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记》:中国饮食典籍史中的重要文献

《礼记》:中国饮食典籍史中的重要文献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礼记》,亦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是战国至秦汉时期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并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礼记》:中国饮食典籍史中的重要文献

礼记》,亦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是战国秦汉时期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并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该书在东汉一代,还只是附于《礼》流传,始终没有进入儒经的行列。自郑玄为之作注后,这部书在儒学内部的地位才逐渐上升,遂称经。至唐代列为“九经”之一,宋代又列于“十三经”中,为士子必读之书。

《礼记》书影

《礼记》全书共四十九篇,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内容主要是对礼制、礼仪的记载和论述。其中涉及秦汉以前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道德规范、文物制度等情况,反映了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思想。

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从人类早期的生活实际以及儒家经典《礼记》中的有关论述来看,我们认为,最早的礼仪,可以从原始人们的饮食行为中找出一些线索来。《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这就是说,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国先民把黍米放在火上烧熟,把小猪放在火上烤熟,在地上挖个坑当作酒壶,用双手当酒杯捧着来喝,用草扎成的槌子敲打地面当作鼓乐,好像用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便可以向鬼神表示敬意,从而得到神的庇护和赐福,最原始的祭礼也就由此产生了。

《礼记》中与饮食有关的内容,主要见诸《曲礼》、《王制》、《礼运》、《礼器》、《郊特牲》、《内则》、《玉藻》、《少仪》、《月令》等篇,涉及饮食的起源、古代饮宴制度、“八珍”等肴馔的制法,以及选料、配食、调味方法等,是研究古代饮食的重要资料。

古人将饮食分为两个部分,即“饮”与“食”,在正式的场合里,或者是在贵族的生活中,饮食便不再是两个独立的部分。《礼记·内则》将饮食分为饭、膳、羞、饮四个主要部类,即“饭:黍、稷、稻、白黍、黄粱、稰、穛。膳:膷、臐、唦、醢牛炙、醢牛胾、醢牛脍、羊炙、羊胾、醢豕炙、醢豕胾、芥酱、鱼脍、雉兔、鹑拭。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梁醴清糟,或以酏为醴、黍酏、酱、水、醷、滥、酒、清白。羞:糗、饵、粉、酏。”《周礼·天官》所记膳夫的职责,也是“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这四部分,简言之,就是饭(主食)、菜肴(副食)和饮品。

在古代,羹的名目很多,几乎所有可以入口的动物肉都可以做羹,其名称随着肉的品种不同而各异,见于古代文献中的羹名有羊羹、豕羹、犬羹、兔羹、雉羹、鳖羹、鱼羹、脯羹等等。这些羹除用肉外,还要加入一些经过碾碎的谷物,这是古代羹的传统作法。所以,郑玄在《礼记·内则》注中说:“凡羹齐宜五味之和,米屑之糁。”普通人家如要食羹,多用藜、蓼、芹、葵等菜来代替肉,《韩非子》中有“粝粢之食,藜藿之羹”,说明平民的饮食就是靠“藜藿之羹”来作下饭之菜。而贵族们食羹,除羹中的原料讲究以外,还注意与饭菜的搭配,《礼记·内则》记载:雉羹宜配麦饭,脯羹宜配折稌(细米饭),犬羹、兔羹宜于加糁;《仪礼·公食大夫礼》记载:牛羹宜于藿叶(豆叶),羊羹宜于苦菜,豕羹宜于薇菜,等等。

总起来看,羹在中国古代饮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日常佐餐下饭,都以羹为主,羹是最大众化的菜肴,所以,《礼记》中说:“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10]只是到隋唐以后,随着烹饪技艺的发展,人们加工菜肴的花样越来越多,羹在菜肴中的地位也随之下降,逐渐和辅助性菜肴——汤的地位差不多了。只是羹多勾芡,这一点可以说是由羹加糁的做法演变而来的。

公食大夫礼陈馔图

根据《礼记》记载,周代菜肴已渐形成色、香、味、形这一中国烹饪的主要特点,周代名肴“八珍”足以代表周代烹饪艺术的成就,它是用多种烹调方法制作的八种供周王室食用的肴馔。《礼记·内则》记有“八珍”及烹调方法,兹录如下:

(1)“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2)“淳母:煎醢,加以黍食上,沃之以膏,曰淳母。”

(3)“炮:取豚若将,刲之刳之,实枣于其腹中,编萑以苴之,涂之以谨涂,炮之,涂皆干,擘之,濯手以摩之,去其皽,为稻粉,糔溲之以为酏,以付豚煎诸膏,膏必灭之,巨镬汤以小鼎芗脯于其中,使其汤毋灭鼎,三日三夜毋绝火,而后调以醯醢。”

