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骨文读本:武丁在位时间及其治国策略

甲骨文读本:武丁在位时间及其治国策略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者据卜辞天文定年,推算武丁在位年代约为公元前1250年至公元前1192年。[7][2]庚祖丁:即“康祖丁”,亦即武丁之孙康丁。武丁在商周时代享有盛名,相得益彰的名臣,也有甘盘、傅说等人。董作宾先生认为,武丁卜辞中的“般”就是“甘盘”。自古相传,武丁梦见自己得到一位圣人,协助治国。武丁接见了他并与之论道,深信他就是梦中的圣贤。武丁求贤,恢复一些旧贵族的权力,以期获得支持。

甲骨文读本:武丁在位时间及其治国策略

【图版】

【释文】

丁丑卜,贞:王宾武丁[1],伐十人、卯二牢、鬯。[亡拇(吝)。]

庚辰卜,贞:王宾祖庚,伐二……卯牢、鬯。亡拇(吝)。

……卜,贞:……庚祖丁[2],伐……人、卯二牛、鬯一卣。亡拇(吝)。

丁酉卜,贞:王宾文武[3],伐十人、卯六牢、鬯六卣。亡拇(吝)。

……拇(吝)。

【著录】

《合集》35355

【注释】(www.xing528.com)

[1]武丁:见《史记·殷本纪》等,小乙之子。学者据卜辞天文定年,推算武丁在位年代约为公元前1250年至公元前1192年。《书序》:“高宗梦得说。”孔传:“(高宗,)盘庚弟、小乙子。名武丁。徳高可尊,故号高宗。”《礼记·丧服四制》:“《书》曰:‘高宗谅暗,三年不言。’善之也。王者莫不行此礼,何以独善之也?”曰:“高宗者,武丁。武丁者,殷之贤王也。……当此之时,殷衰而复兴,礼废而复起。故善之。……故谓之‘高宗’。”典籍所见殷高宗的主要战功是“伐鬼方”。周代金文也有“鬼方”,是军事实力强劲的西北古族。但甲骨文的“鬼方”从未和商王为敌,尚未出现“伐鬼方”的支撑材料。传世文献对殷高宗伐鬼方的描述,也许是受周代文献影响而然。至于甲骨文所见“鬼方”,学者以为可能和《殷本纪》位列“三公”的“九侯”同族(九侯,或作鬼侯)。武丁即位后,把都城迁移到今河南安阳市殷都区洹河南岸小屯村一带。[7]

[2]庚祖丁:即“康祖丁”,亦即武丁之孙康丁。见后文“武乙”条注。

[3]文武丁:即《史记·殷本纪》之“太丁”,康丁之孙,商纣王之祖父。

【延展阅读】

自古以来,有明君必有贤臣。武丁在商周时代享有盛名,相得益彰的名臣,也有甘盘、傅说等人。

董作宾先生认为,武丁卜辞中的“般”就是“甘盘”。他认为后世所说的“甘盘”,“甘”是“”的错字,“盘”是“般”的通假字。《尚书·说命》及孔安国传说,武丁即位之前曾“旧学于甘盘”。具体学了什么,学文还是学武,已不可知。卜辞中“般”的材料不算少,但内容较单一,主要是带兵出征。下图为《合集》4213,写着“令般比东”。“比”为联合,“比东”是联合东地的力量作战。

如按《尚书》之说,甘盘实是帝师。可惜从现有的甲骨文资料看不出“般”的地位有什么特别。

另一名臣傅说,在卜辞中也还没有找到。自古相传,武丁梦见自己得到一位圣人,协助治国。于是按照梦中所见圣贤模样,画成图像,四处寻访。后来在傅岩这地方,找到一个“胥靡”(服劳役的奴隶),和画中人相似。武丁接见了他并与之论道,深信他就是梦中的圣贤。于是安排他辅助治国。商朝的发展随之步入全盛。典籍如《尚书》、《国语》、《孟子》等都讲过武丁寻访傅说的故事。其它古书的零星记载就更多,不过大多是彼此重复的。韩江苏先生等认为,傅说可能是九世之乱时,在政治斗争中失利或落难的贵族。所以他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武丁求贤,恢复一些旧贵族的权力,以期获得支持。此说至少从逻辑上看是有道理的——例如说,在那个时代,真正的草民目不识丁,通灵跳神还有可能,治国治民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的。可惜时代久远,史料缺乏,无从深究。

出土文献中,清华简第三册公布了一种战国古本《说命》,举世轰动。清华简本《说命》有上、中、下三篇,核心内容是记载武丁寻访傅说以及君臣对话。不少句子能和先秦古书所引《说命》佚文对应,少量也可以和今传所谓“伪古文”《尚书·说命》对应。[8]例如第2、3两枚简的文句,武丁如是说:“说,听戒朕言,渐之于乃心。若金,用汝作砺。……敬之哉!启乃心,沃朕心。若药,不瞑眩,越疾罔瘳。”今本《尚书》有大致相似的语句。大概在周代已经是很古老的格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