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茶叶品评:三大类茶艺鉴赏

国外茶叶品评:三大类茶艺鉴赏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外的茶主要有绿茶、传统的红茶和CTC茶等三大类。在中国茶种的基础上,日本培育出自己的品种,主要是薮北种和丰绿种,“丰绿种”常见于九州南部,“薮北种”则全国占有率最高。与印度阿萨姆红茶、中国祁门红茶被称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在各季节的大吉领红茶中,次摘向来评价最高、也最受茶客们的肯定与喜爱。下午茶及进食口味重的盛餐后,最宜饮此茶。

国外茶叶品评:三大类茶艺鉴赏

除中国以外产茶的国家也有不少,亚洲主要有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孟加拉国、伊朗、马来西亚、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菲律宾、韩国等;非洲主要有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刚果、毛里求斯、津巴布韦、卢旺达、喀麦隆、布隆迪、南非、埃塞俄比亚等;美洲主要有阿根廷、巴西、秘鲁、墨西哥、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等。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以及欧洲的俄罗斯也产茶。国外的茶主要有绿茶、传统的红茶和CTC茶等三大类。

知识:

CTC茶

CTC制法红碎茶是指揉切工序采用CTC切茶机碎制成的红碎茶。CTC是指压碎crush、撕裂tear、揉卷curl。在加工过程中,通过两个不同转速的滚筒挤压、撕切、卷曲制成颗粒状的碎茶。碎茶紧实呈粒状,色棕黑油润,内质香味浓强鲜爽,汤色红艳,是国际卖价较高的一种红碎茶,一般制成奶茶或袋泡茶。

(一)日本的绿茶

唐朝末年,日本从中国引入茶树,宋元时期,也陆续将中国树种引入日本。在中国茶种的基础上,日本培育出自己的品种,主要是薮北种和丰绿种,“丰绿种”常见于九州南部,“薮北种”则全国占有率最高(约占83%)。图2-31为日本茶园的景观。

图2-31 日本茶园

据安徽农业大学宁井铭教授研究,2017年日本全国茶园面积4万公顷,总产量8万吨,茶农约24万户,主要分布在静冈、鹿儿岛、三重等县。日本茶叶多用蒸汽杀青,再在火上揉捻焙干,或者直接在阳光下晒干,这样可使茶色保持翠绿,茶汤味道清雅圆润。依据档次不同分出玉露、玉绿、抹茶、番茶、煎茶、焙制茶、玄米茶等,这些茶的香气、味道、口感又各有不同,喝的场合也有讲究。

1.玉露

玉露(图2-32)是日本最高级的茶品,据说一百棵茶树里也有可能找不出一棵来生产玉露,可见对茶树要求之高。在发芽前20天,茶农就会搭起稻草,小心保护茶树的顶端,阻挡阳光,使得茶树能长出柔软的新芽。将嫩芽采下,以高温蒸汽杀青后,急速冷却,再揉成细长的茶叶。玉露只取第一次手摘的嫩芽制成,只有叶肉、不含茎梗,是最高等级的绿茶。适合使用50~60℃热水冲泡,茶汤富含茶氨酸,涩味较少,甘甜柔和,茶汤清澄,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图2-32 玉露茶

2.抹茶

抹茶(图2-33)的栽培方式跟玉露一样,同样需要在茶芽生长期间将茶树遮盖起来,以防叶绿素流失,增加茶叶的滋味。采摘下来的茶叶经过蒸汽杀青后直接烘干,接着去除茶柄和茎,再以石臼碾磨成微小细腻的粉末。抹茶兼顾了喝茶与吃茶的好处,也常用作茶道,此外它浓郁的茶香味和青翠的颜色使得很多的日本料理、和果子都会以之作为添加的材料。

图2-33 抹茶

3.煎茶

煎茶(图2-34)是日本人最常喝的绿茶,产量约占日本茶的八成。采自茶树顶端的鲜嫩茶芽,首先以蒸汽杀青,再揉成细卷状烘干。成茶挺拔如松针,好的煎茶色泽墨绿油亮,冲泡后却鲜嫩翠绿。茶味中带少许涩味,茶香清爽,回甘悠长。一般煎茶的蒸制时间约为30秒,超过30秒的叫作“深蒸煎茶”,茶叶中的苦涩味道会比一般煎茶少。

图2-34 煎茶

4.番茶

番茶(图2-35)用的是茶芽以下,叶子较大的部分。茶叶经过蒸汽杀青后,在阳光下晒干或者是烘干,再将茎梗分拣出来。番茶的颜色较深,因为是大叶茶,茶味偏浓重,所含咖啡因比玉露少,不会影响睡眠

图2-35 番茶

5.粉茶

粉茶与抹茶有着根本的区别,首先选择的茶芽就有不同,其次抹茶是经过石臼碾磨得来的细幼粉末,而粉茶则是制作煎茶时所剩余的茶叶碎,比起煎茶来,粉茶因为已经成粉末状,故而能更快地出味,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泡出味道浓郁的绿茶,但香气略微逊色于完整的茶叶。多用来做茶包,或平时的茶饮。

