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期投资:牛熊市真的不重要

长期投资:牛熊市真的不重要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少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股票投资最好的方法就是牛市开始的时候买入,熊市来临的时候退出。作为专业的投资者,不少的基金经理将“穿越牛熊”作为自己的管理目标,但能够真正“穿越牛熊”的人寥寥无几。小富根据10多年的投资经历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能够真正“穿越牛熊”只能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对于投资,他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首要且必要原则是安全边际。第三大原则是分散投资。

长期投资:牛熊市真的不重要

小富是在牛市期间进入市场的,牛市动辄拉涨停的节奏让小富记忆犹新,而熊市的巨大杀伤力也一度让小富望而却步。多年以来小富一直持有“投资”只能在牛市里做的看法,但随着阅历的增加,小富逐渐认识到,在熊市里照样会有一些好的投资机会,甚至在熊市里播种往往能够收获更多的成果。如果说“心中无牛熊”是投资成熟的表现,其实也在于牛市和熊市的边界并非非常清晰,你认为的牛市可能即将进入熊市,而你认为的熊市不知不觉中又创了一个又一个新高。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追逐牛市,很大程度上在于牛市中“鸡犬升天”,任何人都可以找到点“股神”的感觉,而在熊市中的投资则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专注,需要更严谨的投资方法和策略。

尤其是在经历长熊市的时候,大家都会非常企盼来一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经历了2006年至2007年的“改革牛”,以及2014年至2015年的“资金牛”,人们都非常想念当时那种“日进斗金”的感觉。但回过头来,又有多少人真正地把收益拿到了手呢,反而是大幅亏损的人比比皆是。

很多人想念牛市,觉得“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能抓住”。但实际上,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真正能够把收益收入口袋里的人少之又少,牛市中更多的是,大多数人的钱成就了小部分人。

美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经过研究,得出了一个超乎大家想象的数据: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股市兴旺的5年中,股票年均涨幅26.3%,遵守纪律坚持计划的投资者获得几倍或更多的收益,但这些收益绝大部分来自40天,而5年中公开交易共1276天。如果你在这40天中离开了股市,以图避开下一次回调,那么你就得不到年均26.3%的收益,而只能得到4.3%的收益。所以,彼得·林奇就有了那句著名的结论:当雷电打下来时,你必须在场!国内的一些投资机构对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股票市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的股市,抑或日本及中国的股市,实际上都一样,大多数收益都来源于最关键的20个连续交易日,如果错过这20个交易日,收益就很惨淡,甚至会经受巨大的亏损。而这20个交易日在什么时间出现,谁都说不清楚,但“看到行情好”才去投资则会大概率地错过,往往会成为“接盘侠”。

中国股市起步较晚,更是一路风风雨雨,经历了种种事件。若从1989年算起,到今天也已经有30年的时间了,回头来看,能够算得上牛市的时间不足10年!中国股市牛短熊长,是大家公认的事实。由于牛熊市界限并不能清晰地界定,这个数据可能也不是很精确。所谓的牛市,就是大多数的股票都长时间上涨,股票指数持续大幅上涨,而熊市则刚好相反。

不少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股票投资最好的方法就是牛市开始的时候买入,熊市来临的时候退出。小富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也跟绝大多数的投资者一样认为这是根本做不到的。牛市到来的初期并不能很容易地界定,散户很难分辨这是熊市的一个反弹,还是一个牛市的开始。

当大多数人认为牛市来临的时候,股价早已高高在上,这时候大家往往会蜂拥而入,熊市随时可能紧随而来。同样的,熊市也并不那么容易识别,当股市开始大幅下跌的时候,我们很难分辨出这是一次回调,还是熊市的开始,甚至不少人还会在下跌时加仓,等意识到熊市已来时,已经被套牢,可能很多年都无法解套

我们很难预测牛市的到来,就算牛市真正到来了,或许能够让我们感觉到短暂的“幸福”——曾经赚过,但真正能够“功成身退”的投资者少之又少。作为专业的投资者,不少的基金经理将“穿越牛熊”作为自己的管理目标,但能够真正“穿越牛熊”的人寥寥无几。个人投资者独自“穿越牛熊”非常难,而随便买一只基金就想“穿越牛熊”,也是不太现实的。

小富根据10多年的投资经历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能够真正“穿越牛熊”只能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之所以加上“真正”二字,在于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者,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实际上只有少数的机构投资者能够做到,散户是难以做到的,而大多数的机构投资者不愿或者难以做到价值投资。所以,即便是通过投资基金来“穿越牛熊”,也只有少数的基金才能做到,我们要做的是用心地把这些基金选出来。

