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场岗位职责边界与行业特点

职场岗位职责边界与行业特点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岗位之间存在职责的边界。不过岗位职责离不开行业特点,不同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各不相同,不同行业的岗位职责信息的时效性各不相同。

职场岗位职责边界与行业特点

孩子:这个边界的概念从何而来?

妈妈:现代工业企业内部运行有分工存在,每项分工在企业完成价值实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不同岗位完成不同工作,因此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之间存在差异。同时,为了防范业务运行中存在的风险,还有一些岗位的设置是出于相互制衡的考虑,例如中国公司法中规定上市公司要设置监事会主席一职,而普通法(Civil Law)为法律基础框架国家监管法规中要求董事会中必须设置独立董事。不同岗位之间存在职责的边界。

孩子:每次参加招聘时,我们会看到大量的招聘海报、折页,还有公司官网里发布的各类岗位职责信息。既然不同岗位之间存在职责的边界,为什么又是模糊的呢?

妈妈:根据我的观察,岗位职责的形成在现实商业环境中存在以下特点:

1.经验积累性

前面我们通过三维空间之间相互作用的概念分析了新岗位的来源。新岗位一旦产生,现实工作中是需要通过文字表述出来的,这往往是具体经办人员也就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了。

像第三章提到的胜任力模型,在德意志银行这样实力雄厚的企业中,是采取成立专门项目团队的方式完成的。根据团队成员介绍,为了完成这项工作,他们需要展开行业调研,访谈销售端的客户经理、客户、监管部门,分析自己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特点,甚至引入咨询公司的专业报告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形成最终文字之前还要收集公司内不同业务部门反馈建议和意见,所以求职者看到的文字是所有相关者知识和经验积累而成的结果。我称之为岗位职责的经验积累性。

2.信息时效性

进入新时代,经济在发展,技术在突飞猛进,行业在变化、细分行业在兴起,越来越多的岗位信息中包含了新的产业发展信息、行业发展信息、细分行业发展信息、企业发展信息。

在真实商业世界中,前一个时间点里的要求被提炼成招聘信息要花一些时间,等信息真正发出去以后岗位需求可能已经有了变化,大家看到的招聘信息可能只是这个岗位过去工作的经验积累。就像我们在德意志银行看到的,专业胜任力项目团队从开始对零售团队的客户和客户经理展开行为模式的研究分析,等到最终提炼形成文字,时间长达1—2年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市场中的其他参与者可以从领先者那儿获得新的竞争信息,此时市场上又产生了新的客户服务工作模式了,自然而然,岗位职责也将面临调整。不过岗位职责离不开行业特点,不同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各不相同,不同行业的岗位职责信息的时效性各不相同。

3.外部影响性(www.xing528.com)

企业的HR面临着对岗位信息精准理解的挑战,加上许多传统企业还处在转型过程之中,企业内部无论业务岗位还是人力资源岗位人员对于自身企业在新商业模式定位理解也处在逐渐清晰过程之中。同时,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通过组建专业团队的条件去梳理岗位职责,相关文字描述往往会通过个体间知识和经验的相互交流产生,所以岗位职责信息受到市场领先者的外部影响。我称之为外部影响性。

现实中这种情况随处可见。假设中国药科大学举办一场秋季招聘会,受邀参加的企业几乎都是与药有关的企业,相互之间实际可以形成一个医药产业生态圈。如果其中一家药企技术创新或者组织架构调整带来新岗位的设置,其他竞争对手往往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现场交流学习,很快可以获得相关岗位职责信息了。不过即使每家企业使用了相同的岗位名称,也不代表岗位实质性的工作内容完全相同,因为每家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客户情况各不相同。

孩子:现实招聘中很多同学又不学药,还有其他实例吗?

妈妈:大家都需要买房租房,我们以房地产行业中岗位信息为例。房地产行业是传统行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之一。在政府调控背景之下,房地产市场的内在结构和细分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行业集中度提升,另一方面有差异化产品开发能力、融资渠道畅通的中小型地产公司层出不穷。

此时应聘房地产行业工作岗位的求职者,所看到的岗位名称有相当大一部分仍沿袭传统岗位名称,如项目经理、工程经理、设计工程师、成本经理、电气工程师,等等。从岗位职责的经验积累性来看,这些岗位职责中所包含基本行业特点没有变化,所以大部分求职者在学校里学的专业是对口的。但是从其信息时效性来看,房地产市场的内在结构和细分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求职者分析每家企业在行业内的经营特色是什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定位目标企业。

随着地产差异化产品市场越来越大,对于综合管理性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涉及金融地产、大健康地产、娱乐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等新兴领域带来的职位变化,出现了地产金融投资经理、大健康服务医院投资运营经理、旅游地产项目运营经理、海外投资及项目开发经理等大量新的岗位。对于建筑、基建专业的同学来说,如果还具备其他相关知识,求职空间会大很多,同时建筑专业以外相关专业的同学也可以尝试向房地产企业投递简历,以寻求更大的求职空间。

孩子:原来我们所看到相同的文字背后的意义大不一样,对于不同企业来说,并不代表着完全相同的工作内容。所以,在海量岗位信息之中,如何定位到适合自己的组织,是有挑战性的。如何避免掉入陷阱呢?

妈妈:对于工作职责信息的精准描述看似是一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实际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过程,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做出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年轻人更好地把握对岗位信息的理解。除了政府在构建平台加强企业与应聘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高等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也在加快调整以应对产业的急剧变化节奏及脉络。

作为求职者自身,有一个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现场交流的时间,多与现场的企业招聘人员沟通,这样可以减少盲目性。我参加过许多场校招,看到很多年轻的学子把简历往企业的展台上一放就走了。我在现场一般会主动和学生们聊一聊,问问具体情况。有些孩子就说,他们就是先投个简历,先与目标企业聊,等有空了再过来。个人建议就像投资银行对将要投资企业进行尽职调查一样,现场交流必不可少。对于求职者而言,是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在投资自己的美好未来,在如此重要事情面前,面对现场这么多企业,为什么不多花点时间尽可能争取多访谈一些HR呢?现代年轻人喜欢用“头脑风暴”这个词形容寻找思想碰撞的机会,年轻人在招聘现场就可以完成一次又一次与不同企业的HR之间的头脑风暴,帮助自己提高判断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