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方法: 幼儿园游戏观察

常用方法: 幼儿园游戏观察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观察幼儿游戏涉及观察计划的制定、方法的选择和内容的确定等多方面工作,这些工作的质量既影响观察过程的规范性和效率,又制约观察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总之,观察记录的记录方式受到观察目的、内容、观察者自身素质和物质条件的制约,并与所选用的观察方法紧密联系。(二)游戏观察的方法1.扫描观察法也称时段定人法。

常用方法: 幼儿园游戏观察

观察幼儿游戏涉及观察计划的制定、方法的选择和内容的确定等多方面工作,这些工作的质量既影响观察过程的规范性和效率,又制约观察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观察计划的制定

观察计划是教师根据需要对观察目的、内容、过程、记录方式等做出的预先设计与安排,对于保证观察的条理性、规范性,提高观察的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观察计划的制定主要包括确定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明确内容和设计与选用记录方式等工作。

1.确定观察的目的

游戏观察的目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重的,不外乎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的真实状态和个别情况,二是为了更好地预设、指导、改进和评价游戏。不管是出于哪个目的,都需要教师对观察对象进行筛选。

2.选择观察对象

选择观察对象需要根据观察的目的来确定。通常情况下,由于感官范围和能力的限制,观察者难以在同一时间内把握大量的对象,而只能有选择地把其中的一部分置于感知的中心,从而获得对观察对象较为清晰、全面、深刻的印象;否则,观察对象过多,易使观察者目不暇接、手忙脚乱,造成重要信息遗漏。在游戏观察过程中,观察者可以每次选择2~3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重点观察那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对游戏进程和效果有显著影响作用的幼儿。

3.明确游戏观察的内容

观察内容是观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游戏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人”和“物”两个方面,所以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环境、材料、角色与游戏主题、情节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关系”是游戏观察的重点。

(1)游戏场地和游戏的关系。

游戏场地安排是否合理,有时候事先很难考虑周到,因此游戏观察时可以看一下有无浪费的地方或过于拥挤的区域;区域间的邻近安排是否合理,如互补区域间的临近、安静区和喧闹区的远离等;游戏场地间是否有通道,场地间的路线、标注、边界是否清晰合理等。

例如,几个男孩在积木搭成的高速公路上玩开车游戏。由于地方太挤,公路上的桥老是被碰倒。终于在几次碰倒—重搭的重复之后,明明说:“我们不玩了,老是重搭,没意思。”……由此分析出狭窄的空间制约了幼儿游戏的发展,教师应开辟更大的空间让幼儿游戏。

(2)材料投放和幼儿游戏的关系。

游戏材料的数量是否满足幼儿的需要,有无争抢游戏材料的现象发生;游戏材料是否符合幼儿年龄层次需要,有无过难或过易的、幼儿不问津的;游戏材料是否安全卫生;辅助性材料的运用及效果如何等。

例如,在手工坊里,教师给孩子提供了各种纸盒、固体胶、胶卷盒等废旧材料。第一次活动时有幼儿顺利地粘贴了一辆大卡车。第二次活动时,有好几位幼儿创造性地粘贴了吊车,但长长的牙膏盒(当作吊车的起重臂)总是和车身粘不牢,幼儿很灰心。他们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第一次活动时能粘住而第二次就不行呢?教师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发现牙膏盒作大卡车车顶时,中心点刚好是粘贴点;作起重臂时粘贴点在盒子的一头,所以固体胶的黏性不够强了。于是教师换上了双面胶,为幼儿适应游戏、掌握新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3)游戏中的幼儿的行为和游戏水平。

包括幼儿对游戏的专注程度如何,是坚持一项游戏、还是不能坚持甚至变换频繁;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偏好如何;幼儿游戏的目的性、主动积极性如何,是主动积极参加游戏并想办法出主意,还是在别人的带领下进行游戏甚至不参加游戏;幼儿游戏中的社会交往水平如何,是主动还是被动或是无交往,幼儿处于何种交往合作水平;幼儿在游戏中的组织能力如何;能否遵守游戏规则,爱护玩具,收拾并整理玩具等。

(4)游戏的主题。

游戏中有些什么主题,这些主题的情节内容的进展情况是怎样的;是否有新主题生成,新主题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4.记录方式的设计与选用

由于感知和记忆能力的限制,观察者很难把大量转瞬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直接储存在脑中,这就要求运用更为快捷、高效的方式记录观察过程中出现的有价值的信息。为此可以借助录音、录像等现代化设备,也可以根据观察目的、内容和项目设计一定的表格,有选择地记录。总之,观察记录的记录方式受到观察目的、内容、观察者自身素质和物质条件的制约,并与所选用的观察方法紧密联系。

(二)游戏观察的方法

1.扫描观察法

也称时段定人法。这是观察者对班级全体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段里对观察对象依次轮流进行观察。适合于粗线条地了解全班幼儿的游戏情况,如可以掌握游戏开展了哪些主题,幼儿选择了哪些主题、扮演了什么角色,使用了哪些游戏材料等一般行为特点。

扫描观察法一般在游戏开始和结束的时候运用较多。游戏观察流程如下:

