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有经济如何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国有经济如何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我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一些人对发展国有经济失去信心,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不能相容。国有经济在现阶段应当而且也能够利用市场经济来更好地发展自己。从实践上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以来国有经济巨大发展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国有经济是能够利用市场经济来发展自己的。

国有经济如何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为了树立搞好国有经济的信心,在理论上必须弄清楚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可以相结合的问题。从我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一些人对发展国有经济失去信心,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不能相容。例如,有人认为,既然国有企业的产权属于全体社会成员,因而不具有内在的交换动力,它就不可能成为市场交易的主体,由此推论,以国有资产投资的国有企业难以构成市场经济的利益主体,因为一方面它使企业的产权具有了排他性,必然具有与其他产权进行交易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其收益和风险将成为与产权所有者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硬约束;这样的企业才能构成市场经济的基础。十四大既然已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国企改革的取向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任何企图维持国企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正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物质基础——的所谓改革,不仅不能取得成功,而且必将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点已被前阶段的改革实践所证明。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至少对于那些必须进入市场的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来说,实施非国有化的产权改革,才是根本出路。另有人更明确断言,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不配套,与市场经济配套的只能是民营经济。有的理论工作者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彻底陷入了悖论:一方面,希望国有企业能够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改变这些国有企业的性质,由此提出市场经济增长一分,国有经济就萎缩一分,宣扬国有企业与市场机制、市场经济不兼容,公有制的改革就是取消公有制,实行私有化。

上述所举的一些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首先它们从根本上曲解了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性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否定或抛弃社会主义制度,如果认为实行市场化改革就是取消公有制,废除国有制,实行私有化,那就是要用资本主义代替社会主义,而不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显然这是违背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的,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当然也是党和全国人民所不允许的。江泽民同志针对这种错误倾向明确指出:“我们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说到底,就是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控制力。这一点在我们的指导思想上,必须十分明确。我们要积极开拓,勇于进取,但决不搞私有化。这是一条大原则,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从以上可以看出,国有经济能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如何结合,在什么基础上结合,是正确把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性质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一切分歧和不同看法主要来自对这一理论问题的不同理解。上面所引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正确地阐明了这个关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显然,这里所说的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其实质在于国有经济怎样利用市场来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而不是使自己消失在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中。

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在于要回答国有经济能否利用市场来发展壮大自己。要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壮大自己,国有企业就必须使自己“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济机制”,也就是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但是绝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为了发展市场经济而要求实行非国有化,搞私有化。

持上述看法的一些人在理论上的一个重要错误在于他们在社会基本制度与该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之间的关系上,未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决定一个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因素,运行方式则是由这一根本经济制度决定的。依据这一原理,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则是一定的经济运行方式,应当是前者决定后者,包括它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特点,而不是经济运行方式决定基本制度的类型以及它是否应当存在。所以说,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市场机制这种经济运行方式和它的特点,而不是市场机制决定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存在。同样,是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必须利用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的方法来发展国有经济,而不应用市场经济的存在反过来决定社会主义国有经济这种所有制关系的命运。不在理论上把这一基本关系搞清楚,就不可能在国有经济与市场的结合问题上提出正确的看法,就会迷失正确的政治方向。

国有经济在现阶段应当而且也能够利用市场经济来更好地发展自己。从理论上看,这个问题应当说已经解决。在俄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列宁就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必须利用商品交换,学会经商,否则就不能向前发展。后来斯大林毛泽东都阐述了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他们都强调运用价值规律的重要性,指出价值规律是教育经济干部实践的学校,但是,他们都还没有找到使价值规律充分发挥调节作用的具体途径。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利用市场规律推动经济发展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改革目标,指出必须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发展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www.xing528.com)

从实践上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以来国有经济巨大发展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国有经济是能够利用市场经济来发展自己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由于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导,国有企业在发展市场经济中获得了新的力量,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国有经济的总体实力大大增强,由此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得到巩固。

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大多数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壮大起来,青岛双星鞋业集团的发展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制鞋是典型的竞争性行业,双星集团前身是生产解放鞋橡胶九厂,20世纪80年代初,它的总资产不过800万元,销售额不过3900万元,当时面临产品积压,资金短缺,无钱发工资的困境。当时的企业领导人汪海提出了“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拼搏。当时,制造运动鞋的优势在东南沿海地区,而且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发展起了大量的个体和私营企业,竞争激烈,汪海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的优势,经过几年奋斗,双星集团公司成为中国鞋业的龙头企业。2000年,双星集团资产总额达26亿元,利税总额2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销售额27亿元。北京无形资产开发研究中心把“双星”品牌所代表的无形资产评价为50.522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鞋业第一品牌。双星集团发展的现实证明,一旦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和管理人员学会利用市场经济来发展壮大自己,国有经济将会迸发出巨大的潜力。那些认为国有经济不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只有实行非国有化才有出路的观点,在无数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事实胜于雄辩,持上述错误观点的人应当接受实践的教育,解除某些偏见和教条的束缚,自觉地为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做出贡献。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0、6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