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确立师生共同体建构目标—基础教育师生关系研究

确立师生共同体建构目标—基础教育师生关系研究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谓之共同体的都必定有共同的目标,这一目标将不同的个体连接起来。当然,政策的价值导向为共同的目标指明了方向,但并不能因此忽略师生共同体对目标的认同过程,不能跳过目标体系建构的协商过程。其次,目标要突破单一化,代之以多元、多维的目标体系,反映师生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师生共同体的目标体系与课程目标一定是一致的,或者是课程目标要通过师生共同体转化为教育成果。

确立师生共同体建构目标—基础教育师生关系研究

凡谓之共同体的都必定有共同的目标,这一目标将不同的个体连接起来。师生共同体的目标必定是与学习相关的,这里的学习我们采用一种广义的定义方式:发生于生命体有机体中的任何导向持久性能力改变的过程,而且这些过程的发生并不是单纯出于生理性成熟或衰老机制的原因。我们认为,这种广义的开放的定义方式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师生共同体的研究只有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纳入其中,才有可能洞悉它们之间的重要联系和互动模式。三维目标体系统整了学习过程,师生共同体也一样要以此为引导。基于对学习广义的理解,师生共同体的目标不能囿于认知目标禁锢,如果以认知目标替代了师生共同体的目标体系,则又会回归到传统教学的牢笼,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改革窘境。

因此,从师生共同体的实践上讲,首先,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目标反映的不仅是学校、教师或政府的意愿,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的意愿。当然,政策的价值导向为共同的目标指明了方向,但并不能因此忽略师生共同体对目标的认同过程,不能跳过目标体系建构的协商过程。师生共同体的目标不是教师或其中的某几个个体的意愿,师生共同体包含的民主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真正的民主要做到兼顾每个成员的认识,帮助每个个体内化目标,最终建立起共同的目标体系,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共同的信念才能焕发出凝聚个体的强大生命力。其次,目标要突破单一化,代之以多元、多维的目标体系,反映师生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师生共同体的目标体系与课程目标一定是一致的,或者是课程目标要通过师生共同体转化为教育成果。在课程内容组织和遴选的维度上,课程目标的价值追求具体有三种表征:一是向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二是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倾向发展;三是改变学生特定思想观念。师生共同体承担着统整三类价值追求,并将其落实为学习目标的职责,是课程价值转化为学习成果的转换器,只有师生共同体的目标体系是多维、指向个体全面发展的,转化的结果才可能实现全面发展的愿景。(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