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历史与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历史与逻辑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在《反杜林论》哲学论述的基础上,恩格斯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理论来源、科学基础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完善了唯物史观。其次,德国工人运动恰恰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也即德国古典哲学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转化为德国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历史与逻辑

在《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初)中,在《反杜林论》哲学论述的基础上,恩格斯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理论来源、科学基础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完善了唯物史观。这部著作在意识形态理论上也有重要进展,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的形式化和意识形态的“终结”等,这些成熟思想将融合在第四章加以论述。

(一) 历史的动力:人的动机与经济利益斗争、阶级斗争

恩格斯进一步完善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方法,提出了从历史发展动力层面剖析存在于思想动机背后的表现为阶级斗争的经济利益斗争和生产方式斗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国家和经济的基本关系。另外,恩格斯还批判了群众和领袖头脑中自觉的动机的决定作用的观点。

1. 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式的历史哲学

历史的形成有精神动机的参与,但是这些精神动机的背后隐藏的东西,也即精神动机的原因是什么,旧唯物主义没有提出过,更没有研究过。旧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它认为精神的动力就是历史的最终原因,所以,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中背叛了自己,成为唯心主义。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事变的最终原因不是历史人物的动机,在这些动机背后还有别的动力,这种动力不在历史本身中,而是在历史外部。黑格尔“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把这种动力也即绝对观念输入了人类历史。(228)

2. 探究历史规律的“唯一途径”

恩格斯提出了探讨历史规律的“唯一途径”(229) 。第一,历史的动力主要是使广大群众、整个民族和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持久的和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动机和行动。第二,探讨历史规律的“唯一途径”就是探讨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的头脑中的以自觉动机的形式存在的动因。首先,这些自觉的动机在群众及其领袖的头脑中的存在是既可能明显或者不明显的存在,也可能“直接地或以意识形态的形式”,“甚至以被神圣化的形式”存在。(230) 其次,这个自觉动机背后的动因不仅是在整个历史中而且是在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第三,探究自觉的动机的动因和历史规律的可能性。资本主义时代之前,历史的动因与历史动因的结果的联系是混乱和隐蔽的,因此对它们的探究几乎不可能。在资本主义时代,历史的动因与其结果的联系已经简化了,人们有可能揭开其秘密了。从大工业以来,三个争夺统治的阶级即土地贵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的斗争和利益冲突成了现代历史和最先进国家的动力。

3. 历史的动力是表现为阶级斗争的经济利益斗争和生产方式斗争

第一,如果说古代的封建的大土地占有制首先可以归于政治原因和暴力掠夺,那么,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起源和发展则完全是纯粹经济的原因引起的。因为经济关系的变化,尤其是由于从行会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再到蒸汽和机器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才产生和发展起来了。代表新的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反抗封建土地占有者和行会师傅所代表的生产秩序,并最终打碎了封建桎梏,可以说资产阶级与农村和城市的封建制的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政治权力则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而已。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产生了普遍的生产过剩和大众的贫困。恩格斯指出,“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同时“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也“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但“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231) (www.xing528.com)

第二,被黑格尔尊崇的传统观点则认为,历史动力的表现形式是个人意志的动机和市民社会所要求的国家法律形式。传统观点认为国家是决定因素,国家决定了市民社会。表面上和形式上看来确实如此,某个人行动的一切动力最后都要转变为他自己头脑中的意志的动机,否则他无法行动。而就市民社会来说,性质也一样,即市民社会的一切要求必须通过国家的意志,通过法律的形式才能获得普遍效力。但是,从内容上看,无论个人的还是国家的所谓意志的内容及来源,总的来说都是经济关系。在资本主义时代,国家的意志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需要、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以及最终的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而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国家意志要比资本主义时代更多得多地受到物质需要和生产的制约。

总之,一方面,国家“是以集中的形式反映了支配着生产的阶级的经济需要”(232) ;另一方面,既然经济关系决定了国家和公法,那么,单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决定了私法。

(二) 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的克服

恩格斯的论述可以合理地推论出意识形态从虚假转变为科学的过程。第一,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是指适应经济基础和阶级斗争需要的意识形式中的那些自认为自己可以独立发展和只服从自身规律的独立存在的思想观念。所以,那些与此相反,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归根到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思想观念,就不是意识形态。因此,与意识形态相对应,法律和哲学等意识形态会从意识形态变成科学,而宗教则会从意识形态走向消灭。

第二,恩格斯论述了德国资产阶级理论从革命理论退化为意识形态的过程,与此同时,德国理论在无产阶级运动中进一步发展,最终成为反映历史要求和获得工人阶级同情的新派别,它“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233)

第三,恩格斯提出了两个十分深刻的观点。首先,“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234) 。这句话的哲学含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科学性与阶级性的有机统一,科学理论的真正的普遍性同理论的特殊利益的代表性(代表工人阶级特殊利益)的有机统一。其次,德国工人运动恰恰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也即德国古典哲学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转化为德国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

恩格斯还论述了宗教作为意识形态的性质和作用,尤其是基督教中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以及革命之后的作用的演变,指出宗教是“意识形态的外衣”(235) ,揭露其背后的利益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