美国投资大师格雷厄姆1976年去世时,巴菲特在《金融分析师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追忆格雷厄姆思维方式的文章。他写道:“过目不忘,对新知识如饥似渴,用巧妙的方法融合貌似无关的问题,他的每一个思想细节都因为这些能力而熠熠生辉。”

格雷厄姆是个魅力十足、个性谨慎的人,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投资大师、作家兼教授。身为纽约格雷厄姆·纽曼投资公司的创办人,格雷厄姆在建立证券投资分析师的专业训练、资格考试和考评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价值投资的理念,也是始于投资大师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的核心理念是安全边际,也是以后所有价值投资者的基本标尺。从本质上看,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其实还是一种套利交易:安全边际出现(价格低于价值)买入,价值回归后卖出。对于投资,他有几个重要的原则:

首要且必要原则是安全边际。安全边际首先追求的是保本,而非盈利。贱取如珠玉,贵弃如粪土。再垃圾的公司,只要价格足够低,也可以买入;再优秀的公司,价格太高,也不值得持有。

第二大原则是逆向投资。什么时候资产的价格会大幅低于内在价值呢?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格雷厄姆的玩法就是以内在价值为锚,利用市场的情绪进行高抛低吸。我们经常听巴菲特这么说,但实际上这个观念是始于格雷厄姆。价值投资之所以难做,就难在这个锚到底在哪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够足够接近知道这一点,这也是价值投资门槛高而少有人企及的原因所在。(www.xing528.com)

第三大原则是分散投资。怎么保证购买的企业股票不会血本无归?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百发百中,格雷厄姆的答案是:捡一堆烟头,这样整体上收益可以覆盖和稀释风险,靠大数定律赚钱。

后来巴菲特把格雷厄姆的投资原则修正为三大法宝:安全边际(市场先生提供)+精选企业(宽宽的护城河)+长期持股(和时间交朋友)。

在80岁生日前夕,格雷厄姆告诉朋友说,他希望每一天都能“做一些傻事,做一些聪明事,再做一些平凡事”。

虽然中国的股市牛短熊长,梳理下来还是有不少公司的股票实现了“穿越牛熊”,而投资这一类企业的基金也实现了真正的“穿越牛熊”。多年的投资经验总结下来,小富的一个小窍门就是要坚决避开那些强周期的企业,如证券、钢铁水泥等,也包括一些受政策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如军工环保等。这些强周期的企业在股市上涨的弹性更大,但在市场情况不好的时候很难走出超越市场的独立行情。

可以真正“穿越牛熊”的公司,在小富看来,是未来可以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而持续成长的企业,企业的利润持续增长才是能够真正“穿越牛熊”的坚实后盾。

截至2019年4月17日收盘,贵州茅台股价收盘报于952元,再次创出历史新高。较2014年1月的最低价88.68元,5年上涨了10倍!从现在来看,贵州茅台是“价值投资”的典范,股价随利润不断地提升。

相信有很多人都看好过茅台,甚至不少的人还投资过茅台,2018年底有多达785只公募基金持有贵州茅台股票,但一直坚定看好、重仓持有的,整个公募行业里,上千名的基金经理中只有几个人做到了。从2014年一季度以来,连续20个季度在十大重仓中均坚持持有贵州茅台完整地享受到了茅台带来的红利的,全市场更是寥寥无几。

在真正坚持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的投资哲学中,决定企业投资价值的是企业是否有足够强大的竞争优势、足够深的护城河和不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并且以此为基础能够持续地带来稳定的业绩增长。

贵州茅台正好是完全符合这个投资理念的。5年中一共有1000多个交易日可以卖出股票,但最终能够一直拿住,这足以说明基金经理极为理性的心态和对价值投资的坚定践行。

此外,除了贵州茅台,还有其他行业的标的,例如食品饮料、机场、家电及医药生物等行业的龙头企业,都出现了不少价值投资的典范。

注:数据来源于万得资讯。

随着贵州茅台股价不断创新高,持有的基金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持续的收益。虽然也会有回调,但不断“创新高”则远远地把大盘抛到了后面。这类基金也成了小富和他的小伙伴们最喜欢给大家推荐的基金,因为这类基金“随时买”都是正确的。

为此,小富把这一类风格的基金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把真正坚持“价值投资”的基金进行了归类,并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长牛基金”,就为的是更直观地告诉大家,这一类的基金是适合长期投资的,长期的业绩是很“牛”的,并不是昙花一现,当然,短期业绩跑不赢其他基金也实属正常,我们不能要求一个长跑选手同时也擅长短跑对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