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汉瓦当释读六则》袁仲一

《秦汉瓦当释读六则》袁仲一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汉瓦当释读六则袁仲一一、双兽交颈纹瓦当(战国秦)此类瓦当均为圆形,面径约15厘米,边轮宽0.6—1厘米。在雌雄动物之间并常以交颈作为求爱的表示。另外该院秦汉研究室编的《新编秦汉瓦当图录》,收录在凤翔县铁沟村采集的虎燕纹瓦当1件。边轮内侧有一周内弦纹,当心在圆环内有一球形乳钉纹。

《秦汉瓦当释读六则》袁仲一

秦汉瓦当释读六则 袁仲一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一、双兽交颈纹瓦当(战国秦)

此类瓦当均为圆形,面径约15厘米,边轮宽0.6—1厘米。当面有二兽颈部相交,作侧面视。兽体修长,举颈仰首,翘臀卷尾,尖耳前耸,张口作喜戏状,神态生动,栩栩如生。图面简洁、饱满而又空灵,是件艺术珍品。

双兽交颈纹秦瓦当基本上都是秦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县南郊)遗址出土。数量较多,各种秦汉砖瓦著述中都有著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的《雍城秦汉瓦当集萃》中收录28件,其中有凤翔豆腐村战国秦制陶作坊遗址出土的12件、凤翔孙家南头宫殿遗址出土的15件、雍城遗址采集的1件(图一:1)。[1]

关于此图像瓦当的定名问题,以往的各种著录大都名曰“双獾纹瓦当”。獾有猪獾和狗獾两种。《说文》:獾,“野豕也。”猪獾的主要特征:状如小猪,身体肥胖,短足短尾、尖喙,耳聋,行动迟缓,穴居,食虫蚁瓜果。狗獾,形状似小狗但较肥,腿、尾较短,嘴巴较尖,深毛,褐色,喜欢曲穴而居,食亦为虫蚁瓜果。(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部》)

瓦当中的两兽,身长而不肥,长腿,长尾,嘴大而宽绰,双耳尖耸,神态机敏。此与猪獾和狗獾的形象完全不同。《尔雅·释兽》:“狼,牡獾,牝狼。”即雄性狼名獾,雌性狼曰狼。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獾与狼虽同类,而狼牡獾,惟见《尔雅》,疑img1之借字也。”《广雅·释兽》:“img2,狼也。”瓦当图像中的二兽,形状与狼近似是而;但狼尾下垂,此二兽尾巴向上翘卷与狼不同。由上可知,把此瓦当定名为“双獾纹瓦当”不够妥帖。在不易确判为何种动物的情况下,暂定名为“双兽交颈纹瓦当”似较稳妥。

关于此瓦当图像的含义问题,以往的各种著录中多认为是两獾对立,竖耳张口,卷尾利爪,作惊恐状;酷似两只回首对立之狼犬,凶猛机警。这一诠释与图像意义不洽。两兽交颈,不是对立的动作,而是动物之间一种亲昵的表现。《庄子·马啼篇》云:夫马“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靡与摩同。郭庆藩《庄子集释·疏》云:“夫物之喜怒禀自天然,率性而动,非由矫伪,故喜则交颈而摩顺,怒则分背而踶蹈。”又该书《注》云:“摩也,一云爱也。”[2]三国曹植《种葛篇》诗:“下有交颈兽,仰见双栖禽。”在自然界人们经常会看到同类的两只鸟禽之间或同类的两兽之间,为表示亲昵而互相交颈。在雌雄动物之间并常以交颈作为求爱的表示。人们并进而引申之,把“交颈”比喻为夫妻的恩爱或男女间的亲密。唐王氏妇《与李章武赠答诗》:“鸳鸯绮,知结几千丝。别后寻交颈,应伤未别时。”明袁宏道《青骢马》诗:“交颈复同心,白石青松在。”叶圣陶《倪焕之》十五:“其间交颈呢喃的鸟儿就是他和她。”[3]瓦当的两只交颈的兽四肢半曲、张口、摇动着翘起的卷尾,显现的是一种激奋、亲热的情态,是取法于自然的写实性的生动画面。

