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长通过阅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启发积极变化!

家长通过阅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启发积极变化!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刚开始,也有一些家长以工作忙为由而不读。应该说,绝大多数读了《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的学生家长,都不同程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不止一次,有学生告诉我,读了《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后,爸爸妈妈变了,不再打骂他们了,喜欢和他们谈心了。有一天,孩子回到家,从书包中拿出一本书扔给了我,说:“这是我们李老师给你们看的书。”非常非常感谢李老师给我的书《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

家长通过阅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启发积极变化!

上面我已经简单谈了谈家长的阅读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我教每届学生的时候,我都要给家长推荐读物。比如《爱的教育》《写给年轻妈妈》《赏识你的孩子》等等。

一开始,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家长都乐意阅读的,他们往往强调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我便对他们说:“你不是说愿意为孩子的成长作出任何牺牲吗?现在就让你每天牺牲一点点时间读书,不算过分吧?”我还常常在家长会上说:“一个人,无论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多么显赫的成就,只要他的孩子不成功,他的人生就谈不上真正的辉煌!”

从去年九月开始,我给家长们推荐的是我写的《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原书名为《做最好的家长》),书中记载了我女儿从零岁到十八岁的成长经历,也记载了我家庭教育的得失。我要求家长们和孩子一起读。

刚开始,也有一些家长以工作忙为由而不读。有一天一个男孩子很认真地对我说:“李老师,我非常崇拜你!”我问为什么,他说:“我正在读你写的《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读到手记八了!”我太高兴了:“那咱们拥抱拥抱!”我们紧紧拥抱。然后我问他:“你爸爸妈妈读《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了吗?”“没有。”“为什么不读呢?”他说:“他们说太忙,就不读。”我本来阳光灿烂的心情,一下子暗淡了。我很认真地对他说:“告诉你爸爸妈妈,就说是我说的,一定要读这本书!”

应该说,绝大多数读了《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的学生家长,都不同程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不止一次,有学生告诉我,读了《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后,爸爸妈妈变了,不再打骂他们了,喜欢和他们谈心了。

下面是一位学生的母亲读了《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后写给我的一封信——

李老师:

我的孩子从一降生就体弱多病,但他很聪明,刚学说话,奶奶(他爷爷去世了)、外公、外婆都夸他,说他像个“小大人”。幼儿园师说他反应快,是个懂事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读了四所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有老师都夸他聪明,所有亲朋好友都因我有这样“优秀”的孩子而羡慕我。因此我们做父母的也感到骄傲,就有了望子成龙之心,所以在教育方面就出了很多错误

从他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就让他读巴金写作学校、数学奥校,还要求他每天写日记,尽管如此,他在奥数竞赛中也只能得个三等奖。写作文也只是通顺而已,没有生动的描写,也没有深刻的含义。因此我就怀疑他所在的学校是否是全市最差的,或者是他班上的同学笨才显出他有一点“小聪明”。由于这样,我对他的教育就更严格了,常对他说,知识是无尽的,永远都学不完的,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你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你是山区来城的孩子,要脱离农村就得不停地学习,别人学你要学,别人不学你也得学。因此我们就一步一步地踏入了误区,用我们所谓的“为他好”的教育方式对他进行“摧残”,我们剥夺了他的童年的快乐,摧残了他的身心健康,失去了我们之间的亲情。这让我感到非常的头痛和无可奈何。只要他犯一点错,就被我们打骂,还要让他认识到错并写保证再也不犯了。他脾气犟,有时不肯认错,我们就打他到认错为止。比如说玩网络游戏,只要被我们知道就打他,直至筋疲力尽才罢休。而他也是伤痕累累,手脚青一块紫一块,邻居都觉得可怜,说我们虐待孩子,说我们打孩子是家庭暴力。可是我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

有一天,孩子回到家,从书包中拿出一本书扔给了我,说:“这是我们李老师给你们看的书。”一转身就走了。当时,这本书的书名就吸引了我。我开始慢慢地看,越看越觉得它的好。这本书让我深感教诲,得到启发,使我不平衡的心态变平衡了。我开始与孩子沟通,表明愿意做他的朋友。所幸的是一开始他没有排斥我,他给我谈了许多许多,对我是无话不谈,使我感到以前对他的种种不理解而惭愧。我自己也有许多不如他的地方。我的内疚感告诉我要立志做一个好家长,而他也说要立志做个好孩子。我们相互找缺点,改正缺点,效果还真棒。他在家有了灿烂的笑容,我们有了母子般的亲情。我也觉得没那么伤神了。在半期考试中,他的成绩上升了。现在他的自信心也有了。干家务由以前的被动变为主动。正如李老师书中所写的那样,我不要把孩子当天才,做最好的自己就行,自己和自己比进步就行。(www.xing528.com)

非常非常感谢李老师给我的书《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

一位曾经心灰意冷的母亲

在我的办公室抽屉里,这样的信很多,都是学生家长们自发写给我的。

前不久,那个曾经对我说他爸爸妈妈不看《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的男生对我说:“李老师,告诉您,我爸爸妈妈看了您写的书了!”

我问:“他们怎么说?”

他说:“他们说后悔没有早些看这本书。”

我又问:“爸爸妈妈有什么变化没有?”

他说:“以前,我考不好,妈妈骂我,爸爸打我。最近我又没考好,但爸爸妈妈都和我谈心,帮我分析原因,还鼓励我下次考好!”

听了孩子的话,我非常欣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