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理学-有效组织使命确定

管理学-有效组织使命确定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织使命的确定应当有一个比较严密的程序,弗雷德·R.戴维认为,在组织使命的确定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使管理人员参与。一般来说,组织使命的制定程序有五个阶段,如图3-6。组织使命确定后,应当对所有管理者、员工,甚至对用户、公众进行宣传、传播。组织使命可以指导组织经营领域和战略目标的确定,为组织成员提供共同的经营理念,指导组织的经营资源配置。惠普公司组织使命变化主要有以下四点。

管理学-有效组织使命确定

组织使命的确定应当有一个比较严密的程序,弗雷德·R.戴维认为,在组织使命的确定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使管理人员参与。因为,参与可以使管理者对组织更加具有责任感,参与可以让管理者统一思想,甚至可以避免管理者对组织使命产生消极态度。坎贝儿(Campbell)和伊昂(Yeung)认为组织使命制定的过程十分重要,这个过程应当能够在组织与其员工之间建立一种“感情的结合”和使员工树立“使命感”。对实施公司战略的责任和对既定战略的理性协定并不一定能够转变成为感情上的一致性,因此已制定的战略不一定得到有效的实施。只有当组织成员认识到组织的基础价值观和行为方向,进一步将理性协定和对战略的责任转变为使命感时,感情的一致才会出现。

一般来说,组织使命的制定程序有五个阶段,如图3-6。

图3-6 组织使命的制定程序

在组织使命的制定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为各级管理者提供的背景材料应当包括组织关键资源与能力分析,组织过去的主要业绩,环境因素分析,以及组织目前存在的重大问题。

(2)各级管理者对提供的背景材料必须首先认真讨论,并且取得基本意见的统一,以此为基础起草组织使命。

(3)在制定组织使命过程中,组织可以聘请外部咨询或者专业人员对这一过程进行管理并帮助进行起草文件。有时具有专业知识且不带有偏见的外部人员,能够有效地帮助组织制定组织使命。

(4)组织使命确定后,应当对所有管理者、员工,甚至对用户、公众进行宣传、传播。由于组织使命的制定一般都力求精练,所以在宣传时应当有必要的解释、说明。

【本章小结】

组织目标为组织确立了明确的方向,可以加强成员的凝聚力和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是组织决策的依据和考核的标准。目标管理是一种鼓动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觉完成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或管理制度。目标管理的重点是让组织中的各层管理人员都与各自的下属围绕工作目标和如何完成目标进行充分沟通。目标管理的特点是实行参与管理、重视工作成果而不是工作行为本身、强调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和建立系统的目标体系。组织使命可以指导组织经营领域和战略目标的确定,为组织成员提供共同的经营理念,指导组织的经营资源配置。

关键名词:目标体系 目标管理 组织使命 组织哲学 组织宗旨

伦理专题】

营利与公益:企业管理的“两难”选择

近年来,我国企业公益意识不断提升,参与公益热情不断高涨。作为公益事业最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一——企业,究竟如何参与公益活动?

相比于国外,国内企业公益事业受到法律法规配套滞后、企业公民意识薄弱等因素影响,还处于相对初期的阶段。一项有关中国企业公益活动的调查显示,国内企业公益事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企业公益指数得分仅为44.0分,处于“不及格”状态。

调查发现,从公益事业关注的广度上看,国内企业公益投入领域多集中在扶贫、救灾与教育援助领域。与国外相比,国内企业对环保健康等领域关注还偏低。我国企业公益事业不仅规模过小,而且从事公益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还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企业缺乏公益战略部署,缺少系统、固定的公益计划;企业公益行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与公益慈善组织缺乏合作。

调查还发现,国内大部分企业都无法根据自身组织结构和经营特点,制定较为系统、完善的企业公益战略。企业的公益行为往往以临时应对为主,只有少数企业有制定年度公益投入计划的惯例。国内企业公益活动具有明显的事件性、临时性的特点,企业参与往往与一些突发事件和自身经营业绩有关。

由于国内企业公益活动的关注深度不够,大量公益事业的功能都停留在“输血”这个层次,“造血”功能严重不足。资金的使用效率偏低,效果的可持续性差。

对此,有学者认为,国内企业对公益活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普遍不够,主要问题并不在企业,公众并不能苛求企业,因为企业的主业是做好自己的经营,而社会的分工则要求公益事业主要应由专业化的公益组织来完成。

讨论题:

1.你认为企业从事公益事业与企业经济目标间的关系如何?(www.xing528.com)

2.你认为企业是否有义务承担公益事业?管理者应如何面对公益事业?

【情景练习】

比较惠普公司在工业电子时代和工业信息时代组织使命的明显差异,分析可能影响组织使命制定的内外部因素。

惠普公司在工业电子时代的组织使命是:设计、制造、销售和支持高精密电子产品和系统,以收集、计算、分析资料、提供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帮助全球用户提高其个人和组织的效能。

惠普公司在工业信息时代的组织使命:创造信息产品,以便加速人类知识的进步,并且从本质上改善个人及组织的效能。

惠普公司组织使命变化主要有以下四点。①经营领域的扩大,即由原来的“电子产品和系统”变为“信息产品”,并且将顾客从“个人和企业”变为“个人和组织”。这一变化适应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和顾客变化等环境特征。②自我意识的变化,即由原来的“生产、制造、销售和支持”的角色变为“创造”者,这种变化体现了惠普市场地位的改变及通过创新争取市场领先的雄心。③激励性的提高,惠普在新使命中明确提出要“加速人类知识的进步”,既体现出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又增强了对员工的激励。④对员工的重视增加,即不仅要帮助“用户”提高其效能,而且要“根本上改善个人和组织的效能”,这就将惠普员工本身也包括在内。

思考题:

1.如何认识组织使命以及组织目标的关系?举例说明。

2.如何理解组织使命的构成要素?

3.如何制定组织使命?

4.如何理解组织目标?

5.如何确定组织目标?

6.目标管理的特点有哪些?

7.如何进行目标管理?

【注释】

[1]相对市场占有率的计算公式为:相对市场占有率=本组织市场占有率÷某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或者相对市场占有率=本组织的销量÷某竞争对手的销量

[2]韦里奇·哈罗德·孔茨著,丁慧平,孙先锦译.管理学精要(亚洲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22

[3]韦里奇·哈罗德·孔茨著,丁慧平,孙先锦译.管理学精要(亚洲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22-124

[4]徐二明编著.组织战略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1

[5][美]弗雷德·R.戴维著,李克宁译.战略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100

[6]Brian Dumaine.What the Leader of Tomorrow See,Fortune,July 3,19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