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法概论: 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并完善工业劳动法律制度

工业法概论: 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并完善工业劳动法律制度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2亿农民进城打工,被称为 “农民工”,他们成为中国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来的。我国的工业化还未彻底完成,而发达国家已进入信息化、知识化的进程。中国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62%,这表明中国工业化程度还较低,还有漫长的历史道路要走。

工业法概论: 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并完善工业劳动法律制度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所谓工业化进程,就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领域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经济和平崛起,也使人民生活从贫困走上小康。在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2亿农民进城打工,被称为 “农民工”,他们成为中国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农民工虽然是廉价的自由劳动力,但他们将大量的劳动力带到城市,将源源不断的现金带回农村,并不断有农村人口在城镇扎下根,从而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使农民逐渐富裕起来,这是中国经济遵循人类发展规律所取得的伟大成果。

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来的。从 “一五”计划算起,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我国的工业化还未彻底完成,而发达国家已进入信息化、知识化的进程。中国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62%,这表明中国工业化程度还较低,还有漫长的历史道路要走。总体上看,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11]这突出表现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占50%左右;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工业化的任务不完成,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由于经济发展的背景和起始条件不同,世界各国的工业化特点也各不相同,并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纵观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道路可以发现,英国、美国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内生型工业可以归结为一种模式;其后是德国日本模式,特点是以较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前提,通过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军事力量实现工业化;此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亚模式的工业化道路自成体系,具有明显的特点。[12]与此同时,各国的劳动立法模式与具体制度也并不完全相同。这些都是我国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要避免走西方国家走过的弯路,尽快实现全面工业化的目标,我国的工业劳动法就要做到:(www.xing528.com)

1.在漫长的工业化历史过程中保持城乡劳动者之间一定的收入差距,为农民和平有序进城提供足够的动力,既加速实现工业化,又以城市化消灭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立法要体现公平就业同工同酬的原则,反对就业歧视和差别待遇。要确保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和工人中的弱势群体都能达到温饱的生活水平,这既是以人为本的人道精神,也是民众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要体现劳动者薪酬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的原则,制定并监督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加强职工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的签订力度,使广大低薪劳动者的薪酬待遇逐步提高。

2.大力加强对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人及其子女进行现代科学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增进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劳动法应鼓励企业主动建立职业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允许企业与员工签订培训与服务期的劳动合同,保证企业与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生产建设的积极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发展。

3.要确保劳动者可以获得安全卫生的劳动生产环境,就要建立健全劳动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健全劳动保护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规章,保证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严格执法监督,将工业化的副产品——环境污染和职业伤害降到最低限度,促进我国工业化的持续健康发展,造福人民大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