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泰坦尼克号》3D版:观影评论活动实录

《泰坦尼克号》3D版:观影评论活动实录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对于视效完美主义者卡梅隆来说,如今将《泰坦尼克号》转制成3D格式,在15年后再次起航,意味着什么?4月14日,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整100年的日子中,从90后到70后、从普通观众到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部经典之作。当年在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我一点也没有感动,因为当时是我对艺术电影最痴迷的阶段,对商业片根本不动心。

《泰坦尼克号》3D版:观影评论活动实录

1997年,一部狂捞18亿美元票房、横扫11项奥斯卡大奖、感动全球无数观众的《泰坦尼克号》横空出世。旷世巨片背后凝聚的是以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为首的制作团队呕心沥血的辛苦付出。超支6000万美元、拍摄周期延长6周、上映时间推迟半年……这些计划之外的状况都从侧面证明了当年的制作过程费尽周折。而对于视效完美主义者卡梅隆来说,如今将《泰坦尼克号》转制成3D格式,在15年后再次起航,意味着什么?除了技术之外,这部电影的复映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思考?4月14日,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整100年的日子中,从90后到70后、从普通观众到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部经典之作。

1.1997到2012,什么改变了,什么没变

陈雪梦: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更偏重于对灾难的展示,而且在导演煽情的时候比较配合。第二次看会对其中表现的社会性的东西更明晰一些,当然第二次看还是会哭,哭点可能跟以前不一样。人的生存本能真的能打动我。

周紫轩:1997年,《泰坦尼克号》是我国引进大片第一次做全方位的、大宣传的电影,所以这部电影才是中国院线复兴的一个起点。《泰坦尼克号》当时做的宣传和投入,第一次让人们从忙碌的生活中醒悟过来,我们还有电影院可去,这个被大家遗忘的地方又重新焕发了生机。这实际上是一部西方的电影再次打开了我们的一扇窗。

韩雪: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小学和爸爸妈妈去电影院看的。但是这次看完后我对两个人的人生特别有感触,杰克是一种既短暂又精彩的人生。罗丝的人生会让我们得到一种启发,就是如果面对灾难你活了下来,你应该怎样面对剩下的人生。故事的结尾,镜头扫过了她的照片,我们看到她做了许多以前想不到也做不成的事情,这一部分真的很动人。

王图南:第一次看的时候高中一年级,看完的感受就是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一定要考电影学院,一定要做这行,无论电影怎么萧条。后来实现了。沉淀了这么久,《泰坦尼克号》又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出现在我们眼前,这部电影永远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今天看还是会被故事主线以外的东西感动,所有卡梅隆营造的细节都会打动你,无论人们的漫谈,无论灾难面前透露出来的宗教的思考,包括人们所熟知的演奏到最后的乐队。有这样一部电影,卡梅隆可以很自豪地说,那些超支,那些拖延,所有这一切都会被追回来。

周斌: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刚刚接触爱情,从这部电影中学到了:如果你要是爱上一个人就一定要勇敢,而且还要绝对包容和信任。今天再看的时候,发觉人生很多时候在被牵绊着,当你心底明晰了你要的答案时,其实那些牵绊并不重要,只要你自己迈出一步,你就可以和自己的心更近。

喻若然:的确,1997年的时候,这部电影就是一个社会现象,是你必须要参与的社会现象。所以看过之后,大家关心的问题是你哭了几次,在哪里哭。今天再看完全是另外一种感觉,我会从更加专业的角度看,也哭,但是哭点不一样了。这部影片再次印证了卡梅隆的敌手只有他自己。

钱玮钰: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VCD,当时《泰坦尼克号》对我有一个科普的作用,我第一次知道有这样一次沉船事件、一个故事和历史事件。现在再看会有更多的思考,当沉船近在眼前的时候不会觉得生存、死亡是终极问题,而是它在彰显一种人性尊严。比如老夫妇拥抱着等待死亡,还有英国的绅士喝着白兰地等待死亡。罗丝最后为了兑现对杰克的承诺,坚持活下来,这也是一种尊严,整个电影的这一部分最精彩。

张静:第一次在1998年单位组织,一家人去看的,感觉这个爱情是让人佩服、让我感动的。今天看完,我想说看的不是3D,而是一种回忆,从自己的经历、从人生阅历走到今天,这个片子不管谁看,看一次有一次新鲜的感觉,哪个阶段的人看都不会俗。

