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地税应用软件开发管理方面的研究报告

广西地税应用软件开发管理方面的研究报告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税三期上线运行之后,由于各级地税机关系统应用水平、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决策二包风险指标的不完善,导致各地金税三期配套的软件开发及其他辅助性的本地信息化建设需求激增。除全区地税局系统目前正在推广使用的《广西地税移动办公平台》以外,南宁、桂林、梧州、河池等市均建设有功能不一的移动办公和管理软件,且安全策略不一,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

广西地税应用软件开发管理方面的研究报告

1.软件开发不降反升,亟待加强顶层设计。金税三期上线运行之后,由于各级地税机关系统应用水平、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决策二包风险指标的不完善,导致各地金税三期配套的软件开发(主要用于数据清理、风险推送、事项管理等)及其他辅助性的本地信息化建设需求激增。据统计,金税三期上线后,全区地税系统2017年信息建设经费中的硬件投资预算已经下降至6818.73万元,较为接近金三上线前2014年的水平(6547.95万元),但相应的软件投资为3383.22万元,较2014年的1935.16万元增长了74.83%,且这部分资金中,各地市的增长幅度更达到82.68%。出现了金税三期上线以及营改增后,全区软件投入不降反升,且呈加速上涨的态势。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营改增后,地税系统“以票控税”的抓手已经消失,迫切需要全面转向“数据管税”。二是金税三期是基于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规范和征管规范,但尚存一些功能缺陷,无法完全满足各地日常基础征管的需要,更无法满足征管转方式要求下的分类分级税源管理的要求。三是金三系统并未解决以往历史数据和第三方接入数据的清洗、整合和分析利用的问题。各市为解决其管理模式、管理重点的全面转型,均大幅提升信息化投入预算,其中大数据整合和风险分析成为各地主要投资的领域。在2017年的信息化建设预算中,南宁柳州、桂林、钦州等市均有类似的大额预算项目。但目前各地的项目建设并没有统一的规划与设计,缺乏区局层面的主导统筹,照此发展必然导致数据整合不全面,分析水平参差不齐,各市数据形成新的“数据孤岛”等问题的再次出现。(www.xing528.com)

2.各地开发百花齐放,重复建设难以避免。近十年以来,全区地税系统软件开发建设经费达到1.41亿元,其中自治区地税局本级(不含稽查局)投入7291.08万元,各市(含稽查局)累计投入6443.49万元,区、市两级投入经费体量相当,但存在较明显的重复建设情况。据统计,目前区、市、县三级在用和在建的软件存在以下六类重复:一是大数据管理和分析软件。除自治区地税局统一建设的《大数据仓库服务平台》以外,目前南宁、柳州、桂林、钦州等各市均在建或拟建设多个主要功能为大数据集成和查询、统计、分析的软件。二是风险管理系统。除自治区地税局统一在用的《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以外,鉴于基础数据差错较多,风险指标不全,推送机制不健全等原因,目前南宁市有功能类似的风险管理软件。三是移动办税和管理软件。除全区地税局系统目前正在推广使用的《广西地税移动办公平台》以外,南宁、桂林、梧州河池等市均建设有功能不一的移动办公和管理软件,且安全策略不一,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四是政务数据交换共享软件。除广西国税区局在用的《自治区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南宁、柳州、贵港等市均建有用于进行政府部门数据交换协作的软件。且在“互联网+税务”建设的引导下,各地均各自强化了与房产部门、工商部门、民政部门的沟通与数据外连,安全隐患颇多。五是人事管理软件。除区局在用的《人事信息系统》,南宁、梧州、玉林、百色、贺州等市均在用或者拟建用于人事管理的软件。六是其他软件。多市在探索建设各类“互联网+”服务软件,据粗略统计,全区各市、县、区各自拥有的微信公众号不下10个,且均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数据查询与交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