(4)“捣珍: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脄,每物与牛若一,捶反侧之,去其饵,熟出之,去其膻,柔其肉。”

(5)“渍:取牛肉,必新杀者,薄切之,必绝其理,湛诸美酒,期朝而食之,以醢若醯、醷。”

(6)“熬:捶之,去其膻,编萑布牛肉焉,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干而食之。施羊亦如之,施麋、施鹿、施麇皆如牛羊。欲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欲干肉,则捶而食之。”

(7)“糁: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www.xing528.com)

(8)“肝凱:取狗肝一,幪之,以其凱濡炙之,举燋,其凱不蓼。取稻米举糔溲之,小切狼臅膏,与稻米为酏。”

“淳熬”、“淳母”分别是用旱稻、黍米做成的肉酱盖浇饭。炮豚是先烤后炸再炖的乳猪,最后调以肉酱。捣珍是一种经过捶打而后烧成的里脊肉块。渍是一种用于生吃的酒浸牛肉干,并蘸以酱、醋和梅子酱。熬是用姜、桂皮、盐腌制而成的牛、羊、麋、鹿、麇肉干。糁是用牛、羊、猪肉、稻米煎成的糕饼。肝凱是用狗油炸包过的狗肝。

周代“八珍”的出现,是中国烹饪形成一门艺术的重要标志,显示了周人技艺的精湛和饮食的科学性。以炮豚为例,首先将小猪洗剥干净,腹中实枣,包以湿泥烤干;剥泥取出小猪,再以米粉糊涂遍猪身,用油炸透,切成片状,配好作料;然后再置于小鼎内,把小鼎又放在大镬中,用文火连续炖三天三夜,起锅后用酱醋调味食用。一种菜共采用了烤、炸、炖三种烹饪方法,而工序竟多达十道左右,其吃法之讲究可想而知。

“八珍”开创了用多种烹饪方法制作菜肴的先例,令后世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菜肴,均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甚至在菜名上也袭用“八珍”。唐代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中写道:“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这时的“八珍”是指什么呢?俞安期《唐类函》说:“按《礼》所谓八珍者,其品则牛、羊、麋、鹿、麇、豕、狗,皆所以养老者也。后世则侈云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鹗炙、猩唇、熊掌、酥酪蝉;迤北八珍:醍醐、麆吭、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炙、紫云浆、玄玉浆。”可见唐代“八珍”用料比周代要高级多了。清代菜肴中也出现了“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清代“八珍”除沿用前代的山珍外,另加了一些海味,如燕窝海参之类。现今一物兼有八味的食品也称“八珍”,如“八珍糕”、“八珍面”,都是集八味于一体者,是“八珍”的新发展。

“八珍”的名称,历经三千多年,随着历史的发展,它的内容虽然在不断更新,但其名称却历代相沿,这反映了周代“八珍”在中国饮食史上占有不可抹灭的地位。

《礼记》对古代的饮食礼节也有十分全面的论述,《礼记·曲礼上》云:“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什么叫“共饭不泽手”呢?郑玄注曰:“为汗手不洁也。泽,谓捼莎也。”孔颖达疏云:“共饭不泽手者,亦是共器盛饭也。泽谓光泽也。古之礼,饭不用箸,但用手,既与人共饭,手宜洁净,不得临食始捼莎手乃食,恐为人秽也。”可见,“捼莎”就是揉搓双手,因为这样做容易引起手上出汗,然后抓取饭食则不卫生。什么叫“毋抟饭”呢?郑玄云:“为欲致饱不谦。”孔颖达疏云:“共器若取饭作抟,则易得多,是欲为饱,非谦也。”而“毋放饭”,郑玄释曰:“去手余饭于器中,人所秽。”所以这段话的完整意思就是:大家在一起进食,不可只顾自己吃饱。如果和大家一起吃饭,就要注意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撮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盛饭的器具中。

《礼记·曲礼上》还说:“饭黍毋以箸……羹之有菜者用叧,其无菜者不用叧。”郑玄注云:“叧犹箸也,今人或谓箸为叧提。”孔颖达疏云:“有菜者为铏羹是也。以其有菜交横非叧不可,无菜者谓大羹湆也,直歠之而已。其有肉调者犬羹、兔羹之属,或当用匕也。”这段注疏说明,当时进食品种不同人们所采用的器具也是有所不同的,有礼仪规定,不能随便混用。

