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遵义文化发展历程-遵义文化十讲

遵义文化发展历程-遵义文化十讲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大历五年罗荣率师入播平乱,据有今绥阳、遵义、桐梓县境领土,受封世袭其地,传五世,为南诏所逐。宋大观二年,杨氏首领杨光荣、杨文贵各献其地附宋,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播州”地名历经唐、五代、宋、元,直到“改土归流”,共总存在了962年。辛亥革命后,作为政区的遵义为黔中道,属贵州省管辖。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又称遵义地区。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

遵义文化发展历程-遵义文化十讲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鄨县更名恭水县;十三年(公元639年),废郎州,改名播州,领恭水等县;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改恭水县曰罗蒙县;十六年(公元642年)改罗蒙县为遵义县,遵义之名始于此。“遵义”一词源自《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意思是:对历史继承不偏不倚,遵循社会变革进步,坚决坚守“王之义”,即民之义。

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罗荣率师入播平乱,据有今绥阳、遵义、桐梓县境领土,受封世袭其地,传五世,为南诏所逐。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杨端率八姓家丁复播,并世袭镇守和屯垦开发,疆域扩至仁怀、赤水、习水等地,占据了今黔北主要地区。那时,朝廷对播州名为“经制”,实际实行“羁縻”管理,“因俗而治”“以夷治夷”,且渐被纳入了国家管辖体系之内。杨氏土酋作为边疆代管者,外服征调,内修政治,“务农寓兵”,使播州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发展渐同于中原,并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奠定了国家认同的基础,促进了边区民族的“内地化”。遵义历史也跨入了土官时代。在杨氏入播两代后唐朝灭亡,五代沿用其制,遵义县仍为播州领地。

宋大观二年(1108年),杨氏首领杨光荣、杨文贵各献其地附宋,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宣和三年(1121年)废播州为城,隶南平军;废遵义为砦,隶珍州。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改播川县为鼎山县,隶夔州路南平军,复设播州路和播州安抚司;理宗宝佑六年(1258年),复置播州,为羁縻州。有宋一代是杨氏势力崛起与扩张的时期。

元朝时经过杨邦宪、杨汉英、杨嘉贞对少数民族的军事征讨,辖地不断扩大,播州杨氏势力发展到顶峰,播州版图扩大了两倍之多。辖地东至镇远,西界水西,南到都匀,北临綦江,据有今遵义市及黔东南州的大片土地。至元十四年(1277年),杨邦宪以播州、珍州、南平军地降,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宣抚司充播州安抚使。杨邦宪卒,子汉英袭职,赐名杨赛因不花,二十八年(1300年)升为播州宣抚司,隶属于四川行省。次年,以赴京取道湖广为便,改隶湖广行省。宣抚司统辖黄平府、南平綦江、珍州思宁、旧州草塘等十九个长官司和诸峒寨。杨氏独领一宣抚司、三府,其地域不亚于当时八番顺元府(贵阳)。

明洪武五年(1372年)杨氏土官降明,六年升为播州宣慰司。播州杨氏辖境进一步扩大。《明史·列传第二百》载:“洪武四年(1371年)平蜀,遣使谕之。五年(1372年),播州宣慰使杨铿、同知罗琛、总管何婴、蛮夷总管郑瑚等,相率来归,贡方物,纳元所授金牌、银印、铜章。诏赐铿衣币,仍置播州宣慰使司,铿、琛皆仍旧职。领安抚司二,曰草塘,曰黄平;长官司六,曰真州,曰播州,曰余庆,曰白泥,曰容山,曰重安。以婴等为长官。七年……复置播州黄平宣抚司。”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乱,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终被明朝军队镇压,后明政府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年分播州为遵义、平越两个“军民府”,分别隶属川贵两省。 “平播之役”结束后,朝廷在播州彻底取消了自元以来实施的土司制度,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政策,遵义历史进入府县期。遵义府置遵义、桐梓、绥阳、仁怀四县及真安州(正安)。遵义府城筑于穆家川,位于湘江西岸,是为遵义老城。城周筑城墙,东西南北各置一门:东“宣仁门”,西“怀德门”,南“阳明门”,北“望京门”,城门上均建有小楼。(www.xing528.com)

“播州”地名历经唐、五代、宋、元,直到“改土归流”,共总存在了962年。时间及影响都十分久远,至今人们还习惯用“播州”称代古代的遵义。而播州自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被杨氏占据,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杨应龙叛乱被平定,从部族到土司,共计历经725年世袭统治。播州作为遵义地名的历史时期基本上是杨氏土司统治时期,因此播州土司成为遵义的主要文化符号之一。

清雍正五年(1726年),原川属遵义府划归贵州。“遵义”作为一座城池,在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经知府赵光荣、知县邱纪重修,增筑补葺,日臻完善。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县唐秉琰又重修府城,城扩展至七里许,并在城墙上增设将台、炮台及枪跟。四城门更名为东“景福门”,南“通货门”,西“怀德门”,北“永宁门”。城墙上仍置小楼,驻戍守之兵。咸丰八年(1858年),为抵御农民起义军,遵义知县江炳琳倡议捐款修新城,北起凤朝关,南包桃源山,西至吴公桥(新华桥)河岸。新筑城门三,东“迎思门”,南“德耀门”,北“磐安门”。每道城门上建楼,沿河一面置三座水门,设栅栏,另外设二哨楼,一在螺蛳山顶(后改建佛寺),一在桃源山顶(后改建石塔)。同治年间,遵义城区范围逐步扩至湘江东岸,并建新街,至此,新城发展已具规模,与老城对峙,形成两城双联市区格局。

辛亥革命后,作为政区的遵义为黔中道,属贵州省管辖。1935年,当时贵州全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划为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又称遵义地区。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

总的说来,夏商以降至唐的历史,憾无典籍详载,然我们从“夜郎”到“鄨邑”,“牂牁”到“播州”的地名演变中,遵义政区的沿革历程也能得以大致勾画,朝代更迭,也能脉络有序。在爬梳遵义历史过程中,唯“夜郎”一词,在几段时间与遵义关联,所指繁芜,以致时有错讹,有必要作一甄别:春秋战国时,“夜郎”应是一邦国;汉魏时,“夜郎”是一属地;唐以后,“夜郎”皆为郡县地名。具体所指有五:一为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所置夜郎县,在今桐梓境,为珍州治所;二为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珍州为夜郎郡,夜郎县为治所,五代时废;三在今铜仁石阡县西南,唐武德四年置,贞观元年废;四在今安顺关岭县境,南朝梁大宝以后废;五在今云南宣威县境,汉置县,南朝梁大宝以后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