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理学基础:管理的概念、要素和类型

管理学基础:管理的概念、要素和类型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管理和组织管理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概念在人类的活动中,无时不存在管理,无处不需要管理。组织的概念和类型要明白组织管理的含义,需要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组织。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将一般员工纳入管理者的范畴,其称谓为管理员。②按管理的领域划分。管理相对方即管理活动所指向的人,包括管理者面对的上级、下级、同事等。管理相对方在管理中的角色主要是通过高层副职、中层管理者以及基层管理者体现出来的。

管理学基础:管理的概念、要素和类型

1)管理和组织管理

(1)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概念

人类的活动中,无时不存在管理,无处不需要管理。“管理”一词,从字面上来解释,即管辖、治理的意思。大到国家,小到单位和个人的活动,都离不开管理。因此,从广义的角度看,管理可定义为:人类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完成特定任务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从狭义的角度看,管理是指组织管理,即组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各种人类活动所拥有和需要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管理的相关观点:管理活动的存在是为了实现人类更好的发展,管理活动强调以人为中心,人是管理的主体,管理是为人服务的;组织管理由若干内容构成,如制定组织宗旨、使命和价值观,确定组织战略,制定组织制度和规章,搭建组织结构,配置人力资源,拟订工作计划,开展沟通与协调,进行激励与控制等职能;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优化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确保组织工作具有良好的效果、较高的效率和较大的效益;管理是在特定环境下开展工作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审时度势,充分考虑环境的特点。

◆课堂讨论◆

管理活动对企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要明白组织管理的含义,需要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组织。组织是由个人或群体所组成的、有共同目标和一定边界的社会实体。例如行政机关、企业、学校、医院、部队等实体都是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分工合作是组织运营并发挥效率的基本手段和前提,组织必须具有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

按照不同的标准,组织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首先,可以将组织划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成立的功能结构,这种功能结构或部门是组织的组成部分并有明确的职能。正式组织的基本特征是设立的程序化、解散的程序化和运作的程序化。非正式组织是指由于地理位置关系、兴趣爱好关系、工作关系、亲朋好友关系等而自然形成的群体,这种群体不是经过程序成立的。例如,各种组织中的业余合唱团、同乡会、同学联谊会等都是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现实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可以为正式组织的目标实现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或冲突时,又会成为组织目标实现的障碍,可能会出现集体抵制或抑制正式组织的政策或目标的情况。

其次,组织还可以划分为实体组织与虚拟组织。实体组织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组织。虚拟组织是社会及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产物,它在计算机信息网络出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信息网络的出现,使虚拟组织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虚拟组织不同于实体组织,它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构成人员、办公场所、核心能力等方面的虚拟性。

(3)东西方管理的差异

西方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对组织的管理,以管理好组织为目的,进一步思考如何管理组织中的个体。而中国的管理思想注重从自我管理开始,走向组织管理和社会管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讲一个人要想管理天下大事,要从自我管理开始做起。今天,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管理是指组织管理,而不是个体的自我管理,但是自我管理是组织管理的起点和基础,只有具备了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为家庭管理和组织管理奠定基础。因此,在引进西方的管理思想和理论时,要明辨中西方管理的差异,不应该照搬西方的管理理论而丢掉了中国的管理思想精髓。同样,在开展管理的时候,也要立足于从自己做起,使自己能够垂范于他人,这样才能管好家庭和组织。

2)管理的要素

管理要素包括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的相对方和被管理者)、管理环境、管理活动、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等。由于管理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活动,因此,管理要素的划分具有相对性,从不同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理解。

(1)管理者

管理活动是由管理者来完成的,管理活动内容丰富,既包括针对个人自身活动的管理,也包括针对群体活动的管理。个体活动中的管理者就是开展个体活动者本人,这种情况下开展的管理活动是自我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即在组织中担负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工作,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所以,管理者包括个体活动管理者和组织活动管理者,个体活动的管理者是形形色色的个人自身,而组织活动的管理者也有很多分类。