(1)观察者应按需要预先设计好观察表格,表格可以根据所要观察的内容而设计。

(2)确定观察对象和顺序。

(3)实施观察活动,以5分钟或10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对观察对象进行有序观察,用统一的方式进行记录。观察者可以直接将观察到的内容在表格里做记号。

(4)分析观察记录。

例如,教师要了解幼儿对不同主题游戏的喜欢程度,可事先设计一下观察记录表格(见表9-1),然后教师轮流观察各主题游戏,每次5分钟左右,对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参与情况加以标记(可以画“正”字),以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坚持性和对游戏主题的把握性。

表9-1 幼儿参与游戏情况记录表(www.xing528.com)

2.定点观察法

也称定点不定人法,即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区域进行观察、记录所有进入该区域幼儿的表现的一种方法。适合于了解某主题或区域幼儿的游戏情况,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点、使用材料情况、交往情况以及游戏情节的发展等动态信息,便于教师较为系统地了解游戏过程的种种变化、某一件事件的前因后果,避免指导的盲目性。

定点观察法一般多在游戏过程中使用。游戏观察流程如下:

(1)游戏开始,观察者固定到需观察的区域,只要来此点的幼儿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

(2)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语言、表情,如幼儿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动作表情,对活动的兴趣怎么样、专注程度如何、如何交往等。

(3)观察者可以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边指导幼儿游戏,边做现场观察。

(4)观察记录用实况描述或事件抽样的方法记录。如果当时无暇记录,或是时间不允许来不及详尽描述,可以在事后凭记忆将观察到的情况追记下来,并加以整理完善。

【案例一】

定点观察:经营不善的餐厅

餐厅游戏开始,却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个是老板娘,一个做厨师。餐厅生意冷冷清清的,只有老板娘在不停地擦桌子,还时不时地朝娃娃家观望,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教师走到餐厅,男孩对老师说:“老师,我们的餐厅已经好几天没有顾客来了。”教师听完后到理发店理发,并邀请那里的顾客和她一起去吃饭,大家乐意前往。对老师带来的顾客,老板娘很是高兴,要厨师快做饭。于是教师退出了游戏,但是不久顾客们都跑了出来,老板娘一脸无可奈何的样子。教师见状询问道:“为什么他们走了?”她回答:“我也不知道,好像他们都很忙的,这是他们给我的理发优惠券。”餐厅另一男孩说:“要不我们也搞点优惠活动吧。”于是,教师建议他们可以到外面,搞点促销活动招揽顾客。

分析:

(1)该游戏区域的游戏状况开展不尽如人意,生意清淡,并且这样的状况已有数日,该主题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在此游戏中的指导是有必要的,但是方式仍缺乏启发性,使得该区域的幼儿被动接受帮助,而非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该区域的游戏材料还不够丰富,并且幼儿对它们已经失去了兴趣,缺乏刺激性。使幼儿游戏缺乏了积极性,不知道怎么使游戏进行下去。可提供一些半成品或是在游戏中可用来代替的材料、道具等,放在柜子中供幼儿自由选择;同时也可启发幼儿发挥想象,使角色游戏更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兴趣。

(3)该游戏主题有待教师进一步观察,找出问题所在,通过环境创设、建构讨论等方式来使该主题游戏有良好的发展。

(4)面对餐厅没有生意的情况,男孩开始无法独立解决问题,但他有想要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教师适当引导与提示,他能够想出办法来解决问题,利用优惠券来促销。游戏中的女孩,游戏的投入程度不够,缺乏兴趣,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己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追踪观察法

也称定人不定点法,指观察者根据需要事先确定1~2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固定人而不固定地点。适合于观察者了解个别幼儿更全面、翔实的信息,从而为确定其游戏发展水平、加强个别指导提供依据。教师可以自始自终地观察,也可以就某一时段或某一情节进行观察。

游戏观察流程如下:

(1)在幼儿自由游戏情境中观察幼儿真实的全游戏状态。

(2)幼儿走到哪教师观察到哪。

(3)可以用图示将观察路径记录下来,然后用实况描述的方式将幼儿游戏全过程的活动情况记录下来,可以通过现场记录和事后回忆的方法进行。记录时可适当加入观察者的评述、分析和对策。

【案例二】

定人观察

观察对象:刘明康 男 3周岁半

当老师宣布小朋友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后,他搬起小椅子加入到“娃娃家”游戏中来。这是刘明康上幼儿园以来第一次主动选择、参与游戏。他正投入地在“娃娃家”摆弄各种餐具,这时又来了一男一女两位幼儿,过来和他一起摆弄餐具,然后他们开始共同烧菜、做饭。饭烧好后,女孩主动给刘明康端饭。他假装吃了两口,就放在桌上,去“超市”买东西。在超市里他走来走去,不时摆弄各种商品,拿了又放下,大约停留了5分钟,结果什么也没有买,又跑到图书角拿了一本书,一直看到游戏结束。

分析:

(1)该幼儿能够主动选择和参与游戏,表明其已经开始接纳幼儿园的自主活动,开始适应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2)虽然仍以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为主,但与其他小朋友有交集时,懂得合作和配合,符合这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

(3)角色游戏能力和角色意识还有待教师的引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