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幕后历史:咖啡引爆法国革命年

幕后历史:咖啡引爆法国革命年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所有的俱乐部都是另一种形式的咖啡馆。因此,政府检察官德诺在法国巴黎新桥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演讲时被逮捕,并被关押进巴士底狱。可想而知,一大批咖啡馆老板因政治嫌疑而被立即吊销营业执照。毋庸置疑,在1793年这一全法国被恐惧笼罩的革命高潮年,法国人所喝的咖啡比10年和20年前要多得多——恐惧本身就是清醒剂,鲜血的气味比咖啡的香味更能令神经紧绷。法国革命家德穆兰的这句话不再是咖啡馆的一句口号。

幕后历史:咖啡引爆法国革命年

咖啡就是一场革命!”

虽然这句话不是出自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Michelet)之笔,但他认为精神生活能大放异彩也应归功于咖啡。因为半世纪以前,供青年人声色犬马的酒馆逐渐被取缔,如今已很少看到夜醉不归或是烂醉街头者。咖啡作为一种能让人保持清醒的饮品,不同于酒精,能提供给人脑充足的营养,增加思想的纯正和高贵;它能驱散遮蔽想象力的阴沉的乌云;它能以一道真实之光照亮事件的本质;咖啡反对淫乱,它在刺激人脑的同时明确区分性别……受法国作家布封(Buffon)、狄德罗和卢梭青睐的圣多明各咖啡将自己的热情与这些伟大的心灵完美结合——每天聚集在普寇咖啡馆的先知们,用他们敏锐而犀利的目光见证着这种深色饮品照亮了1848年——欧洲革命年。

很显然,如果思想运动不以经济运动为依托,将不会引发革命。咖啡馆成为了文学和经济的交接站,思想上的不满和物质上的不足在这里相互碰撞。穿梭于咖啡馆的人形形色色,当然也包括两个特权阶层:神职人员和贵族。这两个阶层在当时的法国总人数尚不过十万,而“第三阶层”的市民群众却有2400万。巴黎的咖啡馆中,大部分顾客来自心有不满的市民阶层、手工业者和工厂工人。其实,从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开始,就已经出现了这种对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四的不满的情绪。那么对路易十六又有什么好期待的呢?他能减免其父辈们加在民众肩上的沉重的税负吗?那时,公民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步伐,甚至每一次呼吸都要缴税。无论城市或是乡村都被绝望笼罩。工作又有何意义可言?人们为了不被饿死而工作,这是工作的本质意义。但只要有工作,就必须将所得的一大部分上交给国王、地方官和地主——于是还得挨饿。

生活充斥着沉重的绝望。不善于思考和演讲的公民看到热腾腾的咖啡前坐着一些24小时都在思考、演讲和写作的人。这些律师、作家和记者不仅理解他们沉默背后的苦痛,甚至还像音乐会一样将这些展示出来。他们帮助公民将这种普遍的苦痛以及对社会和经济的哀求释放出来,像吹响耶利哥(Jericho)的号角一般震耳欲聋。城墙也颤抖起来!15

城墙终于倒塌。巴士底狱被毁,它是一种化学混合爆炸物的第一个牺牲品。这种混合物不可忽视,如米什莱所说,它“融合了实物的本质和精神的实质”,是哲学和经济思想的混合。

这场革命实为一次经济的束缚和哲学思想自由的爆炸性碰撞。

推翻法国君主制的其实是英国人发明的俱乐部!而所有的俱乐部都是另一种形式的咖啡馆。以英国的历史为鉴,波旁王族或其警员心里清楚,如果市民们整夜清醒不睡,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这首咖啡打油诗早在大革命之前就在街头传唱了。事实上,当公共场所的人们脑内的松果腺分泌时,国家制度也必须生产“公共的思想”——即评论和政治