①按管理层次对管理者进行分类。通常情况下,管理学书籍将管理者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但是,除了以上3个层次的划分外,还有两个层次的管理者,即领导和管理员。管理者3层次的划分,首先是没有将领导纳入管理者的范畴,导致对管理者的划分结果与整个管理者队伍的总量之间存在逻辑的不周延。其次,将一般员工划分在被管理者范畴,作为被动接受管理的人,这种划分不符合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因为一般员工也承担着管理任务。而且这种管理思想也导致了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对立,不利于调动一般员工的管理积极性。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将一般员工纳入管理者的范畴,其称谓为管理员。

②按管理的领域划分。对组织中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按照他们所从事不同专业领域的工作来进行分类。比如市场营销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生产与经营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其他类型的管理人员等。

(2)管理对象(www.xing528.com)

管理对象是指管理活动中,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所指向的所有人物、事件和物件,管理对象包括管理的相对方和被管理者。

①管理相对方。管理相对方即管理活动所指向的人,包括管理者面对的上级、下级、同事等。管理相对方也是管理者,只不过是在某一个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处于接受管理和执行工作安排的地位,所以,对管理相对方的界定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发生变化时,管理相对方也会发生变化。管理相对方在管理中的角色主要是通过高层副职、中层管理者以及基层管理者体现出来的。一般情况下,组织的最高领导不属于管理相对方,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最高领导才成为管理相对方。将管理对象分为管理相对方和被管理者,这种划分法跟传统的管理学思想不一致,但是这种划分法充分考虑了所有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将人与物资、信息、资金和环境等客观事物混为一谈,既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客观现实,又有利于明确一般员工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被管理者。被管理者是指管理活动指向的事物、事件、物件,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物资、组织信息、资金等。

a.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成员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在职责、职权等方面的分工协作体系。它由一定的部门、机构和人员组成,这些部门、机构和人员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组织结构是由组织的目标和任务以及环境的情况所决定的。它对组织内部的正式指挥系统、沟通系统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等也有界定和规范作用。

b.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组织的各种规章制度。体现在国家管理的层面,就是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政策等;体现在企业层面,就是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的总称,包括公司章程、组织纪律生产管理制度、供应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是组织开展管理活动的重要措施。组织在建立之前和建立之初,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章立制,构建管理制度,给常规的工作拟订规范和标准,以便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c.物资。物资是物质资料的简称。广义的物资概念既包括可以直接满足人们需要的生活资料,又包括间接满足人们需要的生产资料。狭义的物资概念是指在企业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品和各种生产资料。

d.组织信息。组织信息是指与组织管理活动相关的各种信息,这个内容将在以后的项目中做详细阐述。

e.资金。资金有多重含义,有的时候泛指资本,指用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资或货币;有的时候指国家、公司、社团、商行等拥有的款项或收益;有的时候指经营工商业的本钱。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资金又发展出一种新的形式,即虚拟资金。虚拟资金首先应当理解为当前网络及网络游戏盛行的条件下网络论坛及网络游戏等的注册用户凭以进行相关操作的前提条件。这些虚拟资金不是真正的资金,但是很可能要用真实的资金来购买,比如腾讯公司的Q币、网络游戏的游戏币等。其次,虚拟资金还表现为比特币,它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是点对点传输、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目前,各国对于如何使用这种货币还有很大分歧。

(3)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这个问题将在以后的项目中详细阐述。

(4)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是指管理者为完成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管理人的活动和管理事的活动。管理活动具体又可以分为预测、分析、计划、决策、组织、协调、沟通、激励、控制等方面的活动。

(5)管理内容

管理内容是基于一定的目标和任务,在一定环境中,针对特定的对象开展的管理活动的整合。管理内容构成了管理岗位或工作岗位的职责依据。这将在以后的项目中详细介绍。

(6)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是指开展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方法。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详细介绍。

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活动、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等构成了整个管理,分析管理往往围绕这些方面展开。

3)管理的类型

管理活动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管理进行不同的划分。根据管理对象的特性,可以将管理划分为自我管理和组织(群体)管理;根据管理的内容,可以将管理划分为国家管理、城市管理、乡村管理等;根据管理行业的不同,可以将管理分为医院管理、行政部门管理、军队管理、企业管理等;根据管理内容的专业性,可以将管理分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供应管理、物流管理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