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腹膜透析的不同方式及好处

腹膜透析的不同方式及好处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3.2.3腹膜透析的方式不同的腹膜透析方法既方便病人社会活动又能使透析溶质和液体的清除达到最佳。

腹膜透析的不同方式及好处

6.3.2.1 简述

腹膜透析指通过腹膜这层天然的生物膜,腹腔中的腹透液和腹膜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水和溶质的转运与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腹膜透析具有简单、方便、能有效保护残肾功能,以及相对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等优点,在“尿毒症一体化治疗”流程中被推荐为有残肾功能尿毒症病人的优选治疗。

6.3.2.2 腹膜透析的3种原理

1.扩散 扩散是溶质转运的主要机制。按照浓度梯度扩散原理,血中含量高的毒素(如尿素、肌酐等)由血液通过腹膜进入腹透液,而腹透液中溶质(如等)进入血液中,直至腹膜两侧溶质浓度达到平衡。影响溶质转运的关键因素取决于溶质的浓度梯度和物质转运面积系数(mass transfer-area coefficient,MTAC)以及腹膜的有效面积。

2.超滤 超滤是腹膜透析清除水分的主要方式。腹透液具有相对高的渗透性,血液中的水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转到腹腔,提高了腹透液中渗透物质的浓度(通常是葡萄糖),增加腹透液渗透压,从而加大液体超滤。其中腹膜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超小孔(目前认为主要是水通道蛋白-1)在腹膜的水超滤中起决定性重要作用。

3.腹膜液体回吸收 腹膜液体回吸收主要经淋巴管进行,也可吸收入组织后经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去除,从而对抗溶质和水的清除。净超滤=实际超滤-液体回吸收。

6.3.2.3 腹膜透析的方式

不同的腹膜透析方法既方便病人社会活动又能使透析溶质和液体的清除达到最佳。目前常用的透析模式有以下几种。

1.手工操作

(1)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一般每日4次,每次2 L,通过增加或减少留置的腹透液量和调整每日交换次数使透析个体化。

(2)白天不卧床腹膜透析(daily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DAPD):部分高转运病人,夜间长期留腹后过多腹透液回吸收造成液体负荷过多,故在白天腹腔中腹透液,夜间排空。(www.xing528.com)

2.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ic peritoneal dialysis,APD)

(1)持续循环自动化腹透(continuous cycling peritoneal dialysis,CCPD):24小时腹腔中均保留腹透液。夜间机器进行交换,白天腹透液留腹。

(2)白天干腹自动化腹透(nightly intermittent peritoneal dialysis,NIPD):夜间机器交换,白天腹腔排空腹透液。

(3)潮式腹透(tidal peritoneal dialysis,TPD):每次交换仅引流出腹腔内灌入透析液总量的一部分(一般为50%~70%),通常在夜间使用循环机做透析,可应用于干腹痛的病人。

6.3.2.4 腹膜透析的充分性

透析充分性是指给予病人一个恰当的剂量,既彻底清除了毒素和水分,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同时又最经济节约,使病人易于接受。临床指标包括病人的自我感觉良好,无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等尿毒症症状,无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贫血纠正,营养状况和液体平衡维持良好。

常用尿素清除指数(Kt/V)来衡量溶质的清除,反映腹膜对小分子毒素-尿素的清除效率。Kt/V值越高,提示尿素的清除越多。根据2006年《我国腹膜透析专家共识》以及最新版2006《国际腹膜透析学会充分性推荐》提倡每周Kt/V目标值至少在1.7以上。

6.3.2.5 腹膜透析的常见并发症

腹透的常见并发症为腹膜炎及导管出口或隧道感染。非感染并发症包括置管手术相关并发症:腹透管堵塞、移位、扭曲、周围渗漏、腹透液流出不畅等;代谢并发症有:高血糖、脂代谢异常紊乱、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其他如腹部疝、腰背痛、生殖器水肿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