《西北大学藏瓦选集》附录图七著录有“双虎交颈纹瓦当”1件,面径约16厘米,出土地点不详,时代为战国秦。[4]当面的两虎前腿腾起作斜立状,交颈相拥,张口耸耳,尾巴翘卷,构图生动活泼。其创作手法与“双兽颈部相交纹瓦当”基本相同,但动态更强。此图像的含义亦不是两只猛虎正在搏斗,而是亲昵相戏或示爱的表现。(图一:2)

img3

图一:1

img4

图一:2

二、虎燕纹瓦当(战国秦)

虎燕纹瓦当是秦都雍城遗址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的《雍城秦汉瓦当集萃》著录8件,其中1件为面当膜,均为陕西凤翔县豆腐村战国制陶作坊遗址出土。另外该院秦汉研究室编的《新编秦汉瓦当图录》,收录在凤翔县铁沟村采集的虎燕纹瓦当1件。上述瓦当的面径14.5—15.5厘米,边轮宽0.5—1.1厘米。当面的图像基本相同,都是由一虎一燕构成。虎体修长,四肢前曲,扭颈回首后望,张口瞠目,尾巴向上翘卷。虎口前有一飞燕,构图空灵、活泼,是件精美的艺术珍品。(图二)

img5

图二

关于此瓦当的定名问题,以往的著录有的名曰“虎雁纹瓦当”;有的名曰“奔兽逐雁纹瓦当”。并说“虎雁纹瓦当是以善飞的雁来衬托奔虎之快;竖直微卷的虎尾,钩状的利爪,发达的腿部肌肉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虎的肌肉力度,使人感到扑食瞬间的紧张、狡黠、矫健之动态”[5]

仔细观察当面的图像,兽的身躯修长,四肢劲健,头大而圆,利牙巨口,粗壮的长尾,尖耸的双耳,颈部有黑色横纹斑。因是侧面图像,虽看不到前额有似“王”字的斑纹,但根据上述特征已足以证明其为虎当无疑义。再看画面的飞禽,却与雁的形象相距甚远。雁属于鸭科的水禽,其主要特征:身躯肥硕,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嘴长而扁平;常栖息河川沼泽地带,偶见于树林中,在空中飞翔时常成群结队,孤雁飞翔罕见。瓦当图像中飞禽的形象:短喙,短颈,形体瘦小,双翼尖长,长尾,尾端分叉呈剪状。说明是一只飞燕。燕善低空飞翔以捕食昆虫,故与虎相遇是合乎情理的。

虎是威猛之兽,擅奔跑,速度极快,所谓“云从龙,风从虎”(《易·乾》)。虎是食肉动物,捕食野猪、鹿、獐等,而罕见捕食飞禽者。此瓦当的作者构思巧妙,把虎与燕组合一起,二者似相竞、相戏。燕飞翔时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或向前或盘旋,瞬息万变。而虎追逐飞燕,抑或前或后地奔跑相随。图像表现的是奔虎猛然回首与飞燕迎面相对的瞬间姿态。巨大的虎口似将把纤小的飞燕吞噬,情态惊险,扣人心弦。而燕仍神情自若,翩翩起舞,似在对虎进行挑逗、戏耍。意境深邃,作者把一在地上奔跑、一在空中飞舞,形体一大、一小,性情一威猛刚毅、一柔弱机敏等互相对立差异明显的物体组合一起,构成一幅看来互相冲突但又有和谐美的自然画面。西方古代哲学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80年)说:“自然趋于差异对立,协调是从差异对立而不是从类似的东西产生的。”又说:“差异的东西相会合,从不同的因素产生最美的和谐。”[6]和谐是理性的相互关联,是美的崇高境界。虎的身躯呈一波三折的“S”形结构模式,这也是中华传统工艺造型和装饰的重要模式之一。虎回首顾尾,尾马翘卷钩燕,首尾互应,虎、燕辉应,生机盎然。

