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务状况与环境因素对利润质量的影响及分析方法

财务状况与环境因素对利润质量的影响及分析方法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营业杠杆系数、企业筹资能力、资产流动状况等财务状况也会对利润质量的排序造成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因素也会对利润质量造成影响。(二)对利润的结果进行分析对利润结果的分析,主要是指对利润各个项目所对应的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质量分析。

财务状况与环境因素对利润质量的影响及分析方法

利润质量是指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以及利润结果的合规性、效益性及公允性,也就是利润的含金量。对于反映企业目前的利润增长和未来的利润水平而言,利润中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并不都一样。理智的财务报表阅读者应分析企业目前利润和未来利润的主要来源,判断企业利润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一、利润质量分析的角度

企业的利润质量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二、利润质量高的企业特点

三、影响利润质量的因素

影响利润质量的因素一般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企业的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固定资产维修费用、营业杠杆系数等经营活动和财务变动对利润质量会产生影响,影响利润质量的排序。

如果企业变动成本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下降,表明与企业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越来越少,而固定成本与营业收入没有直接的配比关系。这种成本结构的形成往往是管理者遇到经营问题时倾向于把有关的开支资本化而不是费用化的结果,起到了推迟确认费用的作用。这种情况表明企业利润质量在下降。

固定资产维修费用是否充足是影响资产密集型企业利润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如果固定资产的维护不够充分,或者固定资产逐渐被淘汰,管理者倾向于高估利润,以维护企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形象。这时的利润是低质量的。

营业杠杆系数、企业筹资能力、资产流动状况等财务状况也会对利润质量的排序造成影响。如果债务水平上升,企业再进行债务筹资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如果企业无法取得用于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或者说企业不能以合理的、企业能承受的成本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企业将无法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这将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稳定性。随着债权人承担风险的加大,他们所要求的报酬随之提高,因此,资金成本会伴随着债务水平的上升而上升。利息支出的增加,将带来财务杠杆系数提高,企业利润的波动性也随之增大,利润质量则随之下降。

资产的流动性虽然对当期利润不直接产生影响,但通过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同样会影响利润质量。如果企业不能按期偿还债务,企业可能会采取贱卖资产等不适当的行为,这些行为会使未来利润变得更加不确定,风险更大。这时的利润被认为是低质量的。

(二)行业状况与环境因素

分析企业的利润质量必须考虑行业因素。在一个行业内不会对利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会计或财务实务,可能会对另一个行业的利润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如会计准则规定,与建筑活动有关的借款利息应该资本化,这在公用事业领域里不会影响利润质量,因为未来调整后的产品价格可以反映对这个成本所作的补偿。相反,在工业领域内,将与建筑活动有关的借款利息进行资本化,由于产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对于那部分资本化的成本而言,能否在未来得到补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企业所处的环境因素也会对利润质量造成影响。如政治因素,一个处于政治不稳定国家的企业,其利润质量就会受到负面影响,因为那里存在着国有化和限制返还的风险。

四、利润质量的分析方法

(一)对利润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对利润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主要应关注构成利润的各个主要项目。

1.主营业务收入

2.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水平的高低,既有企业不可控的因素,如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材料和人工价格波动;也有可控因素,如在一定的市场价格水平条件下,企业可通过选择供货渠道、采购批量等来控制成本水平。此外,主营业务成本还有一定的刚性,如制造费用中的折旧成本。

3.其他业务利润(www.xing528.com)

如果其他业务利润在营业利润中的比重超过了主营业务利润,则报表使用者应高度重视。由于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有严格的标准,有些企业为了在年末突击实现经营目标,转而把重点放到其他业务利润中,通过突击签署一些不负责任的买卖合同来达到利润包装的目的。如商标租赁合同、委托理财合同、财产托管合同等,通过这些合同的签署,企业的收入在利润表上反映了出来,但与收入相关的现金却往往没有随之流入。这些买卖是不具有持续性的,因此在分析企业的盈利稳定性时必须扣除这些合同带来的影响。

4.营业费用

广告费用在企业的营业费用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但广告费用能给未来带来多少收入却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在财务信息中,在支出发生的当期就应列入费用,以抵减当期的收入。

广告支出对企业短期经营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但对长期经营的影响却是未知的。但有一个评判标准可以借鉴,即营业费用的增减变动与营业收入的增减变动长期来看应该是方向相同,速度相近的。当营业收入的增速超过了营业费用的增速时,营业费用就显现出了其必要性和一定的规模效应。

5.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的水平必须和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和销售水平结合起来分析。销售的增长会使相应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扩大,资产规模的扩大会增加企业的管理要求,如人员扩充,从而使管理成本增加。

6.财务费用

企业的财务费用大部分来自于业务发生的利息支出。企业贷款利息水平的髙低,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7.盈余操纵

上市公司为了获得融资资格、提高新股发行或配股价格、操纵股价、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获得投资者的关注等,往往会通过会计或非会计手段操纵盈余。

(二)对利润的结果进行分析

对利润结果的分析,主要是指对利润各个项目所对应的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质量分析。主要涉及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或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存货、待摊费用递延资产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五、利润质量恶化的主要表现

六、提高利润质量的方法

提高利润质量一般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一)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企业向客户赊销产品,就会产生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账款的问题。对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应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账龄开始延长或者过期账款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就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企业信用政策,对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此外,企业要不断完善应收账款的管理,根据企业情况探索一条适合本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

(二)改善财务状况

企业利润质量不仅涉及利润这个因素,一些财务活动也对利润质量产生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可以通过简单的财务指标反映出来。由于企业的偿债能力来自于企业盈利而获得的现金,因此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其偿债能力也应该强,如果企业盈利能力强而偿债能力弱,有可能是企业在盈利转化为现金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髙同样说明企业偿债能力麵,财务状况较好。但如果由于应收账款的增加幅度大于利润增加幅度而带来两个指标的上升,则说明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也会导致利润下降。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大幅度下降,那么当期利润质量由于受到财务状况变化的影响会有所下降,反之,利润质量则会有所提高。

(三)完善会计准则与制度

会计在同一类经济事项的处理上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其最终的反映结果也各不相同。目前大多数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给企业提供了太多的判断空间,企业可以选择对其最有利的方法来反映经济实质,当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实质之间发生偏差时,利润质量也就降低了。再加上新经济业务的不断出现,使得其中部分交易和经济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并未在相关准则中做出相应的规定,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会计准则制定的滞后性对会计事项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估计或判断。改变这一现象唯一的方法就是从制度上加以解决,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的会计制度,尽量减少企业的选择权,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提髙利润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