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务会计:解析利润的含义和构成

财务会计:解析利润的含义和构成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利润的构成与计算分为3个层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1)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这种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的日常业务,具有经常性、稳定性的特点,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②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3)净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为企业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

财务会计:解析利润的含义和构成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企业利润的构成与计算分为3个层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这种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的日常业务,具有经常性、稳定性的特点,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其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①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②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③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交纳的相关税费总额,包括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④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是企业的期间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⑤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总额,包括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⑦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指税前利润,也就是企业在所得税前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总成果。企业的利润总额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营业利润)、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其计算公式如下:(www.xing528.com)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3)净利润

企业的净利润为企业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税法规定,企业在获取利润后,应按一定比例(如25%)交纳所得税。所得税作为企业的一种费用,可以从利润总额中扣减,从而得到净利润。其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例11-50】 请根据下列相关会计资料,计算甲公司2016年10月份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或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表11-4 损益账户发生额 单位:元

营业利润=(600000+60000)-(300000+45000)-30000-6000-3000-3690+16800

=289110(元)

利润总额=289110+13500-9900=292710(元)

所得税费用=292710×25%=73177.5(元)

净利润=292710-73177.5=219532.5(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