开始突破习惯与常规,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知识与技能,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教学方法,不断调整教学设计,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灵活地运用教学机制,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展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在新教学方式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教授教材,而是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实施教学,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基本材料,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种知识上的线索。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区分新旧教学方式的分水岭。前者把教材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经”,是一种“教书匠”的态度,而后者则把教材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线索,但不拘泥于教材,体现出教师的创造性。

(六)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传统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学生记住了几个知识点、考试能得到多少分,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就形成一种等、靠教师答案的习惯,进而学生的探究性、实践性、创造性就失去了良好的环境,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正所谓中国学生赢在起点,输在终点。重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在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发现真理,揭示规律,掌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思维得到了锻炼,体验到了成功与失败的心情,这种经验比直接得到答案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于是新的教学方式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同样的重要,而不能只重结果,因为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没有结果的过程也精彩!也许学生会得到比获得结果对他们以后的人生更有用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