三、“咸況承雨”文字瓦当(汉)

img6

图三

此瓦当系上世纪80年代在陕西省兴平市武帝茂陵附近出土。当面直径14厘米,边轮宽0.8厘米、厚2.5厘米,灰色。边轮内侧有一周内弦纹,当心在圆环内有一球形乳钉纹。当面分为大小相等的四个界域,每个界域内一字,为“咸況承雨”四字。现藏于茂陵博物馆内。同类的瓦当,另在《屋檐上的艺术》中收录一件。[7](图三)

关于瓦文的释读,有的释为“咸況承用”,“用”为“雨”字之误。瓦文的含义,有的认为大抵是用来承接雨露或正好用来遮蔽风雨之意。

“咸况承雨”的“咸”字,为感知、感化之意。《易·临》:“咸临,贞吉。”王弼注:“咸,感也,感应也。”又《易·咸》:“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于地万物之情可见也。”[8]“咸”又与“诚”通。《尚书·无逸》:文王“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咸”读为诚。

況同“况”,读作“贶”,二者均为阳部、晓纽,双声叠韵通假。“贶”,赐予。《国语·鲁语》:叔孙豹曰:“寡君使豹来继先君之好,君以诸侯之故,况使臣以大礼。”韦昭注:“况,赐也。”《汉书·万石君传》:“乃者封泰山,皇帝嘉况,神物并见。”颜师古注:“况,赐也。”

“承”与“拯”通。《列子·黄帝篇》:“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见一大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者也。使弟子并流而承之。”张湛注:承“音拯,方言出溺为承,诸家直作拯”。《广韵·拯韵》:“拯,救也,助也。”《孟子·梁惠王下》:“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赵岐注:“拯,救也。”瓦文中的“承(拯)雨”,即救助黎民的喜雨。

通过上述文字的考释,可知瓦文“咸况承雨”的含义是:祈求天降喜雨,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富民生。所谓“虔敬感天赐甘霖,滋润嘉禾济黎民。五谷丰登民喜悦,天人和谐万象新”。中国古代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历代统治者和人民对农业都非常重视。在已出土的秦汉文字瓦当中有“蕲年宫当”、“来谷宫当”等,亦反映了祀天祈求五谷丰收之意。

四、“高祖置当”文字瓦当(汉)

img7

图四

陈根远、朱思红著的《屋檐上的艺术——中国古代瓦当》收录有“高祖置当”文字瓦当一件,为陕西省咸阳市汉高祖长陵地区出土。面径约14厘米,边轮内侧有一周网格纹;当心为一圆环纹内饰一乳钉纹及连珠纹。当面以双勾线分割为四个大小相同的扇形区域,每区内一字,字体为小篆但带有隶书的韵味。(图四)

“高祖置当”是瓦当中罕见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高祖”,是刘邦死后的尊号或曰谥号。《史记·高祖本纪》:刘邦死葬长陵。“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集解》:“张晏曰:‘礼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高祖置”的“置”字,为驿站。《广雅·释诂四》:“置,驿也。”《晋书·刑法志》转载《魏律序》云:“秦世旧有厩置、承传、副车、食厨,汉初承秦不改。”《汉书·文帝纪》:“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颜师古注:“置者,置传驿之所,因名置也。”《后汉书·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焦循正义:“置、邮、传三字,同为传递之称。以其车马传递谓之置邮,谓之驿。其传递行书之舍亦即谓之置邮,谓之驿。”由上可知“置”又名“置邮”,是设于交通要道上的传驿之所,一般多设在县府所在地。其主要职责是传递邮件和信息,迎送过往使者、官吏及各种公务人员和外国宾客等。置内一般都建有各种不同规格的房舍、厨房、大型马厩等;并分别设有置、传、舍、厨、厩等管理机构,分管相关事宜。[9](www.xing528.com)

