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水滋润人性,家乡的河让我向前

河水滋润人性,家乡的河让我向前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乡的河,确实深刻地融入我的血液,固执地凝结在我的脑海,我人性中的优良成分,执着、坚韧、向前、宽容都和它有关,都是那河水滋润的结果。家乡北面的三条河中,赵王河是最小的,也是一条自然河。家乡的河是丰饶的,是有灵气的,它是我整个生命律动的原动力。家乡河流的变迁,昭示了摆脱人治、告别法制、崇尚法治的深刻内涵,家乡的河,伟大的河。

河水滋润人性,家乡的河让我向前

春节过后,几个哥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话题是去哪旅游了,什么地方的风景真是漂亮极了。这些话又无意中勾起了我的乡愁,我说哪也不如自己小时候家乡的景色好,我又不由自主地向大家炫耀起了那时家乡的河。

有三十多年了,我一直想写一篇有关家乡的散文,把记忆中家乡的草木、河流、风土、人情,落在纸上,变成文字,但是自己实在是太笨了,有一肚子的真情实感,就是不能一抒心胸,后来以至于想出了一种歪理安慰自己,家乡的景物太美了,哪是我这种文学修养的人所能表达出来的。故乡的河,确实深刻地融入我的血液,固执地凝结在我的脑海,我人性中的优良成分,执着、坚韧、向前、宽容都和它有关,都是那河水滋润的结果。

我家的那一带又被称为堤仑(lun),三十几个村子,依偎着蜿蜒曲折的千里堤,东西方向呈一字长蛇排开。儿时的印象,堤就是村与河的界线,千里堤的南面是村,千里堤的北面是河。我们这里属于海河流域,从我们的村庄往北,平行排列着三条河,分别是赵王河、赵王新渠、大清河,三河向西溯源,是白洋淀,又称为西淀。白洋淀现在被称为华北明珠,名字够靓的,但是也有无奈在里面,缺水、狭小、干涸的危机尽在其中体现,其实白洋淀的名字才真正展示了它当年的霸气,一个白字,让我们看到的是优良水质,一清二白是至纯至洁的最高境界,别再用所谓的一类水、二类水来欺骗大家了,请给我一杯白水,您能做到吗?洋字就更是大气磅礴了,各位想一想有几个湖泊敢用上海洋的“洋”字,烟波浩渺,绵延千里,极目燕赵天下舒。一个“淀”字使得一大潭的水,有了三维中的深度,虽不见其面,也是立体的外观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个人想称得上为淀的,还应该是累积之后的一种深厚,是一种稳定的存在,非一日之功,乃经年累月所至。白洋淀三个字绝非一个俗名,它应该是一个代表,一个标志,它昭示着一种未来,是家乡、是环境,还可能是地球另一个时代的文字化石

家乡北面的三条河中,赵王河是最小的,也是一条自然河。它不像宽它十倍的赵王新渠,河道工整,到处都留着毛泽东题写的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字样,好像是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让人亲热不起来。赵王河弯弯曲曲,河道深而窄,一派天成,与两岸的景致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赵王河虽然小,我们还是习惯上叫它大河。大河和村庄只是隔了一条千里堤,它润泽着土地、村庄和这里的人们。大河清澈见底,水流平静,堤坡的青草一直蔓延到水底,水清草美,宛若画境。就是我们小时候的天然游乐场,逮鱼捉虾,打闹戏水。玩累了,躺在堤坡的青草上,随手摘下一颗叫野茄子的紫色浆果,放在嘴中,闭上眼睛,贪婪地享受,这一河的无忧无虑,这一河的欢声笑语。

家乡的河是丰饶的,是有灵气的,它是我整个生命律动的原动力。到了七八月份,汛期到了,我们就几乎整天泡在河边,从上游流下的不仅是滔滔的流水,还有各种各样的可以吃的东西,什么茄子、西红柿、西瓜甜瓜、玉米棒子等等。我们小孩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哪来的,大人就骗我们说这是从花果山水帘洞下来的,只觉得这些东西应该带有仙气,吃起来格外的香甜,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故乡的河告诉我什么叫水果,以至于到现在对树上摘下来的、超市买回来的,我只认为有水果的名,而无水果之实,这可能是河边长大的孩子的一种特质吧!(www.xing528.com)

对于大河,我的父亲始终是深怀一种膜拜般的尊重,这源于一条鲤鱼。河里有各种的鱼,鱼是我们那一带的人主要的营养蛋白来源,大家肚子里的需求越大,鱼就越稀缺,大家用尽了各种办法,几乎是涸泽而渔了。爷爷逮了一辈子的鱼,吃了一辈子的鱼,就是爱吃鲤鱼。爷爷的生命快到尾声时,无意提起自己的愿望,最想吃一条鲤鱼。爸爸用了好长的时间,找了好多的地方,没有淘换到,满心焦急与无奈。正巧那天,二姑去地里拾柴火,爸爸去接她,迷迷糊糊走错了路,爸爸只好扛着自行车,找了一处水最浅的地方,到大河北岸去。还没到水边,他远远就看到了,一条红尾巴的大鲤鱼,在一小水洼里扑啦啦跳动,挣扎着要游到水深处。父亲兴奋地扔下车子,上前连草带鱼一下抱起,扔到岸上。回到家之后,爷爷看到大鲤鱼,高兴得合不拢嘴,记得爷爷吃完鲤鱼后,时间不长就走了,没有一丝的遗憾。爸爸每次提起这件事来,都说那是一条神奇的鲤鱼。我认为,只有家乡那慷慨的河流里,才会出现这样充满温馨和神奇的鱼。

在以后逐渐展开的岁月中,尤其是学习法律、当了法官律师、成为法律人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故乡的河流和法律、法治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汉字中的“法”字古体写作“灋”,《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渡,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在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中,法字变化很大,但其表明平之若水的水旁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点水始终没变,法和水的关系有着某种神秘的牢不可破的联系。

在这几十年中,家乡的河流也经历了沧桑巨变,多年断流,河床裸露,满目疮痍,垃圾充斥,了无生机,让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少年时期的一河春水,化作中年的一肚苦水,这是为什么?我长大了,河流却死了。痛苦地思考,痛苦地追寻,那座残存的水泥桥上“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字样,虽早已被剥掉刺眼的朱红,却依旧触目惊心,心中泛起一番苦涩,我们在神一般伟大的领袖的带领下,以人定胜天的无畏气概,终于把海河的根给治掉了,人消灭了河流,人得到了什么?当然,早在多年以前,我们又开始了逆向的治理,南水北调植树造林,大量的人造景观,终究掩盖不了死水微澜的现实。由海河之治,想起了法律界“立刀之治”和“流水之治”争论,由“法制”到“法治”,“流水之治”道出了法律的真谛,这种高度相似的,不是偶尔的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河是一个系统,是客观规律下自然调整的结果,这种客观规律就是法,是更高境界的自然之法,河流治理要依法来行。家乡河流的变迁,昭示了摆脱人治、告别法制、崇尚法治的深刻内涵,家乡的河,伟大的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