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典中的经典》:献给沃尔特·罗利爵士的感激信

《经典中的经典》:献给沃尔特·罗利爵士的感激信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谨献给女王陛下治下的康沃尔郡郡守,真正的贵族,勇敢的沃尔特·罗利爵士,即斯坦那瑞斯的沃尔特勋爵大人。仙后答应了他的请求。宴会第三天来了一名男子,他在仙后面前诉苦说,一个叫布斯瑞恩的邪恶的男巫将一位叫阿摩雷特的漂亮女子抓走了,让她遭受了最悲惨的折磨。这位女子的爱人斯库达摩尔骑士当即接下了任务。

《经典中的经典》:献给沃尔特·罗利爵士的感激信

这封信阐释了作者的整个写作意图,为读者理解该书提供了线索及帮助。

谨献给女王陛下治下的康沃尔郡郡守,真正的贵族,勇敢的沃尔特·罗利爵士,即斯坦那瑞斯的沃尔特勋爵大人。

爵士,我知道所有的寓言作品都被人们解释得含含糊糊,我这本名为《仙后》的作品是一篇连载式的长篇寓言,也是一部黑色隐喻式的作品。为了避免嫉妒和误解,同时更方便您的理解,我认为向您解释这本书的总体意图和主要内容是有益处的(我并非为了表达什么特殊的目的),当然这样做也是应了您的要求。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用美德和善行来塑造高贵的人格,因此,我在《仙后》每卷的结尾都设置了与历史传奇相关的故事或人,这样人们更容易理解。我想通过虚构的史诗故事来增光添彩,我想,这么做是最为合理的。因为人们总是很乐意读到这样的作品,他们希望自己能从中得到榜样的力量。之前的诸多作品都选择了亚瑟王的史诗故事作为样本,这让其成为人尽皆知的人物,这也是我将他视为不二人选的原因。他身上的美德、他所得到的盛誉与他本人的地位是极为相称的,以至于到现在也不会有人猜疑和嫉妒他的名望。在这一点上,我追随着古代的史诗诗人的思想:第一位是荷马,他在《伊利亚特》里将阿伽门农塑造成了一位有德行的人;第二位是维吉尔,他在塑造埃涅阿斯时表现出了相似的意图;第三位是阿里奥斯托,他将前两者都写进了他的作品《奥兰多》中;第四位是塔索,他重新塑造了两个人物,使其身上分别体现上述的两种品质,也就是说,在里纳尔多身上闪耀着哲学中称为“道德”的光芒,或称作“个人品德”,而将“政治修养”赋予了戈德弗雷莫属。借用前人的手法,我想来描述一下我笔下亚瑟的形象。在他成为国王之前,他是一名勇敢的骑士,在亚里士多德设定的十二条个人道德标准上,他都表现得极为完美。本书前十二卷的立意就是这样的,如果这十二卷能得到很好的认同,我也就会有勇气构思在他成为国王以后,关于他的政治修养的那一部分。我知道,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表述方式可能不那么尽如人意,不像他们一样采用格言、箴言或是说教来解释“修养”,但我想,他们的这种方式才是大家最不能接受的,因此我竭尽全力表现青年亚瑟的形象。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色诺芬比柏拉图更受欢迎。柏拉图常用深入的分析来判断事物;色诺芬往往会借着居鲁士波斯人的口,阐述一种最为理想的政府状态。由此看来,摆事实比讲道理更容易让人接受。我便是以后者的方式来塑造青年亚瑟这个角色的。伊格娜生下亚瑟之后,梅林就把他交给了泰门抚养。我假想他向泰门学艺多年以后,在一个梦中或是幻境中看到了仙后,并被她的美丽所征服,醒来以后便决定去寻找她。梅林为他提供了武器,泰门给了他足够的教导,于是他前往仙境去寻找她。在我的总体构想中,仙后就是象征着“荣耀”的女神;具体来说,在某种意义上,“仙后”是我心中最杰出、最高贵的女王的化身,而她所身处的仙境则是不列颠王国的隐喻。另外,我在本书的其他地方也曾暗喻过女王陛下。她的身上负载着两个角色:一个是高贵的女王,另一个是最有德行的、最美丽的女性——后者我将在贝尔菲比身上有所体现,这个名字源于月亮女神的形象。书中,通过对亚瑟这个人物的塑造,我想表达其“崇高”的道德品质(这也是亚里士多德等大师的看法),“崇高”是所有道德品质完美的结合,“崇高”之下包含着十二种美德。为了使故事的内容更加丰富,我将十二种美德赋予了十二位骑士来进行阐释。书中前三卷描述了三位骑士冒险的故事:第一位是红十字骑士,他代表的是虔诚;第二位是盖恩,通过他,我想表现的是节制;第三位是女骑士布里托马,通过她,我意欲刻画的是贞洁。在三位骑士经历的描述上,开头显得有些突兀,需要与先前的故事情节相联系,读者需要知道这三位骑士进行种种冒险的理由。史诗诗人采用的写作方法与史学家所采用的编撰方法不尽相同:后者会严格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和行动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描述,而诗人会直入主题,甚至按照其喜好来直接进行说明,由此追溯过往,预示未来,这种方式看上去是令人更加容易接受的。