“高祖置”为考古史上首次发现,不见于文献记载。汉高祖的陵园因位于长平阪上,故名长陵,又名长山或长陵山;也有人认为是取国都长安的第一字命名的。其陵邑名曰长陵邑。“置”是设于陵邑内,其名曰“高祖置”,意即“长陵邑置”。长陵邑,高祖时设置,位于今咸阳市秦都区韩家湾乡怡魏村,高祖陵和吕后陵的北侧。其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2200米,东西宽1245米,南、北、西三面的城墙遗迹至今在地面上仍可看到,墙宽7—9米,最高处达6米,南、北、西三面城垣各有一门。陵邑内有人口约5万户(近18万人)。经考古调查,发现有大面积的汉代建筑遗址及大量的砖瓦残块的堆积。当时陵邑内设有官署、市场和里居。[10]“高祖置当”是陵邑内驿站的用瓦,说明当时驿站内建有规格较高的房舍,作为迎接宾客的用房或驿站内官署用房。

汉景帝的阳陵邑内曾出土“阳陵泾置”文字瓦当两件,说明阳陵邑亦设有“置”这一机构。另据《居延新简》的传置道里簿记载:“长安至茂陵七十里,茂陵至茯置三十五里。”[11]说明武帝的茂陵邑亦设有传置。西汉十一个陵邑中目前仅见上述陵邑内有“置”这一机构,其他陵邑内是否也有?是值得注意的问题。西汉陵邑的建制沿袭于秦,属于县级单位,归中央的“太常”直接管辖,西汉晚期隶属三辅。陵邑内设有令、丞、尉等官职,建有各级官署。长陵邑、阳陵邑和茂陵邑均为大的县邑,且处于长安至西北的交通大道上,故设有传置机构以办理繁多的传驿事务

五、“与天无极”文字瓦当(汉)

“与天无极”瓦当,多出于汉长安城的重要宫殿遗址,其他县邑的离宫遗址亦有少量发现。此类瓦当出土的数量较多,面径大都在18厘米左右,个别的面径较小,仅为14—14.5厘米,边轮都较宽,约为1—1.2厘米。边轮内侧有一周内弦纹,当心为一圆环纹内饰一大乳钉纹。以十字形双勾线把当面分为四区,每区内一字。“与天无极”的“无”字,有的写作“毋”。无与毋均为鱼部、明纽,双声叠韵相通。《说文解字段注》:“毋”字注:“禁止其言曰毋也。古通用无,诗书皆用无。《士昏礼》:‘夙夜毋违命。’注曰:古文毋为无。是古文《礼》作无,今文《礼》作毋也。汉人多用毋,故小戴《礼记》、今文《尚书》,皆用毋。《史记》则竟用毋为有无字。”从瓦当文字可知汉人是“无”与“毋”二字并用。出土的秦简、秦虎符等秦文中多用“毋”字。(图五:1)

关于“与天无极”的含义,以往的著录多认为是“吉语”、“颂祷之辞”,或曰“祝颂长寿”、祝颂“永恒享乐”等。

“与天”,谓合乎天道,则得天助。《国语·越语下》:范蠡曰:“持盈者与天。”韦昭注:“与天,法天也。天道盈而不溢”;“阳盛则损,月满则亏”。《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怀其凶,不可复振也。”尹知章注:“与天”,“则与天合”。《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持满者与天”条《索隐》注:“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所谓“天道”,就是宇宙自然界运行的规律。所谓“法天”、“与天同道”,就是人要遵守自然界运行的规律,以之作为法则,不要违背。天道是不受人们的意志支配的。正如《荀子·天论篇》所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无极”,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因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老子》:“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可见无极即老子所谓的道,是化生万物最原始的气。后人由此引申之,常把无边际、无穷尽者名曰“无极”。

“与天无极”,即恪守天道,能得天佑助,使“四守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人民蕃息,天禄永得”,[12]国祚永存。由此可知“与天无极”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荀子·天论篇》说:顺循天道,则“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所谓“参”,即天、地、人三者的和谐。“与天无极”含有深刻的哲理,其用在宫殿建筑的瓦上,既是自警,又是为了祈福,使国运永昌。

