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从商业欺诈到正义与仁爱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从商业欺诈到正义与仁爱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中集中概括了资产阶级商业道德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生的形式变化。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从商业欺诈到正义与仁爱

早期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一系列文章、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大纲》和《英国状况》等文章就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及其统治阶级的自私自利、欺骗、伪善和残忍等不道德行为与意识形态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随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他们更加深刻地从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这个决定性层面揭露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和道德观的意识形态本质,揭示了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之后的道德形式的变化。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中集中概括了资产阶级商业道德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生的形式变化。

第一,“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越发展,它就越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15) 商业道德与商业水平相符合,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时间就是金钱,大工业表面上也开始讲道德了,他们不但默认了工联的存在,甚至默许适时的罢工,因为他们发现也可以用工人的罢工来实现他们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各种传染病流行病反复发生,资产阶级为了自己不再染上这些疾病,开始改善城市卫生,进行城市建设。英国已经度过了资本主义剥削的青年时期,法国、德国尤其是美国等国家则刚刚开始进入这个时期。

第二,资本主义早期使得工人命运恶化的小弊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后被消除了,但是,这个事实更加证明了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不在这些小的弊端。资本家剥夺了工人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www.xing528.com)

第三,资产阶级商业道德的发展并不是因为资产阶级有着伦理的狂热,纯粹是为了节省时间与不白白付出辛劳。资本家“对正义和仁爱的让步”,本质上只是一种加速资本集聚在少数人手中并击败其他竞争者的“手段”而已。(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