郑姗姗:我10岁左右,这片子第一次上映时去电影院看的,当时比较懵懂,看完了以后印象最深的就是沉船的情节,杰克为罗丝画画的那一段,还有结尾那首歌。这次看的时候已经对这部电影幕后有了新的认识,卡梅隆一直对技术不断地追求、探索,包括《阿凡达》,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3D视觉体验。

2.专家谈《泰坦尼克号》

索亚斌(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www.xing528.com)

从现在形势上来看,《泰坦尼克号》3D版应该说是所有中国最近复映片辉煌的巅峰,对中国观众来讲,《泰坦尼克号》是带着记忆的,它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和位置是不可复制的,是中国电影产业复兴先兆性的产品。

当年《泰坦尼克号》拿到奥斯卡奖,但是之后同样辉煌的《阿凡达》却没再获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两部影片的成功模式特别相似。其实我们比较一下《乱世佳人》《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这三部电影的故事内核特别相似,就是以男女的浪漫爱情为核心,爱情里面有一个不能解决的矛盾,比如《泰坦尼克号》是阶级的差别;《阿凡达》里也相当于是阶级,可以看做是种族的割裂;而《乱世佳人》是男女之间爱情的错位。这样一个简单却带有永恒的爱情矛盾的展现,同时配上相对宏大的背景,就构成了所谓的经典主题。

而反观当下我们国内电影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知道要体现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另外,这里面也有一个东西方差异的问题。比如《唐山大地震》中丈夫死了,妻子不改嫁,她认为活着是赎罪。但西方的价值观认为活着的人要活得越丰富多彩越好。我们回到《山楂树之恋》,它代表了中国方式的处理:男方一旦有绝症就自动消失,让女方在他活着的时候移情别恋。但西方的价值观在于我们相爱了,就应彼此陪伴走完生命最后的一段,相濡以沫,珍惜最后的时光。

当年在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我一点也没有感动,因为当时是我对艺术电影最痴迷的阶段,对商业片根本不动心。我当年以为它要表现的人性我都已经洞彻了。今天再看反而有了一些当年没有过的感动。所以明白,不是所谓的洞彻人生,而是明白了很多道理之后,能够再重新体验这种人生,再重新热爱普通人的生活,才是真谛。

杨平(电影技术专业博士):

大家普遍反映对这个3D效果不满意,其实在网上这几天大家的争论很多,最多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2D转3D;第二是所谓的3D怎么转,计算机能有这个本领吗?

首先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告诉大家一个观点,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真3D假3D,只有好3D和坏3D。这是因为我们双眼单视,就是我们两个眼睛看到东西不一样,但是我们实际上只感觉到了一幅图。所以说3D电影的原理就是要利用两个图像,刺激你的两个眼睛,欺骗你的大脑,它并不是把真的物体放在银幕那个位置上让你看到,所以无所谓真假,只不过我们需要关注的这两个图像能不能做到足够好。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近一段日子2D转3D的非常多,因为业界有这么一个情况,2011年是3D设备增长最多的一年,主要是数字影院的3D厅,再就是蓝光3D光盘,第三个就是去年刚开了3D频道,这个对3D电影的影响也非常大,所以造成现在一个错位,技术先行了,设施建好了,但是没有东西往里面放,这是大家很困扰的一件事情,这对电影制作就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所以才出现这么多的2D转3D。第二大的市场来源于体育赛事,但是它远远不能跟电影内容相比较,这是目前3D的一个大背景。

然后我想总体评价一下这部片子的3D效果,刚才说过这部电影在技术上是跳跃性的发展,如果说某一个导演在某一部片子里面采用的技术会瞬间引起轰动,典型的就是卡梅隆的两部巨作。《泰坦尼克号》在1997年的时候采用大场面制作、精良的后期,让整个电影的工艺上升了一个档次;再就是《阿凡达》,号称真正开启3D时代的大片。《泰坦尼克号》这部转制片,虽然比其他转得好,但是并没有达到技术完全革新的概念,它值得敬佩的就是做得够细。

我印象最深刻的3D镜头是他们在餐厅吃饭的时候,罗丝坐在那儿,可以表达出当时罗丝对周围的环境孤立的情况,她的前景中是很模糊的东西,但是卡梅隆把前景的层次丰富化了,这个镜头是我最满意的。因为在转化过程中常常面临这样的问题,2D片拍的时候没有想到3D,往往2D片就关注线条,但是3D需要关注层次。所以在转化过程中,导演还要刻意地去改变以前的人物安排。所以卡梅隆后来在访谈的时候也提到了很大一部分工作相当于重新布景,重新在深度的层次上改变空间中的人物感,这点是很多导演难以做到的。

整理:沈克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