徐锡台等编的《周秦汉瓦当》收录“千秋万岁、与地毋极”瓦文一件,系西安市文管会藏品。“与地毋极”的“与”字写作“舆”,二字均为鱼部、喻纽,双声叠韵通假。“毋”与“无”通。“与地无极”的“与地”的含义:《国语·越语下》:范蠡曰:“持盈者与天”,“节事者与地”,又曰:“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因时之宜而定之”。这样一来就会使“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从殷,无旷其众以为乱梯”。韦昭注:“与地,法地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节事者以地”。《索隐》注:“《国语》‘以’作‘与’,此作‘以’,亦与义也。言地能财成万物,人主宜节用以法地,故地与之。”这说明“与地”即法地,也就是顺循大地育万物的自然法则行事,这样就会使物阜民丰,社会安宁,国运繁昌,社稷永存。可见“与地无极”与“与天无极”的含义相似,所不同者只是一指恪守“天道”,一指顺守“地道”。“无极”均是指祈求国家政权能无穷尽的永存。(图五:2)

img8

图五:1

img9

图五:2

六、“与华无极”瓦当(汉)

img10

图六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编的《新编秦汉瓦当图录》,收录“与华无极”瓦当8件,其中6件系陕西华阴县汉华仓遗址出土;另两件是陕西安康市文管会藏品,出土地点不详。另外,该书还收录“与华相宜”瓦当四件。面径15.4—16.8厘米,边轮宽约1厘米。当心为圆环纹内饰一大乳钉纹。当面有的以双勾线分为四个界区,每区内一字;有的不分界区。(图六)

“与华无极”的“华”,以往的许多著录大都认为是指“华山”。“与华无极”,寓意像华山那样耸立,万古长青。“华山”有形有象,其大小高低可知,与无形无象,无边际、无穷尽的“无极”的含义不符。结合“与天无极”、“与地无极”的文例来看,“与华无极”的“华”字应是指“日月光华”。《淮南子·地形训》:“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高诱注:“华犹光也,光照其下也。”《尚书大传》卷一:“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瓦文中的“与天无极”、“与地无极”的“与天”、“与地”,意为法天、法地,即顺循天道、地道的自然规律,而获得天、地之助。由此可知“与华”的含义,是顺循日月运行、四时变化的规律,而使万物有成。《周易·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由于日月、寒暑的四季变化而使万物有成。《礼记·孔子闲居》:“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这就是说天道、地道、日月运行普照大地之道是无私的,作为圣王要顺循之,以使人与自然谐和。这样一来就会五谷丰登,物阜年丰,国家长治久安以至达到无穷无尽的“无极”境界。“与华无极”瓦当多在华仓遗址出土不是偶然的,日月的运行决定四季的变化;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是农业生产的规律。粮食满仓府,是不违天时万物有成的体现。“与华无极”可视为祈求年丰的吉语。

《新编秦汉瓦当图录》收录的4件“与华相宜”瓦当,其中两件出土于华仓遗址,另两件出土地点不详。“与华相宜”的“与华”的含义,上文已作诠释,是指日月运行、四时变化的规律。“相宜”,谓适合,不相抵牾。“与华相宜”,是指人与日月、四时变化规律的谐和。

由上可知“与天无极”、“与地无极”、“与华无极”和“与华相宜”一组瓦文,意义是相近的,都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合一”。不违背天道、地道、日月星辰运行之道,则万物生杀有序,其国乃昌。这种思想观念是源于道家的道及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富有深刻的哲理性。

【注释】

[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雍城秦汉瓦当集萃》,三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2]清郭庆藩:《庄子集释·马蹄》,《诸子集成》(三),中华书局,1954年12月第1版,1986年5月第5次印刷,第153页。

[3]转引自《汉语大词典》(全三册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884页。

[4]刘士莪编:《西北大学藏瓦选集》,西北大学出版社,附录图七。

[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编:《新编秦汉瓦当图录》,三秦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第2页。

[6]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第1版,2006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第4页。

[7]见咸阳文物局编:《咸阳市文物志》,三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316页。陈根远、朱思红:《屋檐上的艺术——中国古代瓦当》,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图169。

[8]《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1版,1982年11月北京第2次印刷,第36页、46页。

[9]参见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5期。

[10]参见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第23页。

[1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395页。

[12]《汉书·武帝纪》:“登封泰山”条下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刻石,纪绩也。立石三丈一尺,其辞曰:‘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亲以孝,育民以仁。四守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6月第1版,1983年6月第4次印刷,第19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