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概念澄清与探索

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概念澄清与探索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对校本课程建设管理的概念进行澄清,首先要对校本课程、管理两个概念有所了解。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建设的概念在前文中已经明确过了。[1]把课程管理理解为课程编制的过程。从描述性定义的方式出发,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建设管理是指学校依据学校的办学需求、学生发展需要及资源分析等方面所做出课程决策——课程愿景,并综合运用多方面资源进行课程规划,并有效采取多种方式实施并评价、调整改进的过程。

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概念澄清与探索

要对校本课程建设管理的概念进行澄清,首先要对校本课程、管理两个概念有所了解。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建设的概念在前文中已经明确过了。对于什么是“管理”,不同的学者、不同的理论流派、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识。本研究从研究立场出发,强调管理的过程性、系统性,为此将管理理解为为实现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阶段所要达成的预期目标,对某个体系所有资源条件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关于什么是课程管理,相关界定较多,主要的类型有:(1)把课程管理理解为教学管理。如张圻福认为课程管理广义讲是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遵循教学规律,行使管理职能,对教学活动各因素进行合理组合,使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1](2)把课程管理理解为课程编制的过程。如钟启泉认为课程管理是系统地处理编制技法和人、物条件的相互关系,以教育目标为准绳,加以组织的一连串活动的总称。[2]顾明远提出课程管理是对课程编订、实施、评价的组织、领导、监督和检查。[3]廖哲勋指出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有领导、有组织地协调人、物与课程的关系,指挥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4](3)把课程理解为课程工程。如有学者指出“‘课程工程’也可译为‘课程管理’,大部分有关课程研究的书刊中指的是课程的规划、研究和改进,所以课程工程的产品就是课程标准和教材”。[5](4)把课程管理理解为一种权利行为。如斯塔克把课程管理界定为为确保成功地进行课程的编制、协调、实施、支持、评价和改进而履行的责任和行使的权利。(5)从综合视角来定位课程管理。如张相学认为课程管理是由自上而下的多个利益相关者构成的课程责权主体,本着“课程共有”与“权责分享”的原则,对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的整个过程以及其中的相关因素与条件进行的全面管理的活动,其直接目标是充分发挥自身管理功能,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而全面地发展。如冯生尧认为课程管理是指在学校层面,围绕学校的课程开展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包括学校课程的设置、各年级课程的安排、教学用书的选配、教学实践的分配、教学计划的设定、教学人员的选配、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过程的检测、教学结果的评价、教学方式的评定、教学人员的培训、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更新等等。[6]

基于文献的梳理,笔者认为课程管理的定义应含有几个特征:(1)应认识到学校课程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2)课程管理不仅仅是指学科教学管理,还包括学校课程实践行为过程的管理;(3)过程管理可以分为课程分析、课程决策及课程实施等;(4)课程编制是学校课程管理的核心内容。(www.xing528.com)

从描述性定义的方式出发,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建设管理是指学校依据学校的办学需求、学生发展需要及资源分析等方面所做出课程决策——课程愿景,并综合运用多方面资源进行课程规划,并有效采取多种方式实施并评价、调整改进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