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灯彩—世界文化遗产,盛行元宵赏灯风俗

苏州灯彩—世界文化遗产,盛行元宵赏灯风俗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州,古称吴,又称姑苏、平江等。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元宵赏灯风俗之盛,促进了苏州纸扎彩灯工艺的高度发展。苏州花灯品种繁多,有罗帛、琉璃、鱼鲩、麦丝、竹缕、夹纱、料丝、鳌山。苏州灯彩,在宋代已成为独立的工艺行业,并冠艳全国。当时苏州最流行的花灯,据说是“琉璃球”和“万眼罗”。2008年,苏州灯彩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灯彩—世界文化遗产,盛行元宵赏灯风俗

苏州,古称吴,又称姑苏、平江等。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有2500多年历史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宋代苏州灯节之盛,据宋周密的《乾淳岁时记》记载:“元夕张灯,以苏灯为最。元夕前后,各采松枝竹叶,结棚于通衢,昼则悬彩,杂引流苏,夜则燃灯,辉煌火树。”《石湖乐府序》记载:“诗云: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垆博塞杂影呼,夜夜长如正月半。”元宵赏灯风俗之盛,促进了苏州纸扎彩灯工艺的高度发展。苏州花灯品种繁多,有罗帛、琉璃、鱼鲩、麦丝、竹缕、夹纱、料丝、鳌山。《红楼梦》中讲到薛蟠从苏州带回京师的花灯叫纱工灯,就是苏州花灯的一种。

苏州灯彩,在宋代已成为独立的工艺行业,并冠艳全国。当时苏州最流行的花灯,据说是“琉璃球”和“万眼罗”。范成大就曾以《咏吴中二灯》为题,写下了两首描绘彩灯琉璃球和万眼罗的五言律诗。其一《琉璃球》为:“龙综缫冰茧,鱼文镂玉英。雨丝风外绉,云网日边明。叠晕重重见,分光面面呈。不深闲里趣,争识个中情。”

苏州花灯之一。熙和湾花灯博物馆展品。(www.xing528.com)

苏州灯彩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工艺十分精巧,画面丰富多彩,绘有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草,不仅光华灿烂,而且制作巧妙,如有一种“剔画彩灯”和“走马灯”,灯上设置各种故事人物,有西施采莲、张生跳墙、刘海戏蟾之类。待灯里燃起蜡烛,冷热空气对流,人物即能循环转动,颇有趣味。有一只“上桥落马灯”,灯面上绘着小桥流水人家,粗看无人,但点上蜡烛,即隐约出现一个骑马的人影,跑到桥头,人与马又会分离,马影先过桥,然后人影随后过桥,过桥后又跨上马背,渐渐隐去,其手艺的高超,使人惊叹。

苏州花灯之二。熙和湾花灯博物馆展品。

2008年,苏州灯彩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