警察已经开始对这些咖啡馆心生忌惮。为监管咖啡馆,当时的阿尔让松侯爵(Argenson)任命了专职监督员。通常情况下,监督并不十分严格,但政府部门总能时时爆发惊人的力量。因此,政府检察官德诺(Denoux)在法国巴黎新桥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演讲时被逮捕,并被关押进巴士底狱。红衣主教波伊斯(Dubois)曾在其一篇公告中记录了该事件。然而,阿尔让松侯爵不久又释放了德诺。

巴黎政府清楚,长达半个世纪以来,这些咖啡馆中的人们在筹备着什么。在它看来,人们的讨论犹如这里的咖啡的蒸汽,阀门无法完全被关闭。因此,与其号令停业,不如推出“警局规定时间”,即与咖啡馆交涉和规定晚上打烊时间。可想而知,一大批咖啡馆老板因政治嫌疑而被立即吊销营业执照。这一现象前所未有,充分揭露了这个国家的贪婪:可观的饮料税税额着实令人眼红。

只要用心观察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图片,都会情不自禁地注意到它们对夜景的描绘:淡紫色的夜空被明亮的火炬刺穿,画上人物的脸庞红得发亮。世界历史从未以如此浓墨重彩的夜景来呈现。演讲及演讲者、法庭桌、政治家以及歇斯底里的观众席,这场大革命,正如当时的革命歌曲《未来一片光明》和《短袖上衣》中所表达的,伴随着普遍的失眠现象。咖啡让人白天保持清醒,夜晚不思睡眠……在记录中,似乎确有当时无人入眠的说法。

毋庸置疑,在1793年这一全法国被恐惧笼罩的革命高潮年,法国人所喝的咖啡比10年和20年前要多得多——恐惧本身就是清醒剂,鲜血的气味比咖啡的香味更能令神经紧绷。“自由,如同一个最好在废墟上与之发生性关系的女人!”法国革命家德穆兰(Desmoulins)的这句话不再是咖啡馆的一句口号。咖啡如同文学,文学号召新的秩序——然而这句话已然透露出骚乱。骚乱中我们不需要任何饮品。

上断头台的前一晚,无论是民众或是主战的吉伦特派,都无需依靠咖啡保持清醒。但或许他们还是喝了咖啡?于是,他们一小时内便可轻易冲破哈德斯的冥府大门。就像荷马在《奥德赛》中对猪笼草的描述一样:

1.法国皇帝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妇、社交名媛。——译者注

2.此处指煮咖啡升腾起的雾气。——译者注
(www.xing528.com)

3.这里把咖啡比作太阳神阿波罗。——译者注

4.这些华丽的辞藻证明,在这些表达和对话下隐藏了多少英雄主义,也说明当时很多人从阿拉伯咖啡的蒸汽中获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振奋。

5.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沙龙女主人。——译者注

6.这里的“小说家”不是指真正的作家,而是讲述“新闻”的说书人,有的出于虚荣,有的出于利欲。

7.此处指一位法国记者、作家兼外交家,全名为Friedrich Melchior, Baron von Grimm ( 1723~1807)。——译者注

8.法国画家,1738~1762。——译者注

9.希腊山名,古时作为太阳神和文艺女神们的灵地。——译者注

10.18世纪的法国物理学家哲学家拉·梅特里(LaMettrie)的著作,论述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译者注

11.尼罗河西岸有一座著名的金字塔状的兽角山(El-Qurn),其特殊形状令埃及人联想到太阳神,并将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许多法老和贵族埋葬于此。——译者注

12.位于加勒比海中央,安德烈斯群岛中的一个岛屿。——译者注

13.美洲加勒比海中的群岛,是指西印度群岛中除巴哈马群岛以外的全部岛群。——译者注

14.位于非洲西北部附近的大西洋海域。——译者注

15.耶利哥(Jericho)之墙。约旦古城,引自《圣经》。传说此城为迦南的门户,城墙高厚,守军高大壮健,是古代极强大的堡垒。犹太人虽有数百万,却无任何能力与技术攻城。但据《圣经》记载,犹太人围城行走七日,然后一起吹号,上帝以神迹震毁城墙,使犹太军轻易进入,而后顺利攻入迦南。——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