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法两国实力受世界大战削弱

英法两国实力受世界大战削弱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4年6月28日,发生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刺杀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后的形势发展出乎所有参与方的预料。战场成了杀戮的场地,凡尔登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达200万,死伤约100万。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

英法两国实力受世界大战削弱

1871年德国统一后发展很快。德国的重工业在19世纪90年代超过了英国,20世纪初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英国的两倍。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25%,但是到了1913年,英国的份额下降到10%,而德国的比重上升到15%。[1]德国统一后,宰相俾斯麦谨慎地维持着欧洲列强的均势,继续拉拢英国、俄国和奥地利,集中力量排挤和限制强邻法国,防止法俄结盟。俾斯麦认为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之间联合的纽带,他的政策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扩张政策所不容,1890年俾斯麦被解职。此后,德国的对外政策越来越具有侵略性,从谋求欧洲霸权转变为谋求世界霸权,必然与英国发生冲突。

德国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要获取“阳光下的地盘”,即争夺殖民地。1880年代,德国开始在海外扩张,扩张对象首先是非洲。1884年,德国把西南非的纳米比亚变成自己的殖民地。1893年,德国从土耳其取得建筑巴格达铁路租让权,企图把柏林、君士坦丁堡(古称拜占庭,现伊斯坦布尔)、巴格达连结起来,把土耳其和小亚细亚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并进而威胁英国的东方殖民地。1897年11月,强占中国的胶州湾。1898年3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签订,德国成为瓜分中国的列强之一。与此同时,俄国在中亚的推进威胁到英属印度的安全,在远东的扩张动摇了英国在中国的利益。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英国开始放弃“光荣孤立”政策,1902年与日本结盟,防范的对象主要是俄国;1904年又与法国订立协约,两国停止争夺海外殖民地,开始合作对抗新崛起的德意志帝国;1907年与俄国订立协约,协调两国在波斯、阿富汗与中国西藏地区的势力范围。在这些条约与协定的基础上建立了英法俄协约国集团,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共同防范德国。

德国除了在世界上进行扩张外,还支持奥地利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国家分裂为两个对立阵营:俄国控制下的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和门的内哥罗;投入同盟国怀抱的是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土耳其。20世纪初,塞尔维亚出现反奥团体,最著名的是1908年成立的“国防会”和1911年成立的“黑手会”。奥匈帝国决定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并加紧进行以征服塞尔维亚为目标的战争准备。1914年6月28日,发生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刺杀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奥地利得到了德国无条件支持的保证,俄法相互保证一旦对德国开战,就履行作为盟国的义务。英国政府伪装中立,施用两面手法,既给德奥保持中立的错觉,又向法俄保证支持其对德奥作战。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后的形势发展出乎所有参与方的预料。战场成了杀戮的场地,凡尔登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达200万,死伤约100万。英国在索姆河对德军发动攻击,造成42万官兵阵亡。在这场战争中,法国每3名军人中就有2人死伤,英国失去了整整一代——50万名30岁以下的男子在大战中身亡,其中尤以上层阶级损失最重。“这一阶层的青壮年人生来就得做绅士、当军官,为众人立榜样,在战场上身先士卒,自然也就先倒在敌人的炮火之下。1914年从军的牛津、剑桥学生,25岁以下者半数不幸为国捐躯。”[2]战争持续了4年零3个月,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这场战争真正说明了现代战争没有胜利者。俄国在战争中发生了革命,沙皇不仅失去了国家,还丧失了性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体,奥匈帝国解体。德国未能扩大“阳光下的地盘”,反而失去了海外殖民地。英国和法国虽然战胜了德国这个对手,但自己也开始衰落。(www.xing528.com)

英国非但没能巩固霸权地位,反而大大削弱了它的殖民统治权和金融领导权。法国经济在1919年以后经济在很长时间里处于动荡之中,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发展但又遭到1929—1933年的大危机的打击。1931年9月,英国将英镑与金本位制脱钩。1936年9月,法国也放弃了金本位制。1938年,法郎的价值只是1928年的36%,法国工业生产只是10年前的83%,钢产量和建筑面积仅为10年前的64%和61%。1938年法国的国民收入比1929年下降了18%。[3]20世纪20年代,法国在军事上是欧洲霸主,许多小国聚集在法国周围,30年代德国的军事力量超过法国,大部分小国选择中立,法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权势。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本就脆弱的英国经济再受打击。占英国出口40%的纺织品生产削减了2/3;占出口10%的煤下降了1/5;造船业遭到的打击最为惨重,到1933年时,其生产下降到战前的7%;钢铁生产在1929—1932年的3年里下降了45%,生铁产量下降了53%。英国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继续呈下降趋势,从1913年的14.15%,下降到1929年的10.75%,继而下降到1937年的9.8%。[4]英国工业直到1939年才恢复到战前生产水平。正是因为实力地位的下降,英法面对希特勒咄咄逼人的态势只能妥协退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1913年美国事实上已经成为全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国家,工业生产量占全球总量1/3以上,仅次于英法德三国的总和。到了1929年,美国已经占据全世界经济总量42%以上;而英法德欧洲三大工业国家的总和,却只有区区28%。1913—1920年间,美国钢铁产量增加了1/4,世界其他地区却减少了约1/3。[5]美国还从一战开始时的债务国变成了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英国为了应付战争,不得不变卖许多海外资产。到1929年,英国对美欠债相当于英国全国总收入的一半,法国对美欠债则等于法国总收入的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