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宫崎骏《仲夏夜之殇》:探索纯真与依恋

宫崎骏《仲夏夜之殇》:探索纯真与依恋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凯和小月在相处中暗生的情愫,这是年少时玻璃般透明之心的交互。小凯与小月的那种感情,是世界上最最纯真的感情。夏季的大雨满足了男孩的心愿。宫崎骏在影片中赋予了小月和小梅展开属于各自年龄段的情感体验。如果说,小月的懵懂初恋令人心动,那么对于小梅,能够打动观众的,则是她对于母亲的依恋与爱。小梅和小月的母亲,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在疗养院静养。

宫崎骏《仲夏夜之殇》:探索纯真与依恋

生命是一张白纸,岁月书写下无数的痕迹。童年的文字清新而纯净,带着一阵百合清香扑面而来。

许多时候,这纯色的美好,却反而容易使得人们心痛。因为不忍触碰,不愿看到它被暗色污染,然则,愈是干净,愈容易变色,到最终一切都成为美好的怀念。人们回忆起曾经,总是会带着一种慨叹的遗憾。慨叹纯美如何在拉扯中一点点被撕碎,慨叹人性之阴暗如何一点点侵蚀纯真。

时间的脚步飞速流走,就像曾有人说的那样——“春天的口子咬住了冬天的尾巴,夏天的脚步紧跟着春天来到”。所有的生命力仿佛都在那一个夏夜里蓬勃爆发,疯狂生长,带着某一个不甘心的渴盼,然后在新的黎明之光的照耀下,一切焕然一新。

少年们在夏季的闷热里,就已经成长了,尽管这个成长历程中隐藏着那么多不为人知的隐痛,还丢弃了那么多不舍得的过去,复杂、心酸、暧昧、纠缠,数不清的情愫纠缠在胸口,就像《龙猫》中那个带着帽子的黝黑男孩的心情,五味俱陈,说不清,道不明。

既然这是一个写给孩子们的故事,那么故事中的各种情感宫崎骏都试图照顾到。就像曾经采访过他的美国女记者所说的,她从没见过哪个导演能够做到像宫崎骏这样,可以想孩子所想,感孩子所感。

的确,宫崎骏是一个心思极其细腻,并且情感极其丰富的人。他能够以最契合的状态和心理去把握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然后以一种极端丰富的方式展现出来。也得益于他这丰富的表达方式,才能够让荧屏前的人们感受到那份情真意切。

宫崎骏在故事开端留给小凯的特写,并不是毫无意义的随意捕捉。这个憨厚的小男孩,干净的心灵同样会在往后的光阴中大放异彩。小凯和小月在相处中暗生的情愫,这是年少时玻璃般透明之心的交互。宫崎骏了解这样的心情,并以一种小心翼翼的方法来保护它。

小凯与小月的那种感情,是世界上最最纯真的感情。就是一种单纯的喜欢,想要为你做点什么,或者说引起你的关注的那样一种单纯的情感,绝对不会掺杂任何不干净的欲望在其中。因为在他心里,女孩是无比圣洁的,她应当得到尊重。

而因为社会风气的不正,许多原本美好的情感都被歪曲了,就连孩子们自己,都根本看不懂那份情感。少年少女们心中的懵懂,是对于异性情感追求的一种萌芽,这是极正常的事情,没有任何肮脏色彩。对于当事人来说,这种隐蔽的心情,值得人欢喜,值得人暗自庆幸,值得人偷偷感到幸福和甜蜜。不需要谁来大肆张扬,不需要对方知道,也没有任何过多的奢求,就是,喜欢便已足够。

课堂上,小凯看着小月的侧脸发呆,和着对方的笑而笑,甚至忘记了整个世界。懵懂的情意刚刚从心底的泥土中破土而出的时候,总是痒痒的让人止不住,却又让人感到万分的激动。带着那样一种情绪,少年内心憋着一股强大的渴望,渴望能够默默地为她做点什么。只是一种特别单纯的给予,并不指望得到任何回报。

夏季的大雨满足了男孩的心愿。小月和妹妹小梅一起在路旁避雨,遇到放学的小凯,他正撑着黑色的雨伞从路边走过。少年的故作姿态让自己对两个女孩子装出不屑一顾的态度,扭头就走开了。然而毕竟这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宫崎骏在这一放一收之间,又让少年倒退了回来。他装作很强势地把雨伞递过去,瞪大了眼睛咬紧嘴唇,也不说一句话,只是用动作和表情告诉小月——我把雨伞借给你。

小月出于女孩的细心和矜持,尚有推拒的意思,小凯却坚持递去雨伞。然而这样的雨中对峙,终究是让少年不好意思。就在小月即将把手伸出来的那一刻,他反而选择了将雨伞放在小月的脚边,而不是亲手递过去,然后择慌而逃。镜头转向奔跑离开的小凯的背影,雨中的田间小路泥泞不堪,他却像一只矫捷的兔子一样,跑得飞快,并且还能够跳跃起来越过水坑。谁都不知道,那样的跳跃只是单纯地为了避开水坑呢,还是他内心欢喜的表现。

这一段宫崎骏有强调性地突出少年的个性——故意装作没看见之后,他又倒回来,然后看似野蛮地叫女孩子收下自己的雨伞。有点鲁莽,有点笨拙,却有着一颗炙热的心。有执着,有骄傲,又夹杂着害羞。

雨声中响起轻盈的电子音乐水晶碰撞一般的晶莹,像是少年内心小鹿乱撞的心情,也像是少女刚刚绽放开的内心。小凯奔跑着,嘴角露出了微笑;小月走在小凯走过的路上,尽管她仍在同妹妹说着话,但是心却已经飘向了远方。