6.焙茶

焙茶(图2-36)又叫烘焙茶,将番茶用大火炒,直至香味散发出来,这是唯一用火炒的日本绿茶。焙茶因为炒过,故茶叶呈褐色,苦涩味道已经去除,带有浓浓的烟熏味,暖暖的香气是适合寒冷天气的茶饮。但毕竟是绿茶,三泡过后香味已经走远,茶汤的滋味也转淡。因为焙茶容易浮在茶汤表面,建议用带有滤网的茶壶冲泡,方便饮用。

图2-36 焙茶

7.玄米茶

糙米在锅中炒至足香,混入番茶或煎茶中,就是玄米茶(图2-37)了。冲泡的茶汤米香浓郁,而且一茶一米相映成辉,十分有趣。在口味上有着炒米香,掩盖了些茶叶的苦味和涩味,而且喝着喝着还能品出爆米花的味道。很容易被人接受,也方便在家中自己制作,所以在日本乃至整个亚洲它都是很流行的茶饮。

图2-37 玄米茶

(二)印度的红茶

印度红茶占世界红茶产量的30%,CTC茶占全世界产量的65%,是国际红茶市场上的主流茶叶,品种有DARJEELING大吉岭红茶、NILGIRI尼尔吉里红茶和ASSAM阿萨姆红茶(图2-38)。

图2-38 印度红茶标志

1.大吉岭红茶

大吉岭位于印度东北的喜马拉雅山麓,气候与土壤都适合种植茶叶,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茶区。春摘大吉岭红茶见图2-39,茶水色清淡,略显金黄,味道带有果香而浓郁,俗称“香槟红茶”。与印度阿萨姆红茶、中国祁门红茶被称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大吉岭红茶每年只出产8000~11000吨,而据称是大吉岭红茶的总销量却有40000吨。

图2-39 春摘大吉岭红茶

大吉岭的最佳采摘季严格地分为春、夏、秋三季,各个时期所采摘的红茶的味道和香气也大为不同。春摘茶,在3~4月采摘,多为青绿色,也被称为“First Flush”,即春摘。春摘是一年当中最早的一次采摘,初茶嫩芽居多,滋味轻扬甜润,花香洋溢,汤色呈金黄色。夏摘茶,在5~6月采摘,被称为“Second Flush”,即次摘。次摘是一年当中的第二次采摘,二号茶为金黄。其汤色橙黄,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带有葡萄香,口感细致柔和。在各季节的大吉领红茶中,次摘向来评价最高、也最受茶客们的肯定与喜爱。秋摘茶,在7~8月采摘,被称为“Autumnal”,需等到当地雨季过后的9~10月间才能采收,茶色较深、滋味扎实浓厚,价格也相对较便宜,也是三种季节里最适合用来冲制奶茶的茶款。

大吉岭红茶最适合清饮,但因为茶叶较大,需稍久闷(约5分钟)使茶叶尽舒,才能得其味。下午茶及进食口味重的盛餐后,最宜饮此茶。大吉岭红茶汤见图2-40。

图2-40 大吉岭红茶的茶汤

2.尼尔吉里红茶(www.xing528.com)

尼尔吉里红茶(图2-41)产自印度南方尼尔吉里高原,海拔1200~1800米,俗称“蓝山红茶”。尼尔吉里的气候及风土与斯里兰卡接近,味道和香气都类似斯里兰卡红茶。这里气候温润,适合茶树生长,所以全年皆有生产,12月到隔年1月所采收的冬摘茶品质特别优良,被称作“冬霜红茶”(Frost Black)。尼尔吉里红茶有各种规格的传统茶,也被制成CTC茶,出口世界各地。尼尔吉里也生产低成本的BOP级红茶。

资料:

国外红茶等级标志

F=Flowery:如花蕾上的芽一般形状的嫩芽。

P=Pekoe:带有白毫的嫩芽,从茶枝最顶端数下来的第3片叶,叶片通常比较短。

O=Orange:采摘下来的茶叶上带有橙黄色的光泽。

B=Broken:碎型茶。

F=Fanning:片型茶,指BOP筛选下来的小片茶叶。

D=Dust:切得像粉一般细的茶叶,主要用来做茶包。

G=Golden:有黄金色的光泽。

T=Tippy:含有大量新芽。

S=Souchong:小种茶,从茶枝最顶端数下来的第5片叶,叶片通常比较大。

1=No.1:代表在该等级里为顶尖的级别。

这些字母连起来就代表不同的等级。

OP=Orange Pekoe:橙黄白毫,指从茶枝最顶端数下来的第2片叶,此等级表示红茶带白毫,茶色橙黄的优质红茶。

FOP=Flowery Orange Pekoe:花橙黄白毫,指含有较多芽的优质红茶。表示茶枝最顶端的新芽,十分宝贵,等级比OP高。

GFOP=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金色花橙黄白毫,表示上等芽茶。

TGFOP=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显毫花橙黄白毫,含有较多金黄芽叶的高级红茶,等级比GFOP高。

FTGFOP=Fine 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精制花橙黄白毫,指经过精细地揉捻精制而成的高质量茶叶。

SFTGFOP=Special Fine 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特制花橙黄白毫。

