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形地势利用的一般原则和重要责任,战场对峙状态的意义

地形地势利用的一般原则和重要责任,战场对峙状态的意义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前往而难以返回的地形,叫挂形。我方出击不利,敌人出击也不利的地势,叫支形。在远形地区,双方若势均力敌,则不宜挑战,勉强求战于我方不利。上述六点,是关于利用地形地势的一般原则,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战场上双方形成对峙的状态叫“支”。

地形地势利用的一般原则和重要责任,战场对峙状态的意义

【原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译文】

孙武说:地形有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等六种类型。我方可以去,敌方也可以来的地势,叫通形。在通形地区,要抢先占领隆高朝阳之处驻扎,并确保粮道畅通,这样,与敌交战就比较有利。可以前往而难以返回的地形,叫挂形。在挂形地区,若敌无备,就迅速出击而取胜;若敌有备,我方出击而不能取胜,又难以返回,于我方不利。我方出击不利,敌人出击也不利的地势,叫支形。在支形地区,敌即使以利诱我方,我方也不要出击,而要率众撤离,待敌人出来一半时再攻击,这样于我方有利。在隘形地区,我方若首先占领,一定要用重兵封锁隘口,以等待敌人的到来;如果已被敌人抢先占据,并已封锁隘口,就不要去出击,若敌人还没有重兵封锁隘口,就要迅速攻取它。在险形地区,我方若首先占领,一定要驻扎在隆高向阳之处,以待敌人到来;若已被敌人抢先占领,那就率部离去,不要进攻。在远形地区,双方若势均力敌,则不宜挑战,勉强求战于我方不利。上述六点,是关于利用地形地势的一般原则,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

【点睛之笔】

打仗要懂得利用地形地势,市场营销也要懂得市场环境分析。

“通地”就是所有经营者都可以进入的市场,自由度最大,流动性最强,虽然市场机会多,但竞争也激烈,很难形成绝对优势,所以取胜的关键就是抢占制高点,通过加盟、连锁、合作、拉关系扩大市场地盘,提高市场占有率,切忌孤军奋战。

打仗受伤叫“挂彩”,考试不及格叫“挂科”,因故送命叫“挂了”,而“挂形之地”,在市场营销中就是指进入容易撤出难、投资容易收回难的市场。对这样的市场,要审慎分析,既要能进得去,也要能撤得出,不至于被挂;可以利用有利时机,但不要把侥幸取胜当作自己的真本事,在认为自己很厉害的时候也要想到对手的各种手段和举措。

战场上双方形成对峙的状态叫“支”。在市场竞争中,彼此对峙,先出手反而不利,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定力。面对利益诱惑要不为所动,同时要把陷阱装扮成“馅饼”,等对方来抢。可以通过炒作新概念诱使他人先动起来,而自己静观其变,坐等收渔翁之利。

兵战之“隘形”者,犹如市场营销中核心利益之所在,关乎生死存亡,所以要先下手据为己有。若已牢牢落入对方手中,就不要做无谓的竞争,除非对方握而不牢。但与其等待对手犯错误,不如自己创造条件争取先机,比如行业标准,那就是地位,就是话语权,就是影响力,在市场竞争中要想办法推出自己的标准让市场接受,或者起码在行业标准制定上有话语权。一个企业如果长期据守行业核心技术,他就是这个行业的龙头。

兵战之“险形”者,类似市场竞争中的市场壁垒。如果进入一个可以设置壁垒的市场,那么在进入之后就一定要从保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尽快推出壁垒举措。而面对早已壁垒重重的市场,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躲开它,绕着走。

兵战之“远形”者,类似市场竞争中两个毫无关联的领域,如果强行要把它们连接在一起,费力而无利。要行动就一定要深思熟虑,不可因一时冲动而鲁莽行事。即使实力雄厚,也未必一定要走多元化经营的道路。潜心做好一二,必能成为大家。传世的技艺从来都是一招鲜、一招绝,而不是样样通。

兵战,将帅不可不知地形地势之道;企业经营,领导不可不做市场环境分析。职责所在,重于泰山,慎之又慎,不可不察。

【原文】

凡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译文】

举凡用兵失败,不过“走”“弛”“陷”“崩”“乱”和“北”六种现象。这六种现象,都不是由天灾造成的祸害,而是由将帅的过失造成的。在敌我双方条件相当、势力均等的情况下,却还要以一击十,这样的失败叫作“走”;士卒强悍而将吏懦弱,不能统辖管束,指挥松散无力,这叫作“弛”;将吏本领高强而士卒懦弱,因而失败的,叫作“陷”;部将怨怒而不服从主将之命,遇到敌人愤然擅自出战,主将又未能了解他的才能而加以控制,这叫作“崩”;将帅懦弱而缺乏威严,管理教育无章法,下级官兵无所适从,布兵列阵杂乱不整,这叫作“乱”;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而以少击众、以弱击强,又无精锐部队为骨干,因而失败的,叫作“北”。以上六种情况,都是造成战场上失败的原因,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点睛之笔】

