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科学理论角度下的考虑

心理科学理论角度下的考虑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小学实施“四语”教学为儿童提供外语交互—习得的环境,有利于儿童积累语量,增强语感,发展语用能力。(二)行为主义心理理论的依据“四语”教学依据行为主义为理论,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本质上是使语言技能与言语能力熟练。“四语”教学中调整输入与输出量就是从强化语言与文化着手进行教学,强化刺激,巩固语言反应,从而提高语言行为的熟练程度。

心理科学理论角度下的考虑

(一)儿童心理学的依据

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期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对学习语言特别敏感,并且对其今后学习语言有着极为重要的基础作用。在小学实施“四语”教学为儿童提供外语交互—习得的环境,有利于儿童积累语量,增强语感,发展语用能力。

儿童语言习得是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律的,他们先对语言进行吸收、内化,然后才有可能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这时的语言获得是系统的,有规律性的,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适时合理地进行符合语言规律的教学,促进儿童积累目标语语感,对儿童一生的目标语学习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儿童初期的语音语调到长大以后都难以改变。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的发音器官较成人灵活,模仿外语的语音语调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可塑性强。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学习外语具有许多成人甚至中学生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把两者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还有人做过实验,让三组学生分别用以上三种方式记忆十张画片,结果视觉识记达70%,听觉识记保持60%,视听结合识记保持86%。一切语言活动都是以自身的言语活动为基础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能调动学生的耳口眼等多种感官积极地协同参与活动,英语的教学内容就会在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语言印象。“四语”教学强调把多种感觉整合形成语境,并运用语境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英语语感与语用的发展。

(二)行为主义心理理论的依据

“四语”教学依据行为主义为理论,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本质上是使语言技能与言语能力熟练。反思“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学生学习外语过程中缺少“强化”和“环境”,对英语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语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行为主义关于第一与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的理论都基于一个基本观点:语言习得与学习都是通过模仿、巩固与重复对刺激的反应而形成的习惯。操作性条件反射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但这种学习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刺激,也不是先有刺激后有反应,而是通过操作的形式积极寻求刺激—强化。强化是增强刺激,趋向某种特定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表明,一个人的行为被强化,就会使行为的潜力发生相对永久性的变化。学习是中间变量,是在外界环境作用下,有机体内的变化,通过行为显现。强化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与强化相结合的刺激能够引起行为和维持行为的进行。此后这个刺激再出现时,与之有关的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增加。“四语”教学中调整输入与输出量就是从强化语言与文化着手进行教学,强化刺激,巩固语言反应,从而提高语言行为的熟练程度。(www.xing528.com)

【注释】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瞿葆奎.曹孚教育论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