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陆军作战指导思想研究

现代陆军作战指导思想研究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化条件下我军陆军作战指导思想可高度抽象概括为以“远程机动、近距交战,火力主战、直达突击,重点夺占、有效控制”为主要内涵的“机动夺控”作战指导思想。为适应联合作战的需要,陆军将由多种不同作战功能的“战斗群”构成小型模块式的“全兵种”战斗部队,不仅大大减少了陆军的指挥层次,增加了遂行不同作战任务、采取不同编组的灵活性,更加适应联合

现代陆军作战指导思想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我军陆军作战指导思想可高度抽象概括为以“远程机动、近距交战,火力主战、直达突击,重点夺占、有效控制”为主要内涵的“机动夺控”作战指导思想。即在其他军种力量创造的有利战场条件下,通过快速机动,夺占重要目标和地区,控制和稳定战局,进而达成战争军事目标、实现战争的政治目的。这一作战指导思想反映了信息化条件下陆军在联合作战中的地位作用,涵盖了陆军作战任务、能力要求和基本作战形式,充分体现了陆军区别于其他军种的战略定位和军种特色,对牵引信息化条件下陆军建设、指导作战训练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1.远程机动,近距交战

“远程机动、近距交战”,既反映陆军从区域性阵地战向信息主导下的机动战的变化,又体现了陆军不同于其他军种以非接触火力交战为主的地面接触作战特点。

机动思想是指导作战的活的灵魂,是我军传统战法的精髓。古往今来,通过机动导演出的称奇叫绝的战例不胜枚举。“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作战指导,作为我军战略战术体系的第一块基石,就充分体现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思想。其主要特点是进攻性、灵活性和主动性。运动战,又称机动战,是中国革命战争中解决战争命运的主要作战形式。其主要特点是进攻性和流动性,即“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主要是以机动来调动敌人,创造和捕捉战机。

“远程机动”,主要区别于作战地区和阵地范围内的机动,反映的是战略运用层面上的远程投送、全域机动、快速部署,以及战役战术作战层面上的防区外远距离机动和直达作战的思想。在信息化条件下,确立“远程机动”的思想,就是要把陆军从阵地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机械化条件下的阵地攻防作战,突出地反映了工业时代机械化大生产的特征。一是大而全的合成军队,自身功能齐全,便于在某一个地区、某一个方向上遂行大兵团独立作战;二是预先摆兵布阵,在几十或上百千米的正面、纵深内,建构一个相对固定的、犹如机械化大生产的工厂一样的作战部署;三是把诸军兵种按照相对固定的作战程序区分为前沿、纵深、后方,一梯队、二梯队、预备队等,排成长长的“流水线”,依次投入交战。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失败已经证明,这种在固定地区摆开阵势、对阵交战的作战形式,在敌方诸军兵种并行作战、全纵深同时打击下,只能是防不胜防,被动挨打。未来联合环境下进行的陆上作战,夺取胜利的关键取决于陆军部队快速反应、快速部署,并以强大的实力快速突进至敌方战略纵深,夺取战略要点,控制战场和战局的能力。

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发展,使武器系统或作战平台融机动突击、火力打击、战场防护、信息获取、传递、处理等多种战斗和保障功能于一体。由此构成的多种不同作战任务职能的编组灵活、指挥灵便的小型模块式陆军“战斗群”,通过快速机动反应,可在机动中完成作战部署、在机动中捕捉和创造战机、在机动中直达攻击阵位、在机动中投入交战,并在机动中实现攻防行动转换。在这种机动已成为一种普遍性作战方式的情况下,确立“远程机动”的作战思想,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既设固守、阵地攻防作战观念,使陆军从阵地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在联合作战中发挥其夺占和控制地面要点、要地和稳定占领地区的作用。