许多观众都被这一段所打动,总觉得那样的雨声那样的心情,也都恍惚经历过一样。最让人会心一笑的,却是接下来的小情节。小月去还雨伞,坐在屋檐下制作飞机的小凯远远看见她的到来,急忙跑进屋里躲了起来。直到小月还了雨伞之后离开,他才敢出来。举着飞机在屋子中间奔跑旋转,心如飞入了高空。面对奶奶一句刚刚是谁来了,他却怀着隐瞒小秘密的偷乐心情回答说不知道。(www.xing528.com)

少年少女的美好相处模式,唤起观影者们对于那些青涩恋情的追忆,许许多多的,来得及的来不及的,说出口的说不出口的。人们都有过那样一些曾经,被时光的流沙掩埋在记忆的长河之中,日益积压,不经挖掘便不能轻易被发现。然而这样的记忆,一旦重现,便能够犹如滔天巨浪把你包裹,令人叹息。

宫崎骏在影片中赋予了小月和小梅展开属于各自年龄段的情感体验。如果说,小月的懵懂初恋令人心动,那么对于小梅,能够打动观众的,则是她对于母亲的依恋与爱。

还没从母亲的肚子里观望到世界的时候,孩子就已经与母亲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关系。在偌大的世界里,时光易碎,苍绿易衰,什么都可能成为沧海桑田,唯独孩子和母亲之间的血缘羁绊,是一种永世不改的牵挂。小梅和小月的母亲,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在疗养院静养。虽然有父亲照顾着女儿们,然而母爱的缺失,在小女孩的童年记忆中,仍然会是一种深沉的隐伤。

宫崎骏的母亲,在他年纪很小的时候,身体不太好,长达数年的光阴都是在床上静养度过。因此,在那一段记忆中,宫崎骏得到的来自母亲的爱与照顾,也就与一般的孩童不甚一样。对于当时的宫崎骏来说,缺失了母亲这一角色,就如同世界丢了一块。

这样的一道童年伤疤,成了往后生命里难以忘怀的伤痛。因此在创作《龙猫》的过程中,他将这样的一种记忆植入故事里,暗含了自己对于母爱的渴望,对于母亲的依恋。小梅和小月希望母亲能够早日康复的心情,就是他曾有过的美好渴盼。

小梅年纪尚小,很多时候对姐姐的依赖,就是一种对母亲的依赖。就像那个下午,小梅请求邻居奶奶带着自己去学校找正在上课的姐姐一样。她不愿意一个人待在邻居奶奶家里,尽管奶奶很慈蔼,对她特别好,然而她思念亲人。委屈无助的表情,总是最容易激起人的保护欲望。然而这样的委屈,在见到姐姐的那一刹那,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小梅扑入了姐姐的怀抱,像是找到了最安全的场所,从此风雨无惧。

盛夏的向日葵铺满原野,山坡上映射的阳光刺目,整个世界都被蝉声覆盖着。这似乎是一种不平静的预兆。小梅和小月接到了医院的来电,说是与母亲的病情有关。在通知了父亲之后,小月感觉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然而回头却发现身边的小梅不见了。她一时间慌了神,奔上小路四处寻找。

伸延向远方的道路条条交错,一时间她找不到方向,却猛然想到小梅可能去寻找母亲的医院了。那一年盛夏,身穿明黄色连衣裙的短发少女,在田野上,一直奔跑不歇,直到黄昏日落,彩霞漫天,她仍然在寻找着妹妹的身影。村里传来消息,说在水池里发现了一只小孩的鞋子,还没能确定究竟是不是小梅的,她就已经风似的奔跑过去。

悲凉的背景音乐响起,带着无限的哀伤。《A Lost Child》中低鸣的大提琴,远扬的笛声,静静诉说着无人知的心事。当小月见到那只鞋子不是小梅的时候,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至少小梅不是跌进了水池里。

宫崎骏说,龙猫的音乐,完全可以单独欣赏而被感动。当这样感人的音乐和这样的感人的故事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更是使人动容。小小的女孩在田野间到处奔跑,只为了寻找另外一个小小的女孩。明媚的青春时光中,总会有着一两点不够明媚的忧伤,然而在那样的忧伤下,也藏不住那些曾有过的蓬勃青春。为了爱,去奔跑,是世界上最动人的事情。当小梅失踪的时候,小月内心的慌张与焦急,是任何言语都难以表达的。

小月在龙猫的帮助下,找到了小梅。荒野中的小女孩,灰头土面,缩着忧伤的小小身影坐在地下,看起来疲惫又可怜。她的怀里抱着一颗巨大的玉米,这是今天她一直带在身边的礼物,想要亲手送给母亲的礼物。她紧紧地抱着,不舍得松开一下,就好像抱着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当她见到从龙猫巴士上走下来的姐姐的时候,便一头栽进她的怀里,带着巨大的满足,结束这场仲夏之殇。

当我们生命中的某一样东西缺失时,我们便会下意识地去找寻,可能方式不同,但是核心的目的没有任何不同。宫崎骏将自己童年对于母爱的渴盼表达在他的动漫作品之中,而他作品中的人物,又在用自己的方式追寻着自己的渴求。

在那些交错的田埂之上,小梅奔跑的身影是坚定的,脚下的路不一定通畅,然而她内心的方向永远没有改变。她一路不停地奔跑,并不是就知道这条路就可以到达医院,只是用奔跑的形式,来完成自己心中对于远方母爱的一种追逐。或许那样无知的年纪,她并不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事情,甚至,这样的失踪还给家里人带来了无比的麻烦,惹得众人担忧不已,但也正是因为她还不知,才在行为上表达出了自己潜意识深处的渴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