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陶文明博物馆:秦汉瓦当、简帛封泥等珍藏文物展示

古陶文明博物馆:秦汉瓦当、简帛封泥等珍藏文物展示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走过蜿蜒曲折的胡同和苔痕浅印的石阶,推开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油漆斑驳的大红门,就能寻得通往秦汉的钥匙。现任馆长董瑞回忆,秦汉瓦当是古陶文明博物馆已逝创办人、她的丈夫路东之最早的收藏品之一。古代书写用竹简和木片,称为简牍;或与丝帛材料并称简帛。古陶文明博物馆藏封泥。作为北京最早获批的一批民间博物馆之一,1997年,古陶文明博物馆的开馆日也在流火的季节。吴越古陶瓷博物馆。

古陶文明博物馆:秦汉瓦当、简帛封泥等珍藏文物展示

走过蜿蜒曲折的胡同和苔痕浅印的石阶,推开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油漆斑驳的大红门,就能寻得通往秦汉的钥匙。

现任馆长董瑞回忆,秦汉瓦当是古陶文明博物馆已逝创办人、她的丈夫路东之最早的收藏品之一。他曾数年骑着车子,穿梭在西安古城中,只为寻找这些古老的记忆。“路先生最喜欢的是金乌瓦当,是汉武帝甘泉宫的瓦当,对金乌振翅飞翔的感觉,他自己配诗:玉兔依然蟾殿隐,金乌出世且珍藏。”

汉金乌瓦当最大直径21.5厘米,厚4.5厘米。

瓦当是一种兼具实用性和审美功用的建筑材料。它用以保护檐头、固定瓦片、遮盖缝隙,瓦当上的图像和文字则是艺术表达,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趣味。

盖秦汉篆文留于今者绝少,许氏《说文解字·序》所列秦书八体,自小篆、摹印、隶佐而外,其他不可得闻。今兹所存,虽不知为何人作,要是署书之遗,亦颇有鸟虫之属,得瞻八体大略。又《说文》所录,但取正文,斯则一字之变,多至数十,是为宫阙所施,不同乡壁伪造,已参错若此,殊非古书同文之旨,此马文渊所以上书,许叔重所以论定也。然存此于今,足以觇一代风尚所趋,而于说字解经不无裨助。

——程敦《秦汉瓦当文字》序

燕瓦当。

这种曾在战国先秦时期被广泛用于宫殿檐头外缘的建筑构件,东汉过后就盛极而衰,只留片片残痕,串起千年。

有着相同命运的还有封泥,古人用于封缄竹简文书时盖有官印的泥团,随着纸帛的诞生,也已难觅痕迹。董瑞说:“路东之一开始收藏的时候,感觉自己既没有知音,也没有竞争者,没有人关注封泥、瓦当这些东西。”

葵纹瓦当。

竹简形制

论衡》:“竹生于山,木长于林,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

古代书写用竹简和木片,称为简牍;或与丝帛材料并称简帛。简牍有不同形制,有“方”“觚”“檄”“笺”“札”“牍”“检”“符”等。(www.xing528.com)

古陶文明博物馆藏封泥。

简:简牍的基本形式,用竹或木制成。简长度不一。诏书律令简长三尺,抄写经书的简二尺四寸。

牍:《说文》上解释为“书版”。

觚:横截面呈多棱形。

检:传递信札的封检。检上还有捆绳的刻沟和置封泥的方孔,用以绳封盖印

楬:是一种短而宽的木牌。供题写名称。

因为路东之的痴迷,曾经的“秦砖汉瓦”没有湮没在历史中,而是留在了这座博物馆里,其中近千枚秦封泥,更勾画出中华第一部百官表和地理志。

秦左乐雍钟封泥。

秦右丞相印封泥。

作为北京最早获批的一批民间博物馆之一,1997年,古陶文明博物馆的开馆日也在流火的季节。但董瑞坦言,委身于地下室近二十年,一天两三人的参观流量,让他们很难感受外界的“热度”。“去年我们基本的费用大概是100万吧,博物馆如果出现亏损就不能通过年检,北京文物局通过购买服务这样补贴低门票的方式给了我们10万,但也是不够的,仍要自己贴钱。”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一种境界;但对怀抱着博物之梦的民间博物馆主来说,“朝兴夕亡”却也有真实的无奈。

吴越古陶瓷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