“近距交战”强调的是陆军不同于其他军种作战的特点,他不具备非接触作战的能力,远程机动的目的是为了直达目标、“近距交战”。

“近距交战”的思想,既是我军“近战歼敌”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又不等同于“近战歼敌”思想。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与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日军美军相比,我军不仅缺乏空炮远程火力,轻武器、反装甲武器也远不及敌人的射程和威力。因此,过去我军强调“近战歼敌”,主要是“以近补短”、以劣胜优。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中,强调陆军“近距交战”的思想,主要是从陆军的作战任务出发,突出了陆军直接夺占目标、控制稳定作战地区的“接触”作战特点。这一特点,反映了陆军作为“占领控制”的主要力量与空军海军火箭军作为主要火力打击力量的区别。

2.火力主战,直达突击

“火力主战、直达突击”,反映了信息化条件下陆军作战能力和作战方式的变化。(www.xing528.com)

“火力主战”的思想,对海军、空军和战略战役导弹部队不是一个新问题,因为他们“天生”就是火力主战的军种。陆军的基础是步兵,无论是手足、冷兵器的直接搏斗,还是借助火器的间接搏斗,都是以人力为主要战斗力的对抗。提出“火力主战”的思想,反映了信息化条件下陆军作战发展的新特点。随着陆军机械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陆军炮兵火力、防空兵火力、航空兵火力、各种陆基导弹火力,以及坦克、步战车和各种单兵火力等,其射程、精度和杀伤威力不断提高,在地面作战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和叙利亚在没有实施传统的兵力对阵交战的情况下,仅使用“飞毛腿”−B地地导弹和“蛙”−7战术火箭,就摧毁了以色列集结在本土纵深内的一个装甲旅。实践证明,精度高、威力大、反应快、使用灵活、作战持续性强的地面火力,越来越成为陆战的主战力量。

由于火力打击目的的多样性、目标的可选择性、行动的突然性、交战方式的非接触性和打击效果的精确性等特点,为机动夺战控制提供了可选择的手段,使陆军增强了遂行多种作战任务、实现多种作战目的的灵活性。火力打击不只是把传统意义上的“消灭敌人”作为唯一的作战目的,既可能是以消灭敌方军事力量为目的,也可为夺占控制作战地区创造条件,还可以通过削弱对方战争潜力、震慑敌方心理、改变敌人对抗企图,直接达成战争目的。

确立“直达突击”的思想,一是着眼于联合机动投送、联合火力打击、联合信息作战等为陆军创造了可以直达战场、直达攻击目标的条件;二是着眼于陆军自身机动能力、火力突击能力和战场防护能力的提高,使陆军具备了直达作战的能力;三是着眼于敌人多维一体侦察和远程精确打击,先行摆兵布阵、逐次投入交战的传统作战模式,将使陆军难以生存。“直达突击”的思想反映了陆军遂行机动夺战控制任务的基本方式。为适应联合作战的需要,陆军将由多种不同作战功能的“战斗群”构成小型模块式的“全兵种”战斗部队,不仅大大减少了陆军的指挥层次,增加了遂行不同作战任务、采取不同编组的灵活性,更加适应联合作战中对陆军的灵活运用,而且便于空中投送和陆上(海上)机动,提高了战役和战术机动能力。无论是从战场外远程投送,还是战场内机动,都将在联合作战的统一计划下,按照作战进程直接投入交战,将陆军地面装甲机械化部队和直升机空中机动突击力量、炮兵和武装直升机火力、特种作战力量、信息作战力量等,直接作用于敌人作战体系的要害部位和目标。基本着眼点是围绕夺占和控制地面目标,将地面突击、空中突击、火力突击、信息攻击和心理攻击融为一体,达成直达斩首、直达攻击、直达破击、直达增援、直达夺占和控制等目的。

3.重点夺占,有效控制

“重点夺占、有效控制”的思想,反映了信息化条件下达成战争预期目标手段的变化,即主要作战样式的变化。克劳塞维茨认为:“打垮敌人”包括三个对象要素,即“敌人的军队、国土和意志”。其中,征服意志是最重要的。因为“只要敌人的意志还没有被征服,也就是说只要敌方政府及其盟国还没有被迫签订合约,或者敌方人民还没有屈服,我们仍不能认为,战争,即敌对的紧张状态和敌对力量的活动,已经结束。因为即使我们完全占领了敌人的国土,敌人在它的国内或在盟国支援下仍有可能重新起来斗争。”[11]占领控制的要旨就在于此。