如果让一位历史学家来讲述,我的故事将从第十二卷开始,而我却将它放在了最后。在这卷中,我讲述了仙后设下为期十二天的年度盛宴,在这十二天中分别发生了十二个冒险故事,将由十二位不同的骑士完成,而这些故事将分设在十二卷中。第一卷是这样的:在盛宴开始时,一个高个儿、滑稽的年轻人出现了,他跪倒在仙后面前,提出一个仙后不能拒绝的请求:让他有荣幸先执行宴会期间发生的第一次冒险行动。仙后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一会儿,又进来了一个美貌的女子。她披麻戴孝,骑着一头白色的驴子,一个个子矮小的人手持骑士长矛,牵着一匹战马跟在她的身后,马上驮着骑士的盔甲。她在仙后面前俯下身去,哭诉她父母的不幸——两人是远古时代的国王和王后,多年前被一条巨龙关在一座牢不可摧的城堡里,囚禁之苦折磨着他们。因此,她恳求仙后派给她一位骑士帮助她。那个滑稽的年轻人立即站了出来,希望能完成这项任务,对此,仙后十分犹豫,而那个漂亮的女子也颇多微词,但年轻人一再请求,最后,那个女子说除非他能穿上她带来的盔甲(因为这副基督徒的盔甲是由圣保罗特别订制的),否则,他不可能取得成功。然而,当他穿上这副盔甲时,他看上去已然成为在场的骑士里最适合的人选,这让他赢得了那个女子的欢心与首肯,随后,他亮出了自己骑士的身份,跨上那匹神奇的骏马,带上美丽的女子一起投入冒险之中。第一卷就是这样开始的:一位高贵、温柔的骑士策马驰骋在平原之上……

宴会的第二天,来了位朝圣者,他鲜血淋淋的双手中怀抱着一个婴儿,他诉说道:孩子的父母都被一个叫阿克拉霞的女巫杀害了。因此,他恳求仙后派给他一位骑士与他一起去除恶扬善。于是,这任务被指派给了盖恩骑士,他与那位朝圣者立即出发了。第二卷的主题由此展开。

宴会第三天来了一名男子,他在仙后面前诉苦说,一个叫布斯瑞恩的邪恶的男巫将一位叫阿摩雷特的漂亮女子抓走了,让她遭受了最悲惨的折磨。这位女子的爱人斯库达摩尔骑士当即接下了任务。但是由于他无法破解那些恶毒的巫术,未能完成任务,在承受了长期的悲痛之后,他最终遇到了布里托玛骑士,并得到了她的援助,寻回了他的爱人……

每一卷的故事中都穿插了若干个小故事,所有故事的发生绝非偶然,前后之间都有着合理的、自然的解释,像布里托玛的爱情、马瑞内尔的失败、弗洛瑞梅的烦恼、贝尔菲比的圣洁、赫勒诺拉的好色等。(www.xing528.com)

爵士,为了让您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我进行了以上简短的描述,同时也简单地将我的创作意图分享于您,希望您能充分地了解此书。即便没有我以上的赘述,我想您也会沉醉于此书之中的。如若此书出现些许不解之处,我卑微地恳请您能理解、原谅。愿您快乐永驻,就此搁笔。

您最谦卑的、亲爱的挚友 埃德蒙德·斯宾塞

1589年1月23日

【注释】

[1]埃德蒙·斯宾塞,1552年生于伦敦,1599年去世。他是从杰弗雷·乔叟过渡到莎士比亚时代之间最杰出的诗人,《仙后》是他最长、最著名的作品。《仙后》前三卷出版于1590年,四至六卷发布于1596年,最后剩余的六卷尚未完成,其中两卷在他死后出版。这本书把语言和浪漫结合起来,在给沃尔特·罗利关于《仙后》序言的信中,作者表达了写作的目的和寓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