作为团队领军人物,一定要注意防范“非天之灾,将之过也”一类的错误。

孙武分析了用兵失败常见的六种错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领导应该有自信,但不要自以为是;应该积极进取,但不要盲目自大;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若没有条件还要硬上,就是撞南墙。

没有必胜的把握和条件,却要以寡敌众、以一击十,自以为很有胆识、很高明,实则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这样的领导和决策不可取。

团队有基础,成员意志坚定,但领导软弱无力,必然导致以下犯上,这样的状态要尽早改变,不能让平庸无能之辈阻碍事业发展。

领导有抱负有追求,但团队缺乏斗志,一遇到困难必然溃散,所谓“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就可以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只可能是神话

部下对领导有怨气,不服管理又好擅自行动,领导不了解部下的能力水平,这样的团队一定是一盘散沙,没有战斗力。

团队管理无方,没有规矩,杂乱无章,行为失当,这是乱局危象。

领导者不善分析判断,不善组织整合,不善应对变化,不善把握时机,不善选择切入点,是一定会打败仗的。

领导要带领团队成就事业,不可不慎察“失败之道”。

领导不能满足于位和威,不能陶醉于权和势。

【原文】(www.xing528.com)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译文】

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正确判断敌情以克敌制胜,考察研究地形地势的险易,计算道路的远近,这些都是高明的将帅必须懂得的道理和应掌握的法则。把这些法则运用于指挥作战,就一定能胜利;不明白这一点,就去指挥作战,一定会失败。所以,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判断确有必胜把握,即使国君不让出击,也要坚决出击,而无须听从君命;如果根据战场态势判断没有必胜把握,即使国君命令出战,也可不顾君命而拒绝出战。所以,身为将帅,应该进不贪求战胜的功名,退不回避违抗君命的罪责,只求保全民众的生命财产和符合国君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最宝贵的人才。

【点睛之笔】

地形是打仗的辅助条件,市场环境是企业经营的外部条件。

领导者的基本功之一,就是认识环境、分析环境。

领导者要善于识变、善于应变,要善于谋划、善于决策。

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这是每一位卓越的领导者都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但未必每一位领导者都能做到,因为实事求是有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领导者的牺牲精神就是置个人荣誉于不顾,进趋不是为了个人争名逐利,退避不是为了推卸责任,永远以组织的利益为重,以组织的目标为目标。

精神境界是领导者的职业操守,万万不可丢。

【原文】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译文】

将帅对待士卒如同对待婴儿一样体贴,士卒就可以跟将帅一起去赴汤蹈火;将帅对待士卒如同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士卒就可以与将帅同生共死。但是对士卒若一味优待而不能使唤,一味宠爱而不能使他们听从号令指挥,士卒违法乱纪而不能整治,这样的军队犹如娇生惯养的孩子,是不能用来打仗的,更不用说打胜仗了。

【点睛之笔】

爱兵如子,是以人为本的经典体现。

视卒如婴,视卒如爱子,与士卒同甘共苦,可以获得战无不胜的群众力量,这是管理学所推崇的理念,也是很多领导者所追求的结果。

爱兵如子,不等于溺爱。溺爱出娇子,甚至是逆子,出不了战士。

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领导者要走好四步棋:用企业理念影响其心性;用规章制度约束其行为;用文化道德熏陶其思想;用惩戒措施纠正其过错。

【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译文】

只知道我军能打仗,而不了解敌军不可以攻打,取胜的可能性只有一半;只知道敌军可以攻打,而不了解我军不能打仗,取胜的可能性也只有一半;知道敌军可以攻打,也知道我军能打仗,但不了解地形不利于作战,取胜的把握仍然只有一半。所以,真正懂得用兵打仗的将帅,他行动起来目的明确而不会迷惑,策略措施变化多端而不会穷竭。所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每战必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再了解天时地利,那么,胜利就不可穷尽了。

【点睛之笔】

追求全胜其实也许很简单:知己知彼,知天知地。

充分了解一切可能的情报信息,充分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充分进行科学分析,这样做出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一定能取得预期的结果。

可行性分析,同时应该包含不可行性分析。

要看到对手的弱点和不足,更要看到对手的优势和力量;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力量,更不要忽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可行性分析最忌一边倒的片面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