传统的战争形式,必须通过地面大规模的反复交战,在大量消灭(消耗)敌人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占领与控制。未来的联合作战中,空军、海军、火箭军等军种的远程打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陆军地面攻防,陆军遂行联合任务的重点将由攻城略地向夺占目标地区和控制稳定占领地区转变。

夺占关键目标和重要地区,是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和条件。其具体方式,①充分利用空军、海军、导弹部队远程火力打击的效果,通过有限的地面交战,快速向敌纵深突进,一举夺占敌要害目标和地区。这种方式与以往地面进攻实施占领的一个显著不同,就在于地面力量行动对火力依赖性大,强调尽可能以火力削弱敌方作战能力,以确保兵力无须勇猛攻击,经过层层突破,克服敌方强大抗击阻力,就能以势如破竹的机动突进,直击敌方纵深要害目标或地区。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第3机步师就曾采取这种方式,乘伊拉克在“震慑”行动中尚未恢复之机,充分利用空中、海上火力突击,沿幼发拉底河左岸快速机动突进500千米,直取巴格达。陆军采取这种方式的关键是要协调好地面力量机动突进行动与其他军种远程火力打击行动的关系,力求通过兵力机动与火力突击的整体联动,实现向敌方要害目标的无间歇快速突进。②利用敌部署空缺、弱点,或敌方作战体系遭远程火力打击破坏之机,乘虚而入,充分发挥地面部队立体机动优势,超越敌方主要防区,突然对敌方要害地区、关键目标实施占领。该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机动距离远,行动隐蔽、突然,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与敌直接交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实现对敌方要害目标的占领。陆军运用这种方式通常可采取从远距离上突然使用机动能力强的装甲机械化部队,通过长途奔袭的迂回战法,直取位于敌方部署纵深的要害目标;也可通过空中输送,直接将兵力投到敌方纵深腹地,或以多次垂直蛙跳插入敌方纵深腹地,对敌方要害目标进行占领;或派出精悍的特种分队,从空中、海上、地面渗透进入敌方纵深腹地,对敌方疏于防守的要害目标实施突然占领。③对遭我火力打击丧失抵抗能力的敌人或小股的敌对恐怖分子,实施追击和搜剿,并顺势夺占敌方要害目标或藏匿地区。这样既可借溃逃之敌疲于奔命之机,在追歼途中占领敌方要害目标;也可通过搜剿行动肃清残敌和敌对恐怖分子,占领某一地区。

“有效控制”,包括控制战局和战场控制两个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控制战局是指对战争、战役、战斗局势的掌控,使之按照己方预期的目的,达成预期的态势或结局。战场控制是指对作战目标和作战地区的掌控,是实现夺占地区局势稳定的行动方式,也是实现控制战局的行动方式。根据战争的军事和政治目的,无论是着眼维护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需要,有效遏制危机、控制战局、打赢战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还是着眼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需要,有效处置国内突发事件、保持社会稳定,或是着眼国家利益发展的需要,有效履行保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陆军在施加战略影响、控制稳定局势方面,更具有其他军种不可取代的作用。

无论是控制战局,还是战场控制,都必须根据战争、战役和战斗的目的,敌我实力对比,作战地区民众支持程度,国际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确定控制的程度和方式。美军陷入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泥潭是一种控制;我国对印边境反击作战的结果也是一种控制;郑成功收复台湾、解放军西藏平定叛乱,又是一种实现祖国统一、长治久安的控制。由此可见,战争的目的和条件不同,控制的方式和程度也不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如何控制战局、控制到什么程度,都取决于战争的政治意图。而战场控制作为实现控制战局的具体途径,则是一种包括军事行动、民事行动、心理战、舆论战和政治、经济、外交等一系列的综合手段。通过这些综合手段,或达成对占领地区社会秩序的有效控制,或达成对争议地区有利地形和关键目标的有效控制,进而实现稳定局势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