《礼记·丧大记》亦云:“食粥于盛不盥,食于篹者盥。”郑玄注云:“盛,谓今时杯盂也。篹,竹筥也。歠者不盥手,饭者盥。”孔颖达疏云:“此一节明食之杂礼。食粥于盛不盥者,以其歠粥不用手,故不盥。食于篹者盥者,篹谓竹筥,饭盛于篹,以手就篹取饭,故盥也。”这就是说,用杯碗盛稀粥喝,不必洗手,用手从竹筥中抓取干饭吃则要洗手。

中国古代的进食礼仪规则,在《礼记》中有详细记载。由于《礼记》是儒家经典,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所以它所体现的饮食行为规范,带有一定的秦汉色彩,并且也为秦汉以后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所遵循,成为一种礼俗。

首先,在摆放菜肴上,必须按照礼的规则,《礼记·曲礼》云:“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凡是陈设餐食,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饭食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如果另要陈设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这套程序在《礼记·少仪》中有更详细的记载,如“羞濡鱼者进尾,冬右腴,夏右鳍”,即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鱼脊向着宾客的右方。“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于左”,凡是用五味调和的菜肴,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

同时,《礼记·礼器》说:“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就是说天子的饮食有二十六道菜,公爵十六,诸侯十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只有六道菜。

我们再比较一下平民的饮食之礼,《礼记·乡饮酒义》曰:“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老也。”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宴会上,最为恭敬的长者,也只能享受六盘菜的礼,只相当于一个下大夫平日的生活水平。这些礼文反映出,不同阶层的饮食差别是非常悬殊的。

其次,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节,这就是《礼记·曲礼上》所谓:“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遝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辞以窭。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是说,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撮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啧啧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与狗。不要专挑一种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蒸黍饭要用手而不用箸,不要大口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腌渍的肉酱。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因为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因为备办的食物不够。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不要撮作一把来嚼。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着腌渍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候的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如果是和长者在一起吃饭,更要注意规矩,《礼记·少仪》云:“燕侍食于君子,则先饭而后已;毋放饭,毋流歠。小饭而亟之,数噍,毋为口容。”与尊长一起吃饭时,应先替尊长尝饭,再请尊长动口,而后自己动口,等尊长吃完后,自己也要停止;不要落得满桌是饭,流得满桌是汤。要小口地吃,快点吞下,咀嚼要快,不要把饭留在颊间咀嚼。同时,还要注意“羹之有菜者用叧,其无菜者不用叧”。汤里面有菜,就得用筷子来夹;如果没有菜,则只用汤匙。

与国君进食,更要讲究揖让周旋之礼,这就是《礼记·玉藻》所说:“若赐之食而君客之,则命之祭,然后祭;先饭,辨尝羞,饮而俟。若有尝羞者,则俟君之食,然后食,饭饮而俟。君命之羞,羞近者,命之品尝之,然后唯所欲。凡尝远食,必顺近食。”这说明与国君一同进食,也有一定的规矩。通常按共食的礼节,都是主人先祭,客人后祭,如果君赐臣食,臣可以不祭。君以客礼待臣,臣就要祭了,但也得先奉君命,然后才敢祭;上菜以后,侍食的臣子要代膳宰遍尝各味,然后停下来喝饮料,等国君开始吃后再吃。要是有膳宰代尝饮食,就不必品尝了,等国君开始吃就可以吃了,但是吃饭也得啜饮以等待国君。国君请用菜的时候,要先吃近处的菜,每道菜都尝一点,然后才能依自己的爱好来选食,凡是想吃远处的东西,必须先由近处开始,然后再渐及远处的,这样可以避免贪多的嫌疑。如果“君未覆手,不敢飧。君既食,又饭飧,饭飧者,三饭也。君既撤,执饭与酱,乃出授从者。凡侑食,不尽食,食于人不饱”。[11]

以上这些繁琐礼节的宗旨,是培养人们“尊让契敬”的精神,它要求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得遵照礼的规定去从事饮食活动,以保证上下有礼,从而达到贵贱不相逾的生活方式。这套饮食礼俗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极大的影响,由于日常生活和交际的需要,饮食生活中的礼俗进一步固定下来。例如《礼记·曲礼》所说:“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从汉唐时的画像石画像砖、帛画、壁画中所常见的宴饮图来看,这套饮食礼俗,在汉唐似被普遍遵循着。有些礼俗,如今仍在沿袭,如“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12]“凡尝远食,必顺近食”,[13]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