SPECIAL表示FTGFOP中的最高级品。

尼尔吉里Havukal茶园、Glendale茶园和Kairbetta的茶品质比较出众,尤其是Havukal茶园出产的是最好的尼尔吉里红茶。但是在尼尔吉里,很难购买到单一茶园的茶。尼尔吉里红茶从外观上看,其颜色介于红与绿之间,类似中国乌龙茶的颜色特点,茶汤一般从淡绿色到金黄色,近似中国铁观音的汤色,滋味清新香甜。

图2-41 尼尔吉里红茶

3.阿萨姆红茶

阿萨姆红茶产自印度东北喜马拉雅山麓的阿萨姆邦,这里是世界最大的红茶产地,每年的产量50~70万吨,占印度的1/2。阿萨姆茶一般每年采摘两次,以6~7月采摘的品质最优,但10~11月的阿萨姆秋茶味道更浓更香。八成以上的阿萨姆红茶都是采用CTC工艺,但次摘红茶还是按照传统制法,根据红茶的形状分级后上市,见图2-42、图2-43。阿萨姆红茶,茶叶外形细扁,色呈深褐;汤色深红稍褐,带有淡淡的麦芽香和玫瑰香,滋味浓,回味甘甜,口感强烈悠远,是冬季饮茶的最佳选择。

1823年,东印度公司的罗伯特·布鲁士(Robert Bruce)在阿萨姆地区发现了野生的茶树,由此开启了关于茶树原产地的争论。1838年,英国人将第一批在阿萨姆生产的12箱茶叶运回英国,大约20年后,阿萨姆的茶叶生产走向正规。

阿萨姆的自然条件与中国不同,也对茶树品种和红茶的加工方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英国人对中国的制茶方法做了改进,建立起自己的茶叶生产系统,可以大量生产品质恒定的红茶。与中国红茶相比,这些红茶的苦涩味较重,不太适合清饮,更适合加糖、加奶,显然这是符合欧洲人的饮食习惯的。

图2-42 阿萨姆红茶

图2-43 CTC红茶

(三)锡兰红茶

锡兰红茶又被称为“西冷红茶”“惜兰红茶”,该名称源于锡兰的英文Ceylon的发音,直接音译而来。1972年锡兰改名为斯里兰卡(Sri Lanka),但生产的红茶依旧被称为锡兰红茶。斯里兰卡1824年引进中国茶树,1839年引进阿萨姆茶树,但从1869年才开始正式大面积种植茶树并生产红茶。英国人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被誉为斯里兰卡红茶之父,这里也是红茶之王托马斯·立顿的发迹之地。

斯里兰卡全年都在生产茶叶,所以没有像阿萨姆和大吉岭那样根据季节对茶叶进行分类,而是根据茶树所在的海拔高度进行分类,即高地茶、中段茶和低地茶。锡兰红茶的6个产区包括乌瓦(UVA)、乌达普沙拉瓦(Uda Pussellawa)、努瓦纳艾利(Nuwara Eliya)、卢哈纳(Ruhuna)、坎迪(Kandy)、迪不拉(Dimbula)等,各产地因海拔高度、气温、湿度的不同,均有不同特色。斯里兰卡每年生产茶叶约25万吨。

1.乌瓦红茶

乌瓦红茶(图2-44)产于斯里兰卡正中央山脉的东侧地区,是高地茶的代表,带有玫瑰花香和口感宜人的涩味,适合制作奶茶。乌瓦红茶的最佳采摘季节是每年的8~9月份,采摘量少,但由于此时茶芽生长比较慢,养分充足,品质非常好,花香中带有一丝薄荷的香气,清爽宜人,茶汤橘黄色。其他时间采制的乌瓦红茶涩味强劲,具有红茶典型的浓、强、鲜的口感,茶汤深红色。

图2-44 乌瓦红茶BOP级

2.迪不拉红茶

迪不拉也音译成金佰莱,迪不拉红茶(图2-45)产于斯里兰卡山麓地带西南坡高地。每年1~2月,斯里兰卡特有的季风都会让这里变得很干燥,使得这里的红茶带有鲜花般的香气。这个季节是迪不拉茶最好的采摘季。此季采制的红茶散发着馥郁的玫瑰花香,涩味强,汤色浓,但是味道清淡,极易入口。其他季节采制的红茶具有传统红茶独有的风味。迪不拉红茶香气与味道非常协调,即使每日饮用也不会让人腻烦,既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调制奶茶、花草茶。

图2-45 迪不拉红茶BOP级

3.努瓦纳艾利红茶

努瓦纳艾利位于海拔1800米的地方,这里最初是由英国人为度假而开发的小镇,有“小英国”之称。这里是斯里兰卡红茶产地中地理位置最高的,早晚温差15~20℃,这使得当地的红茶涩味浓厚,还具有高地茶特有的甘甜与花香,其中还有独特的青草气大大提升了红茶的品味。努瓦纳艾利红茶(图2-46)最佳采摘季是每年的2~3月,此时红茶的汤色呈淡淡的橘黄色,具有近似于大吉岭红茶的口感。

图2-46 努瓦纳艾利红茶OP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