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价体系

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价体系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欲科学地理解校本课程资源评价的本质特征,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首先应澄清价值取向的问题。总的来说,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价值取向应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一致。综观当前校本课程资源库评价现状,可以发现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浓厚的“学校本位”的价值取向。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使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获得丰富、直接的体验、感受,以往僵化、机械的评价体系已无法与此相适应。

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价体系

评价价值取向是对评价本质的集中概括,它引领并支配着评价活动的发生、行动的方向和旨趣,影响着评价标准和方式、方法的选择,标示着评价活动持续进行的有效性与真实性。欲科学地理解校本课程资源评价的本质特征,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首先应澄清价值取向的问题。总的来说,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价值取向应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一致。校本课程资源库的开发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评价,就是看校本课程资源对于学生学习的价值的达成情况,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最终归结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往,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在内容上局限于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习惯等方面的素质常常不予考虑;评价的标准强调趋同、共性,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评价主体方面,教师是学生的主要评价者,学生作为被评价者,被排斥在评价之外,对自我的发展状况没有发言权;评价的方式过多地倚重下结论的终结性评价,很少采用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综观当前校本课程资源库评价现状,可以发现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浓厚的“学校本位”的价值取向。评价活动往往从学校自身的需要出发,更确切地说是从学校上级领导部门的考虑和需要出发,很少体现构建的资源是否能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及其满意的程度。这种价值取向导致评价活动产生了一系列扭曲现象。因此,客观上要求校本课程资源库评价的价值取向必须由“学校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生本”是“校本”和“师本”的前提条件和根本目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学校本身,也不是为了教师本身,而是为了学生本身,为了学生的未来。校本教学资源库的评价应强调以学生在使用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作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中的一个主要标准是:能否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选取和开发具有较大育人价值、能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能否创设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环境;能否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隐性知识,促进知识的共享与交流,从而使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成为构成校本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使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获得丰富、直接的体验、感受,以往僵化、机械的评价体系已无法与此相适应。因此,必须形成弹性的评价体系,发挥其对于课程开发利用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弹性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开放性、评价主体的多极化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性。(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