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及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及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高校开展的实践育人活动允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最终还是要落脚在立德树人这点上。实践活动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等作为工作开展的目标和方向,这就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导向性。其次,大学生参与实践育人活动会对实践育人的工作安排产生积极的互动和影响。实践育人的体验性切合教育规律。同时实践育人能锻炼大学生的身心意志,强化大学生的精神归属和价值认同。

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及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育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并在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它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等一系列活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观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育人工作。实践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使其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一)导向性

导向性是指能够使事物朝某个方向发展的特性。实践育人工作是一种目的性和针对性都很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具备导向性。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导向性是指实践育人工作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应该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目标为导向。从学生工作者的层面来说,实践育人工作的导向性具体体现为高校在开展实践育人的工作时,不论如何创新形式和内容,但目标都是一致的,都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要求,围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大学生德育素质的目标,对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整体安排进行整体谋划,对实践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周密设计,对实践育人时间、方式、内容、效果等都要有一定的预期、监控。总之,高校开展的实践育人活动允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最终还是要落脚在立德树人这点上。实践活动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等作为工作开展的目标和方向,这就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导向性。

(二)参与性

参与性是实践育人工作的又一大特点,这是由实践育人的形式决定的。实践育人工作形式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教室学习。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是设计一些学生参与度高的活动。例如,组织师范专业的学生到学校实习,让师范学生真正走上讲台,体验当教师的感觉;组织学生到社区服务老人等。这些实践育人的形式,都让学生有很高的参与度。大学生是实践活动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实践育人的所有内容都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活动,大学生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和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素养、专业动手技能等能力。其次,大学生参与实践育人活动会对实践育人的工作安排产生积极的互动和影响。大学生是实践活动的参与主体,学校或者教师在开展实践育人工作设计时,应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实践育人的相关工作内容,并根据大学生的意见反馈进行调整。大学生在实践育人中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参与实践育人的谋划设计和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能够提高实践育人工作的参与程度。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达到育人效果。最后,大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实践过程。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实践课题,自行组织、自行设计,只在必要时候寻求帮助和指导。在这种完全自主性的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自己既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更是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47]。通过自行组织实践育人活动,既能够达到实践育人的主要目的,又能够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大局意识。(www.xing528.com)

(三)渗透性

渗透性原意是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那么实践育人的渗透性是指实践育人能促进其他育人目标的实现,强化其他育人工作的效果。实践育人是对大学生参与的所有实践锻炼活动的概括。它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包含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丰富和多样,如包括对专业课程的实习等。实践育人的渗透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后,经过实践,通过渗透、体验后,能更加地深刻理解本质、领会内涵,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和思想。同时,实践育人工作是德育、美育、体育等育人工作的基本实现载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则需要通过长时间持久的实践,并在实践中通过思考内化,最终通过能力外现出来。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往往离不开实践的历练和升华。实践育人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过程且渗透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培养这一过程的各个环节。

(四)体验性

体验的意思是体会经历。根据体验的生成机制,体验是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育人的体验性是指在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围绕一定的育人工作目标,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为大学生提供、创造或者还原各种实践机会或现实情景,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感悟,获得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等的提升,最终实现育人工作的目标和效果。实践育人的体验性切合教育规律。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以讲授为主,这样的情况下,存在部分学生参与性、积极性较差等特点,这样在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和意志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就较为有限。实践育人的体验性特征,决定了实践育人工作能达到部分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实践活动中,因为体验性的特点,大学生往往能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体会不到的一些感受。如许多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支教之后,被贫困山区孩子们刻苦学习以及孩子们对教师发自内心的爱深深感动,有些学生从此变得努力学习了,有些学生真正树立了当教师的理想。像这样加入实践活动,亲自体验收获真切而深刻的认知,就是实践育人的体验性。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不仅仅能够获得知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并形成新的情感和意义,获得心智上的成熟和发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通过不断获得并升华丰富的实践体验,能够调动大学生参与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实践育人能锻炼大学生的身心意志,强化大学生的精神归属和价值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